驭帅15众测招募
晒团队鞋款实战鞋,3双驭帅15免费送! 【活动玩法】 投稿团队款好鞋内容→活动结束 识力值TOP3获得驭帅15→中奖者产出球鞋测评报告 【如何投稿】 本期众测主题-团队之王 以“团队款好鞋”为题,用话题置顶帖的参与模板在本话题晒出你的团队好鞋(以主题投稿更易获得精选哦~)
-
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体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评论看到都会尽量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天天鞋评
-
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体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评论看到都会尽量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天天鞋评
-
它是第一双使用react材料 最后一双采用非气垫的HD 也是最后一双以年份命名的HD (后来的HD18其实是叫hyperdunk x) 从HD08开始 如果算上09年的hyperize HD17刚好是第十年 加之后作HD18未能尽如人意的表现 从情感上来说 HD17更像是hyperdunk真正的终结 也是一个轮回 和前作HD16一样 HD17同样推出了高低帮以及flyknit面料的fk精英版本 但其实它还有一个特殊的版本 那就是与OW联名的“the ten” 如同要赴HD的十年之约 跟主题相得益彰 以高帮的HD17 fk为蓝本 不仅加入了脚背的魔术贴 更是以解构的手法 将半透明的热熔材质与鞋面结合 让强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撇开价格不说 如果非要给它找一个缺点 也只能说它的材质太容易氧化了 在实战中 HD17被誉为神鞋 虽然这个名号 似乎是在HD18面世之后 后知后觉的人们才发现它的好 从而给出的“追封” 它的抓地力应该是历代HD里面最好的 鞋脚一体性 尤其是低帮版本 有着可以跟ZK系列叫板的水平 鞋舌的细节跟ZK4一样 前段轻便透气 后段加厚减缓脚背挤压 脚感方面 和前辈HD12的露娜中底一样 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才能发挥出最优的表现 HD17被诟病得最多的地方 大概也就是耐用度的问题 包括鞋底的氧化 以及react中底的衰减 但瑕不掩瑜 仍然收获了不少拥趸 除了NBA的赛场 国家队 省联赛 路人王等各种价格的赛事 长期都能发现HD17各个版本的身影 可以说它是hyperdunk系列 乃至团队篮球鞋的顶峰之一
garyc3
-
难怪尼克杨如此喜欢!为什么都是态极+尼龙弹性体。3.0的脚感和态极云不一样,材料一样的情况下,通过ai的计算和生成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鹄途道长
-
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体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评论看到都会尽量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天天鞋评
-
还是决定把HD11放到最后来写 它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推出了elite精英版本的hyperdunk 后来的HD16.17也只是以flyknit作为后缀命名 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代hyperdunk 比起骂声一片的HD15 国内版本“气垫门”事件的不厚道 给它带来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 但后精英版的性能 又让它成为历代的巅峰 毫无疑问它正正是最矛盾的一代 从外观来说 HD11继承了前作HD10的风格 如出一辙的侧面尤其是鞋帮部分的线条 薄而韧的鞋舌 面料的光泽 以及那种锋锐的感觉 都跟前作非常相似 在精英版本中更是使用了防弹科技凯夫拉 还有一个supreme版本 鞋面以TPU网格加强了 中底使用了立体的玻璃纤维提升抗扭转 在精英版中升级为碳板 并且增加了一层TPU保护膜 有一说一 即使是国内版缺失了前掌气垫 在实战中的表现也相差不大 至少对于小体重来说问题不大前后分 而原配前后分离Zoom的配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可以说是Nike最靠谱的配置 和团队旗舰篮球鞋的组合 可谓强强联手 低帮版本则是前掌气垫 初上脚略嫌有一些前高后低的感觉 HD11low也是已知的最轻的篮球鞋 轻于ZK5等鞋款 后掌本应开窗的部分则被封闭起来 前掌外底加入了切槽设计 与free理念的ZK2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不影响球鞋抓地性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加强了球鞋的灵活性 这一点在各个版本上是没有差异的 HD11是强大的 矛盾的 同时也是幸运的 如果没有日后HD08ftb的大闹一场 国内版减配前掌气垫的事情恐怕要成为hyperdunk历史上最耻辱的一笔 最大的遗憾 应该是哈登当年在总决赛上脚的精英版低帮没有市售 最后分享一下我喜欢的配色: 1️⃣纽约皇后区别注 2️⃣格里芬 大地震 3️⃣格里芬 supreme版本 4️⃣立陶宛国家队PE 5️⃣低帮 德隆威廉姆斯PE 6️⃣低帮 林书豪中国龙PE 7️⃣格里芬 快船PE 8️⃣国外版TB白蓝 9️⃣黑武士
garyc3
-
不少的球员在签名鞋面世之前 都会穿过一款优秀的团队款 被视作“0”代 好比2K4之于Kobe Hyperrev之于Kyrie系列 而Curry系列的前身Clutchfit Drive 在UA篮球鞋之中同样有着一个重要的席位 很多UA的老玩家 最早接触的不是Curry正代 而是库里同级生詹宁斯上脚的Black Ice 到后来库里转投UA门下 上脚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热熔”Anatomix Spawn 这个品牌的篮球鞋才开始被大家慢慢了解 乘着这样的势头 Clutchfit Drive带着一股三分球的浪潮席卷球场 作为一名耐克阿迪篮球鞋的老主顾 UA的Clutchfit Drive是当时大名单里面唯一的一名“外来媳妇” 作为库里穿上签名鞋之前的最后一双作品, 搭载着各式各样拗口的科技: 一体式3D塑模鞋舌 让人想起了ZK3的鞋舌 但是贴合度更高 从未遭遇刮脚的尴尬 也是舒适性的精髓所在 无奈在低帮版本上只能弃用 Clutch Fit鞋面 最早用于橄榄球鞋 在篮球鞋上是新突破 “第二层皮肤般的包裹”所言非虚 中底搭载全掌Micro G缓震 早在Black Ice的时代就得到了认可 两代的Anatomix Spawn 以及时隔数年后的三代Spawn上面都采用了这一技术 作为UA门下最经典也是性能最全面的缓震材质 就好比Zoom气垫之于Nike 当它被应用在Drive上面 脚感变得更为清脆 响应迅捷 让踏出的每一步 都有爆发的感觉 前掌内靴 延伸到鞋身两侧后跟TPU 不耐磨但是抓地极好的外底 本都不是什么稀奇玩意 但几乎是每一双神鞋的标配 总括而言 性能上是完美的存在 就连高耸的鞋帮 也没有ZK9那副要吞没小腿的架势 当年在国外的榜单上 更是摘得年度最佳篮球鞋的桂冠 比起Curry 1复刻的大势所趋 其实我更期待Clutchfit Drive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garyc3
-
和她一起走过这城市许多的路 她总低着头 听我的梦和心事 那一天笑着 对我说 随我的白球鞋的脚步 好像可以走到幸福 陈奕迅——《白色球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或许是年纪大了 想起了曾经理想中“银枪白马”的少年模样 忽然就迷恋上白色的球鞋 它无疑是最百搭的 也是最不耐脏最不适合实战的颜色 对于篮球鞋来说 无疑是最矛盾的一个配色 某种程度上说 白色比少女心爆棚的“猛男粉”还要尴尬 分享一些我所钟爱的 白色团队款篮球鞋 这组图片有一处小心机 我用黑色主色调的签名鞋 把白色的团队鞋隔开了 也许这也是一种白鞋无法避免的矛盾吧 hyperdunk 2014 它的性能 对比起历代的HD来说并不拔尖 但是就不需要磨合的舒适度 以及适合各位置球员的属性 若果以减分的方式来评分 HD14有能力压过绝大部分的篮球鞋 hyperdunk 2011 高帮&低帮 当年的“前掌气垫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但鞋子本身是无辜的 这也是唯一一代有着elite版本的HD 后来的HD16和17两代 也仅仅是用flyknit的后缀来命名 精英版本有且只有唯一一双 可以说是HD的巅峰所在 而低帮的版本 更是测量过近十年内最轻的篮球鞋 压过元年的ZK5 和如今超轻的库里8 、gel hoop v13等鞋款 soldier 8 LBJ的支线鞋款 在9代之后风格开始慢慢定型 但是早期的作品 其实是一直在变的 从1代的重剑无锋 到6代冲击一流实战鞋 直到8代的出现 可以说是最适合外线球员的一双 非常贴地的中底 配合前后zoom的反馈 后跟的拉链设计 为整体良好的包裹性加上了变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人在跑动中 有着鞋脚一体的感觉 图片中的其他款式 也是个人所钟爱的 欧文2整体的穿着体验 让人想起了当初的hyperfuse 欧文4则是全能担当 ZK8有着极致的抓地 近年的团队款大概只有HD17可以媲美 PG1是魔术贴控的必备单品 当时的价格也很亲民
garyc3
-
先来捋一下这个系列的前世今生 zoom rev的前身是hyperrev 2014被视为欧文签名鞋的前作 后续的2015不温不火 而2016给人最深的印象 应该也是阿隆戈登把鞋穿烂了的一幕 或许这也成就了日后361度AG1的崛起? 到了2017 改称为zoom rev的它本应该大放异彩 风头却被日后登上神鞋宝座的hyperdunk 2017盖过去了 就连曼巴传人德文布克PE之类的稀少配色 在当时也没有相关的宣传 默默就进去了折扣店 也许除了耐克高中联赛的死忠粉会发现不少球队上脚了各色的rev 2017 其他人甚至没留意这双鞋 到了2018 本来它应该有能力与“末代hyperdunk”的HD2018平分秋分 但不在国内发售的策略 让这个系列的曝光度降到了冰点 也间接造成了最终的腰斩 也许大伙的信息来源 只有勇士队格林的上脚 印象中好像米德尔顿也穿过一段时间 从外观上来说 其实zoom rev的造型不那么现代 它的造型完全不像hyperrev的延续 反而更像hyperfuse系列自2013向外场鞋转型之后的续作 前掌大zoom保证了脚感 同时反馈姓十足 老鞋迷或许会想起08年左右的一款冷门团队外场鞋zoom blur 重量上 作为中高帮的rev 2017 比同时期的PG1 欧文3.4两代都要更轻 使得跑动中的束缚感降到最低 鞋底纹路在耐磨与抓地力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这一点甚至隐隐超过了前辈战士9 后作rev 2018也被称为rev ii代 和前作大同小异 设计上采用了外侧倒勾与后跟斜向鞋提 让线条更有速度感 鞋面的织物更多热熔更少 加入了两组动态飞线鞋带孔 同时将鞋舌厚度减少 鞋帮高度降低 说不上哪一种更好 看个人的体验吧 最大的亮点在于鞋底的刷漆设计 在保留了纹路与外底材质的同时 rev 2018增加了不对称的图案 一侧是“Zoom”字样 一侧也是大钩子 让整体简洁的造型 增添了闷骚的内涵
garyc3
-
今年对于李宁驭帅系列的调价做法,一直没办法苟同。以前的驭帅都是500以下可以随便买到,如今必须600往上才可能入手到。心里不禁感慨到,是大家消费水平高了,还是我的消费能力止步不前了? 但实际球鞋拿到手,你还是会不要脸地说到,这球鞋真香,是值这个价的。驭帅15的外观做得真的很棒,虽然没有像驭帅13䨻那么简洁;也没有像14䨻那样充满机能感;但是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就是在外观和配置方面做到了平衡。用一个设计师朋友的话说就是:能把用料扎实的球鞋在外观上做简化,没有堆砌感,确实是厉害。 球鞋穿上脚,给我的感受也确实是略带惊喜。为什么只是略带惊喜?因为我觉得它继承了驭帅系列优良的基因,并且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提升。我早已经习惯驭帅的优秀,所以部分小调整带来的只会是惊喜。 球鞋采用了双层的鞋面,外面是热熔材料与Mono的搭配,里面则是半掌内靴设计。初上脚,球鞋的包裹好巨佳,特别是鞋身两侧与鞋帮口出,给你的感觉是处于驭帅11的舒适与驭帅14的紧致中,这种包裹感受真的很棒。 在实战过程中,球鞋能够延续静态包裹的优秀表现。并且不会过多地限制你的篮球动作,这是不可多得的高帮篮球能做到的。一般要么是类似音速8的伪高帮,对脚踝没有实质性的包裹;一般要么是类似空袭6的厚实高帮,对脚踝有强烈的保护感;而驭帅15又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一次它又做到了我们所期待的平衡。 球鞋中底采用了低配版的䨻科技。说实在的,这个科技的运用早就遭受到网友们的口诛笔伐,当然也包括我。所以我对于这块中底一直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体验过厚实正版䨻的人(韦德之道8) 但是上脚实战后我发现其实感受是和䨻差不多的,没有很大的区别感受。而当我打完篮球坐在场边思考的时候,我觉得驭帅15的中底还是有一些不够完美的。首先是重心,我觉得整体球鞋重心稍高了一点,没有了像驭帅11的那种贴地感;然后就是重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底采用了上层云加下层低配䨻,外面还做了大范围的包边,所以重量全部集中在中底,这也是这双平衡鞋没有达到平衡的一点。 球鞋的中底稳定系统依旧采用了,SAS同步协调系统。虽说好像就是普通的抗扭片,但它是所有驭帅粉中永远的神,有它的存在,就总会觉得莫名的安全;在场上也更敢做动作了,我觉得这也是驭帅系列的一大特点之一,并且在15代身上延续得很好。
cp鞋窟
-
鞋款名称 Nike Air Zoom G.T. Cut 白红 国内版 纠结许久这个配色也还是入手了,看这价格我怕再下去我又要后悔没入这个酷似国家队的白红配色了。 外观:这东西真不好说,看个人审美,这可能是一双不像篮球鞋的篮球鞋,更像是一双跑鞋,还有从这双鞋上可以看到很多科比球鞋的影子,特别是把kobe nxt 360放一起 完全可以看作是续作.. 黑红已经实战长测结束:舒适性不错(特别是记忆棉鞋舌,系紧鞋带不会有很多球鞋那种对于脚背的压迫或者不适感)平均每场2小时左右打完没有任何不适感,没发现大的硬伤。 透气:中等水平,只有鞋头鞋舌的开孔是全透的鞋面双层的 鞋垫react材质没有加布面材质脚底会有些闷, 抓地:由于是干净木地板或者地胶没有过多参考价值 至少在中等偏上水准,不会翻车! 抗扭:虽然没有抗扭片,但是得益于良好的结构,zoom和带侧墙支撑的react鞋垫的加持 绝对是够用的 不信自己拿去试 缓震/场地感:高于预期,更适合中小体重,不要单纯看配置以为这双鞋重心高,它的重心真的属于正常水准,看似超厚的react鞋垫其实很薄周围都是做了侧墙支撑,后跟只有3-4mm厚,前掌稍厚一点但是鞋垫整体呈前低后高形态,有助于启动发力,最厚部分在前掌弯折处后面一点 正好照顾到缓震,(无中底泡面外底上面出了一块薄的防护层直接是zoom)再加上全掌zoom本身较薄 和后跟额外马蹄形zoom的加持 在提供足够的缓震极限同时响应对于中小体重来说也能接受 不会有很拖沓的感觉 缺点:耐磨绝对处于比较差一档,室内木地板二场,地胶一场 发力部分已经起皮明显 室外水泥 油漆地慎选,塑胶也只能偶尔客串 超低帮 而且后跟比较圆润,脚踝力量差或者有伤的慎选,或者建议带护具使用,经常杀内线,暴力突破流也慎选,容易落地出现意外。 react鞋垫前掌的防滑纹路有点多余,会导致穿鞋的时候袜子被卡住出现褶皱,这感受我想你们都知道有多难受,得很紧致的袜子或者多次调整才能服帖. 鞋面耐用性较差,鞋头两侧很密集的细密车线很容易磨损断裂,还有鞋头延伸至鞋舌的记忆绵材质舒适行虽然很好但是实战中属于经常被踩踏刮擦部位,很容起毛刮花或者表层磨破.黑色还好点像这双白红被踩的话简直灾难!
一个盐官人
-
晒团队鞋款,3双驭帅15免费送! 【活动玩法】 本期主题——团队 本期众测将以“团队好鞋”为主题,邀请你用图2-3的参与模板在本话题晒出你入手过的值得推荐的团队鞋款,聊一聊它们的长处及短处 (更新至最新版识货APP,就可以使用发布模板哦) 【活动时间】 6/28——7/8 活动结束2个工作日内开奖 【中奖TIPS】 1、图片高清无水印,网图必须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2、官方扶持原创,测评内容更受青睐 3、晒团队鞋款优先加精,与主题无关内容不参与评奖 4、技术不够,文字来凑,图文排版优异者加分!(使用图2-3笔记模板内容 优先加精) 5、恶意刷数据者取消评奖资格 6、投稿越多,获奖概率越大 (识力值:综合评估你在本次众测活动发布笔记所获得的点赞、收藏、评论及精选数所得,笔记精选、笔记互动越多,识力值越高)
识货活动官方
-
2008年第一双hyperdunk的推出 带来了全新的flywire飞线鞋面科技 以及无尽的遐想 彼时Nike的潮流正是 逐渐将曾经的三大系列 flight max force淡出产品线 并且开始大范围启动可视科技中底的设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场分层式鞋面的革命 以hyperfuse系列的降临拉开了序幕 2010 作为OG的推出 它获得了NBA球员和市场的热烈反响 彼时刚刚成名的隆多 还没有签名鞋的威少 尚在耐克旗下的库里 当打之年的帕克罗伊盖伊 以及已经拥有了签名鞋在世锦赛大杀四方的杜兰特 都上脚过这款鞋 风头一时无两 2011 时隔一年的续作 以升级的鞋面亮相 虽有换汤不换药之嫌 但不妨碍它和HD的并驾齐驱 当时还有一系列的衍生品 更适合前锋的max fly by 号称HF11加强版的hyperenforcer 以及融入了后跟气柱的shox hyperfuse 只可惜没有得到良好的延续 2012 Nike历来是奥运年必有精品 但即使HF12延续了前代的出色性能 风头也无法压过同时期的团队神鞋HD12 总冠军战靴LBJ9 elite 即使曾经是门面担当的鞋面科技 也遭遇了ZK8工程网面的冲击 与此同时 它也是库里在Nike时期的最后一双球鞋 也是威少在Nike时期的最后一双hyperfuse 2013 HF曾经不俗的评价 在这一年开始下滑 一是因为hyperfuse材料开始被大量运用 二是因为主力代言人的离开 能回忆起来的大概只剩下德隆威廉姆斯 这个系列的设计 也逐渐偏向于外场化 曾经的轻灵飘逸变成了如今的冷链分明 更多高大的前锋和内线球员开始选择这双球鞋 2014 作为中底配置最强的一代 HF14以前后zoom的配置 加上耐磨的外底 可以算得上团队实战鞋的遗珠 但依然未能扶大厦之将倾 德隆的状态大不如前 只剩下鲁迪盖伊能够撑起这款鞋 Nike的团队款在遭遇了质疑之后 将筹码压在了HD14与hyperrev身上 hyperfuse的五代历史 在此挂上了终章的句号 其实Nike也尝试过开发其他的团队系列 搭载lunar的hypergamer 哈登在Nike时期的最后一双战靴hyperchase 以及被视作欧文签名鞋前作的hyperrev 但都未能达到HF曾达到的高度 它切实带来了一场鞋面的革命 最终却又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garyc3
-
先看看鞋子的图片热热身 1:太阳队配色 2:低帮 纳什PE (这两配色放在前面 17年太阳球迷的身份藏不住了) 3:ACE高中配色 4:麦当劳 5:低帮白蓝 6:波什猛龙PE 7:国外版本海军蓝 8:Nike id配色 9:复刻镭射 包裹性不如OG 2008年 第一双hyperdunk的出现 不仅仅是带来了flywire飞线的面世 更是开启了一场篮球鞋技术革命 在此之前 Nike也推出以huarache作前缀2k4和2k5 但他们本应是 也一直被视为科比签名鞋的前作 HD08的面世 让“团队篮球鞋”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从配置上看 除了后掌的大zoom以及中底碳板 HD08还展示了两项新科技 一是上文提到过的flywire飞线 在保障鞋面强度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量 二是Nike和NASA联合开发的lunarlite 真正能“上天”的科技 进一步提高轻量化的程度 旗舰级的豪华配置 让它有着和其他顶级实战鞋一较高下的条件 HD08出色的性能证明了 这一套组合拳正是恰到好处 拳拳到肉招招致命 并非堆砌配置的花架子 在当时它是和科比正代平分秋色的存在 科比本人也一度穿着HD08鞋面+ZK4鞋底的球鞋进行签名鞋更新的过渡 个人甚至觉得 因为ZK4元年版本的内衬太厚 HD08的舒适度与安全感是大于ZK4的 因为protro的缘故 如今的sneaker可能对ZK4更熟悉 但如果说ZK4是低帮签名鞋的始祖与标杆 在当时有着超前的理念 在如今也是第一档的实战鞋 那么和他不相上下的HD08 其地位可想而知 被诟病的地方 或许也只有前掌露娜的耐久度 以及飞线氧化后遭到的心理打击
garyc3
-
老玩家们都喜欢说 奥运年必出精品 而hyperdunk系列一路走来也是跌跌撞撞 HD08惊艳登场 并且带来了flywire和lunarlite两大科技 作为继承者的hyperize 表现却是差强人意 从未被真正地视作HD09 HD10仓促抗过前进的大旗 但当时更受瞩目的作品无疑是hyperfuse HD11更是卷入了前掌的“气垫门” 如果不是有后来的HD08 ftb事件 这恐怕要成为hyperdunk历史上最大的黑历史 直到HD12的出现 正值奥运会的契机 而弃用了气垫而改用中底lunarlon的大胆措举 更注定了他在面世之时 便要直面前所未有的质疑 而后来的事 大家都知道了 它不仅划破了人们怀疑的声音 更划出了HD乃至旗舰款团队篮球鞋的新时代 HD12完全放弃了侧面的swoosh 取而代之的是鞋头大面积的歪钩 有那么一些八十年代篮球鞋的味道 本来隐藏于鞋面底下的飞线设计 也以更加恣意妄为的风格被呈现出来 整体的线条很顺畅 有一种行云流水的速度感 也是从这一代开始 HD系列或多或少都带有圆润的风格 包裹方面非常出色 尤其是脚踝的锁定 鞋头有一定的宽度 脚宽的人群更适合(这一特点也延续到了后作HD13身上) 脚瘦的会更偏爱国外的版本 鞋型更窄一些 中底lunarlon作为早期科技lunarlite的升级 是需要一定的磨合的 一开始会觉得有点生硬 脚掌甚至会有点酸 在当时它的耐用度也是存疑的 大底以整体大波浪纹 配以前掌内测的原型纹路 在使用转身动作的时候 发力会更顺畅 带有“+”后缀芯片版本的推出 也让鞋子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属性 更帮助HD12坐稳了顶尖团队款的宝座 并且成为了日后同样搭载芯片的LBJ10+的前辈 1️⃣首发配色 芯片版为水晶底 2️⃣乳腺癌系列高低帮 3️⃣荧光系列 西瓜红和小丑 4️⃣橙色系列 银橙为芯片版 5️⃣格里芬PE 自配紫金低帮鸳鸯 6️⃣国外TB版本 蓝色系 7️⃣奥运系列 美国队和番茄炒蛋 8️⃣黑蓝 黑红 9️⃣黑白系列
garyc3
-
团队鞋我的定义无非就是所有位置都适用没有什么严重缺陷然后价格亲民,pg4虽然口风一直不好鼓包现象也有点严重但是我觉得对于他的价格还是OK的,这已经是第二双了,有鼓包是真的但是好穿也是真的,对于我来说这双鞋够用了,我觉得虽然它是款球星签名鞋但是把pg个人的签名以及设计元素一挡恐怕归到团队鞋也没有什么毛病吧?
曾经沧海难为水Vin
-
穿上驭帅15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虎扑JR0734770264
-
李宁yyds
虎扑JR1440457919
-
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体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评论看到都会尽量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天天鞋评
-
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体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评论看到都会尽量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天天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