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为什么穿衣服不好看吗?
为什么同样是短袖,别人穿出来就是这种感觉?
看出差距在哪里了吗?主要在于两点——肩宽和肩部肌肉的饱满度
1.肩宽
肩宽实际上就是指的左右两肩峰的直线距离,这是人的骨架决定的。亚洲人和欧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我们的肩宽明显小于欧美人。一个男性骨架是否好看,最简单判断的方法,你可以站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的锁骨,越水平,在同样条件下基本肩宽越大。肩宽后期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期的锻炼使三角肌增大而增加视觉上的肩宽,并且在系统健身训练后,背部肌群增加可以一定程度“撑开”你的骨架,得到一点改善。
2.三角肌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练好三角肌,可以增加肩部宽度。 而在健身训练中,三角肌粗略地被分为前、中、后三个束支,我们也遵循这个分类去训练它。
这个动作一般分为颈前推举和颈后推举。这里并不推荐颈后推举,因为动作要领很难掌握,容易损伤肩部,最好精通以后再去尝试。颈前推举相比颈后推举要安全得多。
要点:采用坐姿或坐姿,将杠铃推过你的头顶,最后肘部不要过伸,还要保留一定角度。之后缓慢将杠铃垂直放下,最后落在锁骨水平。通过卧距的改变,这个动作对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的刺激各有不同。新手采用比肩宽左右各宽1-2拳左右的距离即可。较窄的握距对前束的刺激大,而较宽的握距则对中束刺激大,太宽则容易受伤。选用较轻的重量,每组20个,做4组
这个动作主要训练三角肌中束,宁轻勿假,新手在刚开始训练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它的动作要领。
要点:双手拾起两个哑铃,前臂和上臂保持微屈,但上臂要和躯体水平或者稍稍往前倾。两掌相对,缓慢将哑铃平举起来,在顶峰坚持一会儿然后回到初始位置。重量的选择很关键,推荐使用能做至少20个一组的重量。先做五组,之后尝试较大重量,做三组,12个一组,然后再用小重量做到力竭。在选择较大重量时,上臂只要平举至于躯体成六十度以上即可,再往上斜方肌发力较多。这个动作的变式有很多,也可以用绳索代替哑铃。
这也是一个训练三角肌中束的动作。虽然在健身房里不太普遍但其实效果很好,同时也会运用到你的肱二头肌。它与站姿飞鸟的区别就是,动作相对较好掌握,因此可以采用中等重量去训练。
要点:站姿双脚与肩同宽,挺胸抬头,腹肌收紧。采用较宽的握距,向上垂直提起杠铃,手肘打开,感受三角肌的发力。当肩部外展到90度时,即达到顶峰,坚持片刻后缓慢放下。4组,每组8-12个。
这里选择用阿诺德推举代替哑铃推举,这个动作也是由阿诺而得名的,能刺激三角肌的前束和后束,新手可以放在后面全方位的压榨一下三头肌。
1.坐姿和站姿均可,双手各抓一个哑铃,肘在身体两侧,手掌向自己。
2.然后将哑铃举过头顶,大拇指向里转,使得在最定点的时候手掌是向前的。
3.在顶峰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同样的轨迹回到初始位置。
在前束和后束相对力竭地情况下,选用中等或较轻重量即可。4组,每组8-12个。
训练到现在,你的前束和中束已经非常疲劳了,这已经满足了训练的要求。但是你的三角肌后束并没有被训练到。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后,首先是因为它本身体积很小,对肩部整体体积增大的帮助并不大,其次用来专门训练它的附身飞鸟的动作要点也难掌握,新手难以将其与站姿飞鸟做到位与区分好,反而会浪费训练三角肌中束的体力。因此这里选择用绳索或者蝴蝶机来做反向飞鸟,且放在最后,做到力竭即可。
要点:将龙门架上绳索固定至中点以上高度,站姿,交叉拾起相对的绳索把手。起始时双手水平抬起,掌心相对(如果是直接抓住绳索的,掌心朝向地面),放在身前,保持肘关节不动,上臂先后运动,感受三角肌后束发力,在上臂快接近与身体冠状面平行时,感受到背部发力大于三角肌发力即达到顶峰位置,停留片刻后缓慢按原轨迹回复。当然,如果有蝴蝶机的话完全可以用它代替。由于是最后一个动作,不严格按照次数计算训练量,只要每组都力竭为止。
------------------------------------------------------
回到正题,为了穿衣好看,并且速见成果,主要还是训练三角肌的中部。除外这些肩部的动作,在背部杠铃划船时,训练背阔肌的同时,当背阔肌足够发达,也会使你更加”挺胸抬头”,使得你的站姿更稳定,两侧肩膀向后,向两侧打开,同样也会改变你的肩宽。新手不能掌握背部训练动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健身房里的划船机。
孙杨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