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开路先锋将打破规则”——KT4破坏实战测评

装备党 “开路先锋将打破规则”——KT4破坏实战测评

    2018-11-30 21:50:41
    13 5

设计语言:

这是一双有很多点可以去聊的球鞋,当我收到它的那一刻,就知道这双球鞋“来头不小”初看,有一种比较凌乱的感受,并不是鞋面设计有多么的复杂,而是传统的鞋带系统覆盖在了更为广阔的区域,让人第一眼看上去会感觉比较“散”单元化的表达非常明显,但正是这种结构给予了这双球鞋全面包裹支撑,我们在后面的实战部分再去说这样一个点。其次,当你多看几眼,会觉得这是一双非常独特的球鞋,当下最为流行的解构模式以及区域化独特设计都给这双球鞋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没有了Kt4的一体式鞋身袜套的设计,反倒是运用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这一点或许就是设计师所想要表达的观点。在球鞋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便反其道而行之,你们用袜套设计,我不用;你们用一体鞋身设计,我也不用;我要打造出一双“反派球鞋”去赢得属于传统球鞋的荣耀!“蝙蝠侠有了小丑,才获得了票房冠军”正是小丑的出色表演才让蝙蝠侠电影深入人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小丑的一句电影台词“这个城市需要高质量的犯罪”当前的球鞋市场,也需要高质量的“反派”这双“KT4破坏版本”便应运而生。

“开路的先锋要打破旧的规则”我们向一切破环者致敬,或许就是在表达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球鞋的外观描述:


首先我们看到这一次的鞋盒,不同于正代的“静”而是选择将破坏两个字作为鞋盒的主题,让人一目了然!这种直接将球鞋的名称展示在鞋盒最显眼的位置的做法,实属少见,也能感受安踏对于这双“破坏”信心十足。我就是要将名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所有人都能看得见。

第二个点,这一次的鞋盒质感非常不错,加上多种色彩的融合交错,也算是与球鞋各种元素相搭配的主题呼应,个人感觉非常不错。在我看来,球鞋与鞋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鞋盒的用心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品牌对于这双球鞋的用心程度。大家通常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鞋盒就属于一个大“细节”这一次的鞋盒让我非常满意。

我们来看一看球鞋和鞋盒的合影,是不是显得相得益彰!多看几眼,真的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好,我们来看今天的主角!

鞋面结构对比正代,完全重做!就好像英雄联盟当初重做“男枪”这个英雄,起初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甚至感觉他有些笨重,经过打法研究,终究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定位。“破坏”也一样,如此复杂的鞋面构成,让人感觉到“杂乱”的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它身上所具备“稳健”简单来说,就是非常踏实的感受,看到这个鞋面构成,就知道它肯定特别扎实、特别能抗!

鞋面采用了麂皮,皮革以及功能性网布共同构成,不可谓不用心。叠层设计的鞋面能够给予双脚不错的贴合感,具体的体验,还是要看后续的实战表现!

首先来说鞋头部分的麂皮材质做了二次加固,有两层麂皮材料能够在实战中很好的保护脚趾,这一点非常贴心。

然后就是鞋带孔部分在麂皮材料之上还有一层皮革加固,让鞋带能够在实战中保持紧致同时提升了这个部分的耐用性。这些都是属于比较细节的地方。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球鞋整体的鞋面结构:鞋面最下层是由功能性网布作为铺垫,在鞋头以及鞋带孔周围上面加上了麂皮材质,然后是鞋带孔周围以及需要鞋面支撑发力的部分运用了皮革加固,总体来看就是三层材料构成鞋面。

其次是鞋带的分布不像常规的鞋舌分离思路,而是将鞋带孔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最外侧还附带了一层皮革,我想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提升球鞋的包裹感,更重要的一点,我想是因为“破坏”想提供更加稳固的鞋面支撑,在编织面大行其道的今天“破坏”有一颗捍卫传统的雄心。这一点,我们在后续的实战部分为大家解答。

鞋舌前端是克莱的Logo展示,一块皮革上用刺绣缝制出的“K”仔细去看是“破和坏”两个字的部完整展示,鞋舌后端还有“三个小枕头”设计,捏上去非常厚实。

鞋舌部分的细节就值得大家慢慢品味。后跟跟腱部分以及脚踝内侧同样也有“小枕头”设计,相信会跟我们的后跟处带去非常“饱满”的感受,就上脚的感受来说,非常棒。

后跟部分的环形TPU算是对上一代的传承,只不过这一次的环形TPU是不规则的,再次呼应它的设计主题。后跟的鞋提上压印着克莱的球衣号码,在球鞋的内侧还有安踏的皮革大Logo!

Logo的下侧还有一小部分缝线展示,这些细节都在告诉你它的身份。


最后鞋面部分还有三个小彩蛋:

第一,鞋头部分藏着压印着“disruptive”的英文字样,表明球鞋身份,我即“破坏”!

第二,在球鞋后跟的外侧皮革处压印着一个不规则的“汤”表明球鞋的主人,我们最爱的“中国汤”!

第三,就是那块超出鞋面的麂皮材料,上面印着刺绣的“K”这么明显,也能算彩蛋吗?我觉得算,毕竟也算是细节的一个部分,我是觉得挺有意思。

鞋底结构: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中底科技:A-FlashFoam(闪能科技)软弹的表现相信大家已经在KT4的身上有所体验,而这双“破坏”的闪能是否和KT4代一样,我们后续考证!

水波纹路大底,中底TPU抗扭片,侧面的飞翼型TPU都是延续了KT4代的设计。具体表现,我们就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

鞋垫部分比较简洁,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和鞋舌呼应的”破坏“


实战剖析:


首先跟大家聊一下球鞋初上脚的感受,俩字:紧致!其实当我们看到这种扎实的鞋面结构,就能够猜出一二。包裹非常出色,特别是中后段。鞋头部分的感受稍微差劲了一点,这里有要跟大家说明,由于鞋头部分的上翘设计,脚趾上部有一些空间,左右还是比较紧致。

我个人不太喜欢鞋头上翘这个设计,原因有两点。

第一:启动迟缓,由于上翘设计,前掌发力后,鞋头部分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因此球鞋和地面之间产生反应的时间加长,会导致整个蹬地反应变慢,从而影响你的启动速度!

下图是给大家模拟启动图:一双是破坏,一双是KT3。就能够看出上翘的鞋头和贴地的鞋头在启动时的区别。

因此这双球鞋的启动并不好。

第二:贴地感较差。

由于A-FlashFoam科技本身就有一定厚度,再加上上翘设计,你想快人一步?不存在的!

(PS:你需要花更大、更多的力气才能让球鞋的前端贴地!!!因此,启动就会减缓) 

下面跟大家细细聊一聊鞋带和外侧皮革给包裹感做出的贡献:

还是通过动态图展示,可以看到整双球鞋在拉紧鞋带时有明显的收缩,外侧的皮革紧紧的贴覆于脚面,紧致的包裹感由此而生。

当然,球鞋内靴设计以及厚实的内衬加持,都让整双球鞋的包裹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球鞋的缓震:

首先来看前掌部分:比较韧,能够给予不错的反馈。通过一段时间的穿着再加上细细品味后能够感受到些许软弹。

后掌部分:软。第一感受就是软,属于那种肉眼可见的范畴,大家通过图片也可以看到后掌部分的材料形变。在实战中也能给予双脚不错的反馈,总体来看还不错。

在几次实战中“破坏”的缓震都能够给我不错的反馈,虽然重心较高,但球鞋整体的结构给予了它额外的支撑,因此安全性不用太多担心。

支撑性也是非常出色的存在,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有一点要跟大家说明,当天的场地由于刚刚下过雨,表明积聚了许多灰尘,因此动图中会看到部分滑动,跟球鞋本身没有关系,大家不用担心,后面会有抓地力测试,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

可以看到鞋面的支撑是非常出色的存在,把双脚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不仅得益于复合且扎实的鞋面结构,飞翼TPU所带来的支撑也不容小视,因此防侧翻表现也同样出色。

鞋面让人感觉非常安心,售价比正代球鞋贵了200块,大部分应该花在了鞋面部分吧。

球鞋的抗扭能力不错,得益于中底TPU的加持。

接下来来到后跟部分,这一次是扭曲的立体镂空TPU,在造型上非常独特。给予脚踝支撑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不至于说有什么卡脚踝的现象。

然后脚踝部分有两个鞋带孔,一个靠前一个靠后。

经过实战体验,如果喜欢紧致、束缚感强就绑到后面那个孔;如果希望脚踝有一定的灵活性,就选择前端的鞋带孔。大家可以看到动图展示:

左脚是系的前端鞋带孔,右脚是系的后端鞋带孔,差异一目了然!这个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节,安踏的这个设计,个人感觉非常个性化,让大家在穿着时有了更多选择。

抓地力测试:

可以看到水波纹的橡胶大底提供了不错的抓地力,但是由于鞋头上翘的缘故让它在实战中的应用大打折扣,这一点真的是非常遗憾!


总结:

我们能够看到“破坏”这双球鞋带给大家的态度,想要做一个被大家记住的“反派”!就我来说,我认为它应该是2018年安踏的旗舰蓝球鞋,当然这句话是针对它的实战性能所得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穿着还是感觉它的鞋型稍显臃肿,感觉像个“胖头娃娃”!如果能够将解构、复合、区域化的鞋面和流线、棱角的鞋型结合起来,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关于球鞋,三个惊喜:

第一:复合鞋面与厚实内衬带来的强劲包裹表现!

第二:支撑表现“反派”战胜了“英雄”!

第三:脚踝的支撑包裹和保护有了进步(鞋舌“小枕头”、后跟处的“小枕头”、TPU环还有加高的鞋帮都功不可没)

遗憾:

第一:上翘的鞋头让球鞋的启动和抓地大打折扣

第二:重心依旧较高

最后想说一点:这双“破坏”在我看来,就是今年安踏篮球鞋的旗舰产品!虽然“反派”战胜“英雄”的故事很少,但它一定存在,如果你不信?就去试一试这双打破常规的KT4“破坏”吧!


来自星星的左右手

装备党 “开路先锋将打破规则”——KT4破坏实战测评

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