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最酷十三丨芬利的Air Jordan 13 PE GU
(本文转于装备区,由JR“gt228”原创)
东京的樱花尚未盛开,但进入三月以来气温已经明显回暖,即将迎来一年之中最为舒适的季节。之前一段时间 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较多,收鞋的欲望似乎也趁机“冬眠”了,两个月来竟没有遇到一双我认为值得买的。 直到3月3号复刻的白蓝色Air Jordan 13,那是今年目前为止我唯一期待发售的。之前预测它货量不会小,但以防万一,我当天还是设定了8点55的闹钟,准备9点在官网抢一下。结果也基本与预想的相差不多,并没有瞬间抢光,我最终以正常速度完成了购买手续(9点20分左右官网显示售罄),两天后顺利寄到了家中。这2018年的第一双鞋,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这个配色的13是昆廷里查德森魔术时期的PE,只是市售版把外底改为了全黑色。活塞的汉密尔顿也有一双类似的,外底为红色。现在ebay上似乎还有,4000刀左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把它拿下。
而之所以我比较期待这双鞋,主要目的还是为搭配独行侠的球衣。但说来其实又可有可无,因为就13代而言,我已经得到了能让自己别无所求的一双究极PE:现任独行侠篮球运营副总裁,曾经诺维茨基和纳什的老大哥——迈克尔・芬利的GU+签名主场PE。
自我看球以来,曾经在达拉斯拥有过AJ正代PE的球员只有芬利,约什霍华德和艾迪琼斯,这三个人,年轻的球迷恐怕都不认识了......其中埃迪琼斯在AJ品牌中地位较高,早期有过Jumpman Swift6这样的经典代言款式,但在达拉斯的时间太短,令人印象深刻的似乎就一双白蓝的AJ8PE;约什霍华德后期因为种种原因陨落的很快,可是球鞋方面不乏许多相当少见的珍品,以Team的款式为主,正代PE则有AJ5,8,22,23。
蒙塔艾丽斯在达拉斯时期虽然也穿各种Air Jordan,但正式签约Jordan Brand则已经是2014年12月,有了代言任务之后,穿鞋反而不如从前那般自由,安排他穿的主要是SuperFly之流。我为此十分惋惜,因为感觉艾丽斯穿鞋的品味很不错,下图中他穿的这双13在国内俗称“GiGi”配色,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其实日常生活中我基本不穿篮球鞋,Air Jordan 13 “GiGi”是唯一的一双。
“无眉大侠”维兰纽瓦对球鞋十分狂热,在达拉斯打球时也穿过Air Jordan 13,但他并不是Jordan Brand的正式签约球员,这双鞋是他自己定制的。
另外还有一位穿过13的独行侠球员,只是恐怕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那就是诺维茨基。 青年时期还在德国打球的诺维茨基就很喜欢13。他的新秀赛季(1998~99)NBA历史上首次出现停摆,新赛季直到1999年2月才正式开打。截至当地时间1999年1月30号,达拉斯主场对太阳的季前赛为止,他脚上穿的还是白红配色的Air Jordan 13。常规赛开始后他换上了Air Brake-U-Down Uptempo(https://bbs.hupu.com/18668828.html),之后便再没见过他在场上穿Jordan的照片。
所以总结来讲,在达拉斯正式拥有过其Air Jordan 13 PE的,目前为止仅芬利一人而已。老队长亲历了90年代末独行侠(小牛)鱼腩翻身的整个过程,并且很早就被乔丹亲自选为Jumpman Team的一员,职业生涯拥有大量的正代PE。13代主要出现于2004~05赛季,当时和他的AJ19SE轮流穿,季后赛则换为AJ20PE。我手中的这双白/午夜蓝还仅是其中一个常见版本,另外一个配合复古球衣的白/绿配色则至今无从入手。
个人主观感觉,Air Jordan 13应该已经是大家最熟悉的正代之一,印象里断断续续复刻的次数也比较多,尤其2015年之后,感觉就是一直都在复刻...... 如今回忆起来,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就接触过13... 记得在我小学低年级的某一天,我妈带我去买体育课穿的运动鞋,在商场的货架上,我抬头看到了一双黑白色的,造型有些独特的球鞋,隐约看到标价,不禁惊呼“125!这么贵...”此时旁边店员小姐高冷的来了一句“是1250”。这个数字刷新了当时年幼的我对人类世界的认知,整个人仿佛接受了杨永信的专场治疗,感觉双腿无法支撑躯干+大脑一片空白,呆滞了几秒钟后拔腿就跑 以至于没敢再多看那双鞋一眼,但大概轮廓已经在脑海中留下了烙印... 当时完全不懂乔丹什么的,后来初中研究球鞋以后才和当年的深刻记忆对上号。
大概在2002年,我对Air Jordan系列有了粗略认识的基础上,在一张杂志照片上第一次将它仔细看清楚。就外形而言,我认为13在所有正代之中是相当独树一帜的,与之前的12代几乎看不出任何设计上的延续,也不像后面的15那般独特到有些怪异,多年以来一直是正代中人气较高的,各个年龄段穿过的人应该都有不少,当年赵本山在小品里都穿过它。
说到这双鞋本身,1997-98赛季,乔丹穿着这双由Tinker设计的Air Jordan 13完成了职业生涯第六冠的伟业。私下,乔丹被他几个亲密的小伙伴称为“Black Cat”,而Tinker对此并不知情,在设计Air Jordan 13时完全是凭借他多年来对乔丹的观察“在赛场上的神出鬼没,犹如猫科动物一般跟在对手身后,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将球断下的动作”让Tinker得到了启发,后来乔丹本人得知这双鞋的灵感来自“Black Cat”的时候,自己都十分惊奇。
外观、细节处理彰显出Air Jordan从耐克独立后的决心和用心。鞋身采用流线型的设计,圆筒形鞋带在前两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变细变软,我个人觉得很像面条。快速系鞋带系统基本发挥了作用,方便穿脱,用力拉鞋带的时候,皮革之间相互挤压所发出的声音也令我印象深刻。 后跟处经典的“豹眼”是这双鞋身上画龙点睛的一笔,其实质就是应用激光三维技术制成的JumpmanLogo,利用全息成像技术使之立体。里面的飞人与数字“23”显得质感十足,根据观察角度不同,有时是绿色,有时是褐红色。同时这个设计也代表着猫科动物眼神中闪烁的光芒。当年一知半解的同学们把它描述的神乎其神,有的说里面的图案有多种变化,有的甚至说那是个灯...简直弄的像神秘的黑科技,现在想起那段无知的时光倒也挺有意思。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豹眼”有可能会出现雾化的现象,像是得了“白内障”,里面的图案就看不清了。芬利的这双PE生产距今已经有将近14年的时间,“豹眼”看上去还比较透亮,不久前新复刻的白蓝则可谓“雪亮”了。将左右两只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心形”想必也是许多AJ情侣们乐此不疲的,当然 白红配色效果会更好一些。
Air Jordan 13的脚感很温和,第一次穿也不会突兀,人造皮质鞋面给我的感受是十分舒服的,基本不需要磨合。鞋身上的一些装饰性的圆点是为了模仿猫科动物身上的斑点花纹。 但也由于这双鞋特殊的设计,在穿它打球之后,鞋头很快便会出现一道明显的褶皱,久而久之,脚趾处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芬利作为球员,换鞋相对也比较频繁,我手中的这双鞋估计没穿多长时间,所以皱的还不算厉害,但可以看到内侧已经稍微有些变形了。
PE的白海军蓝与达拉斯主场球衣的配色一致,与一些配色的3M材质鞋面不同,选择了更具质感的皮革版本。两侧以及后跟的海军蓝麂皮EVA中底合为一体,营造出低调有不失奢华的质感。
鞋舌上除了飞人标志,左右两脚分别加入了芬利的球衣号码“4”,与名称缩写“FIN”。尺码是US15,以他2米01的身高来讲,这个尺码我感觉已经算是比较偏大的。(2米13的诺维茨基的尺码也不过US15.5。)
Air Jordan 13并没有内靴,但鞋舌却非常大,全部打开很像一个巨大的扇贝。最近我印象中鞋舌与之类似的,应该是Air Jordan XX8 SE,但厚度上,13鞋舌的内部填充物厚度十足大约有14mm,穿上后有一种把脚包在鞋内的感觉。 Air Jordan 13的整体鞋型基本上是按照猫科动物流线性的身体来设计的,犬牙交错的外底边缘多年来听过有人说像骆驼,也有人说像大象,但其设计灵感同样也是源自猫科动物的爪子。我个人感觉有点像它们爪子下的“肉垫”。设计上标新立异的同时,还起到了防侧翻的效果。外侧前掌一个大的+后掌两个小的,内侧则与之相反。
Air Jordan 13的鞋帮高度相对适中,外侧有一个贴合踝关节的弧度,楦型紧凑,踝部填充物安全感十足,包裹可谓合格。这样的设计简单实用,也比较好地兼顾了保护性和灵活性,只不过外侧并没有完全包住脚踝,而且伴随人造革一定延展性,实战多次之后包裹性将略有下降,脚踝处会感觉有点空。
中底缓震方面,Air Jordan 13可以说是比上一代更为出色的实战球鞋,这一点也似乎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AJ正代第一次使用前后掌分离式Zoom Air,且厚度有所不同,前掌扇形Zoom厚度大约6.29mm,后掌马蹄形Zoom Air厚度则为8.53mm。有目的性地分配在脚和地面会接触到的地方,场地感十分不错。 我个人的情况是后掌气垫比较有感觉(这次复刻的版本似乎更加明显),前掌则相对较硬,曾经还怀疑过是否真的有气垫,但通过一些拆解贴子,以及这双没有鞋垫的PE也可以看出,前掌Zoom是毫无疑问的。
外底的设计也参照猫科动物脚掌的力学分布划分,强调区域化的反馈,贴合脚底,加上中底植入碳板,使得球鞋在启动和变向时候有更加稳定的变现。全掌人字纹的抓地力毋庸置疑,无论现在有多少种创新的大底纹路,依旧不如人字纹那般让人安心。
3/4大面积碳板让抗扭转能力更加完美。
相比之下13的耐磨性也达到了平均以上的水准,这双PE经历过几场NBA强度的比赛之后,大底也只不过后跟边缘部分有明显磨损,人字纹部分还基本完好。
若是说到缺点,恐怕有人会觉得它上脚后鞋型臃肿,这一点倒是因人而异,不过透气性不好应该是公认的,这似乎也是那些年乔丹正代的一个通病。 这双鞋刚刚到手的那几天,想到这是当年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瞻仰的芬利的Air Jordan 13 PE,总是觉得有些不真实,这可能就是我当时看的某场比赛里他脚上穿过的。芬利队长性格比较低调,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劲爆,中期开始球风转变的比较实用,三分球也十分犀利,那些年在老尼尔森的调教下,他和诺维茨基,纳什三个人带领小牛打出了疯狂般的进攻。当时纳什穿的鞋(Air JetFlight)是拉我入坑的“罪魁祸首”。 曾经我天真的认为,这三个人会一直在小牛打到退役,但很快纳什回到菲尼克斯,在那迎来了他真正的巅峰;芬利后来跟随马刺在2007年得到了他的戒指,然后又去过凯尔特人。不过在我心中,他们始终还都是达拉斯的球员。 去年纳什作为兼职球员顾问的身份在勇士夺冠,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冠军,不过至今在一些入睡之前的深夜 我都还会怀念那几年的时光,还会一次次设想,如果纳什和芬利也能在达拉斯得一次冠军,那才叫完美,可惜这只是无数达拉斯球迷,已经永远无法实现的一个美梦了。于是我只能把他们穿过的鞋收集到一起,起码在我的鞋柜里,他们基友三人不会再分开了。
另外,Air Jordan 13的雷阿伦PE我个人也十分中意。2011年2月11日,在凯尔特人对阵湖人队的比赛中,他正是穿着13的PE超越米勒,成为NBA的新三分王。Jordan Brand当时发售了这款白绿的PE,鞋舌上则绣有他的"Shootman" Logo。记得是限量2561双(是超越记录的三分球数)。雷阿伦也是我喜欢的一位球员,而且这个配色我还可以用来搭配独行侠的绿色球衣,所以就没有多想,直接入手了。
之前有同事说孩子喜欢球鞋,来家中看看,他的儿子才大概14岁,听他的描述,家里已经买了不少,看到我这一些PE表示颇为羡慕,对此我劝他大可不必,因为我认为是稀世珍宝的东西,在其他人眼中可能一钱不值,反之也是一样。所谓的“Sneaker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至今不过短短几十年,今后会如何发展我也不好预测,不过我始终认为,不管多么昂贵的运动鞋,其价值都不足以像文物字画那样,值得被当做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 这次白蓝13的复刻我认为很值得玩味,现在市场上所谓限定款,联名款,特别纪念款等等虽然被炒到了很高的价格,但其制造成本未必有多高,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配色和鞋面材质上做文章,有些无非再加一些特殊图案,弄个特殊鞋盒,或者再搞点捆绑销售。今后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只要制造模具还在,决策者做一个决定,很快就可以在工厂车间实现大量生产。 相信有人还记得大概整整一年前发售的 Air Jordan 4 Motorsport。
曾经在ebay上以30000美元成交的那双鞋时隔若干年后以190美元的价格发售了,与这次这双复刻的13是相似的配色,相似的命运。是否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可能有人会说“30000美元那双,后跟有斯派克李的头像,市售版没有。”可在我看来,有头像和没头像,并不足以导致这二者的价格相差了150多倍。 “物以稀为贵”是各个领域都在信奉的,但球鞋来讲,除了可遇不可求的GU和签名,我偶尔会思考,是否还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稀”... 我相信帖中这双PE的白+午夜蓝配色的13早晚也会有市售的那天,只是鞋舌上没有“4”和“FIN”;也许未来的哪天耐克开放了AJ正代的iD,到时候 又会有多少人欢喜,多少人愁。 可能这次我表述的有些混乱,主旨无非是盼各位朋友把心态放平和一些,没必要去羡慕那些所谓的“猛货”,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自己喜欢的,其实就是最猛的了;如果喜欢的恰恰就是炒的很贵的那双,没关系,想想那是身外之物,以后有了条件,相信该有的迟早会有,就看你能否忍住这一时;也许这样,贩子才会懂得收敛,整个球鞋市场不再浮躁。 有人可能会对我说“你王八蛋是想要的鞋都有了,当然可以在这站着说话不腰疼”,对此我也无法辩解...其实腰偶尔也疼。 我并不生活在国内,即便如此,曾经有一次排队等发售,惊讶的发现队伍中竟然有一多半是操着中国地方口音的中老年人,谈论着彼此的家长里短,商量着等等要吃什么早点,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要买的是什么,队伍中的当地年轻人似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戴着耳机有些迷茫的看着前方,那个场景,夹杂在其中的我实在很难用语言形容。
虎扑装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