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五点先驱②丨加内特的Air Vis Zoom Uptempo
(本文转于装备区,由JR“gt228”原创)
1999年, 耐克的Alpha Project惊艳登场。这个以五个圆点为标志的概念代表着当年耐克最顶尖的产品。五个点分别象征产品诞生的五个阶段:1,询问,面对面的询问运动员本人。2,探讨,对于运动员所说的加以思考讨论。3创造,针对运动员的需要创造产品。4,测试,必须证明这些新产品能够帮助运动员表现得更好。 5,完成,将产品交给运动员和市场。我个人始终认为1998~2003那五年是耐克篮球鞋最鼎盛的黄金时期,喷井似的诞生了若干经典。作为一个老鞋的狂热簇拥,我个人对Alpha Project的那五个圆点甚是想念。
记得前一阵在装备区看到过一个帖子,标题大致是“若这双鞋复刻,其他鞋都要靠边站”,点进一看,说的便是这双1998~99赛季耐克Uptempo系列的高端战靴,隶属于Alpha Project的顶级产品:Air Vis Zoom Uptempo 。
所谓Vis Zoom,即Visible Zoom Air,中文可翻译为“可见式Zoom Air”或是“外露式Zoom Air”。这双鞋是耐克历史上最早使用可视Zoom Air的篮球鞋,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拥有接近于完美的缓震性和舒适性。当年邓肯,加内特,阿兰休斯顿等众多球员穿着,莫宁对它更是十分的喜爱。国内与1999年初上市,1450的售价在当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当时Zoom Air还并不像如今这般成熟,耐克对它设计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将其外露于鞋底的想法便随之诞生,但事实证明,尽管舒适度达到了理想的标准,稳定性还是一个难题。随后一段时间的沉寂更让人们将其称为“昙花一现”,“华而不实”的科技。 直到05年LeBron 2将这种似乎已经被遗忘的设计又重新应用,后面的LeBron 3,纳什的Zoom Drive AF(https://bbs.hupu.com/17521553.html)以及众多使用了Cage Zoom的跑鞋一度将其发扬光大。但当时人们几乎已经忘了Vis Zoom Uptempo早在1999就已经让我们见识过了Zoom Air外露后的样子。对于现在的多数年轻人来说, Vis Zoom Uptempo无疑是陌生的,但对于耐克, Vis Zoom Uptempo可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篮球鞋。 外观上,侧面的这种波浪形弧线可以说是那几年耐克篮球鞋上经常出现的,如Air Holitic Uptempo,Air Max Future Flight,下一贴会提到的Air Max Duncan II等等等等,当年的设计师对它情有独钟。 尤其Air Holitic Uptempo与Air Max Future Flight,长相与 Vis Zoom Uptempo 颇有几分相似,我个人把它们看作是中端Air版与Flight版的 Vis Zoom Uptempo。
细节上充分体现了当时细腻的做工:颇有质感的皮质鞋面,后跟的五点,耐克Logo的银色绣边,鞋舌上的金属钉扣和大量透气孔。
这个横出来的金属质感鞋带扣也是这双鞋的一个特色之一,Vis Zoom Uptempo 的鞋带稍粗,有了这个装置,能让脚踝那环的包裹感更明显,鞋带也更加牢固。 后掌内侧的猴抓隐约可见,提供保护性,是当时顶级战靴的标准配置。
尽管穿这双鞋的球员不少是高大的中锋或大前锋,但它的理念仍然是Uptempo而非Force。后跟处与内衬内侧两处Uptempo的标签。内侧的绣字与上一贴发过的Zoom GP的“Flight”标志异曲同工,绣的也都非常细腻。里面采用一体式内靴,鞋垫图案依旧是早期Alpha Project的专属样式。
Vis Zoom Uptempo 发售时配色有白黑,白红,白海军蓝以及这款我个人最喜欢的黑,白,蓝配色,颜色对比鲜明强烈,记得是森林狼加内特的。
重中之重自然还是要具体谈谈它的中底与Zoom Air气垫 Vis Zoom Uptempo整个鞋底是由耐磨橡胶+轻质Phylon中底+前后掌分离式Zoom Air+中足大面积碳板组成。这是耐克当年惯用的组合,也是一款高端球鞋能够为穿着者提供实用性的根本保证。
事实上这双鞋在设计上要比以往更为精细,因为Zoom的质地本身较软,经不起过多的外部冲击或磨损,在此之前的Zoom Air也都是内置的。而这次的可见式Zoom Air的运用,在气垫外侧有了一层保护模,旨在防止气垫的损坏;使用高密度尼龙弹性纤维所制成的可见式Zoom Air比一般内置的Zoom Air要厚一些,这最终使得可见式Zoom Air内部拥有了像Air Sole一样的间隔气室,随着气垫容量的扩大,可以为穿着者提供更为接近完美的缓震。 我个人穿上后的感觉也是十分的软,尤其后掌。甚至可以看见Zoom被踩扁,不过确实是柔软有余,弹性不足,穿它打球落地时心中容易有一丝不安,加上前掌也没有过多防侧翻设计,耐用性和稳定性始终是它被诟病的点,也是这项技术后来又回炉改造的原因。后来Lebron2,3的Zoom的保护片就坚硬了许多。
外底纹路是实用的人字纹+大面积碳板,前掌十字交叉型纹路在当年可谓“经典标配”,有助于更快的启动。抓地十分出色。不过与Zoom GP情况类似,外底纹路整体相对较薄,不太耐磨。 经典的Zoom Air Logo隐藏在前掌脚底。
足弓处的大面积碳板,配置上确实豪华。
最后又想到开篇提过的,之前看到的那个帖子。记得看到有评论说太丑,太重...审美观点因人而异,在此也无意引发无端的争论,我个人认为它还是很有魅力的,代表了上世纪末期耐克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而且在这双鞋反映出了当时耐克对于产品的满满诚意,似乎能感觉到当时的耐克是“想方设法地把我最成熟,最新的科技都用上,就是要打造一双让球员和消费者都能满意的好鞋”,这种精神,在这几年的耐克产品身上我已经感觉不到了。
有人将Vis Zoom Uptempo总结为笨重的“技术堆砌”,我认为,再笨的“技术堆砌”也比“偷工减料”要强的多。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们已经穿惯了塑料鞋,对老鞋的设计也并无好感,对此我感到一分遗憾,遗憾现在每天放学都冲到球场打球的这一代学生们着实错过了一个球鞋的美好时代。起码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假设让我从这两年耐克所有篮球鞋中的任意一款与Vis Zoom Uptempo之间做一个选择,我想无论多少次,我都还是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
虎扑装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