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你为什么不穿AJXXXIII?| #SneakerDoubt#VOL.01
你为什么不穿AJXXXIII?| #SneakerDoubt#VOL.01
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前,我们在微博@Sneakerhead鞋头(没关注的快去关注噢)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栏目→「SNEAKER DOUBT」。我们希望听到属于鞋头们的声音,然后归纳和总结,去解决或回答一些有关球鞋问题。
在第一期中,我们就一双实战鞋提出了我们的问题——在发布之时备受瞩目的Air Jordan XXXIII,为什么现在「没人穿」了?
AJXXXIII「没人穿」这个现象的描述来自NBA赛场,众所周知,虽然Russell Westbrook作为Jordan Brand的当家代言人拥有了个人签名鞋系列,但是Jordan Team依然有不少球员来为正代代言/带货/上脚。
其中包括Victor Oladipo、Mike Conley、LaMarcus Aldridge、Jeff Green和Kemba Walker等一众黄蜂系Jordan签约球员。但是在AJXXXIII上,随着本赛季的深入,上脚AJXXXIII的球员越来越屈指可数。
Mike Conley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而作为全世界竞技水平最高的篮球联盟,很多实战党就以NBA球员的上脚频率作为参照,于是有了这样的论调。
那对于那些曾经穿过AJXXXIII的球手们,这双鞋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在@Sneakerhead鞋头 征集评论交流的微博中收到了这样的回复:
@老菜鸟的春天peace:简单说说AJXXXIII的实战感受,就是这个鞋特别板,也说明他的抗扭转特别好,但对我来说真的有点板。而且鞋面也舍弃了现在最流行的编织鞋面,说实话,还是编织鞋面更舒服。当然,气垫还是很nice的,整体给人感觉比较臃肿的鞋型可能也是大家不太买账的原因我觉得。
Greg Monroe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BHM”
@神采奕奕豪h:容易断呀,而且调整也不是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Mike Conley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cdxxxxx_US10:说实话,鞋是真难看!这是第一,第二,穿上是真不舒服,其实整个鞋,就靠脚脖子那条绑带固定,鞋做工很扎实,配了一个细细的线,真的是感觉除了噱头,一点不用心!
LaMarcus Aldridge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实际上,这三条评论几乎涵盖了如今各大网站论坛APP上有关AJXXXIII的论调:一是那根决定Fastfit技术的鞋线容易断;二是外观;三是鞋面/鞋楦不适。
当我们在#SNEAKER DOUBT#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要剖析出个中原因以及其推及的结果。现在我们试图根据以上这三个问题去分析一番。
Jeff Green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当我们在遇见一个现象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就被这一现象所导向,NBA球员对于AJXXXIII的上脚率高低我们无法去求证其原因。但事实上,NBA球员中的上脚率,比起先前的前作们,真的有很少吗?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仍需求证。
更重要的是,现象的形成是需要剖析和试图理解的,而不是简单地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和理由。某种意义上,「NBA里都没人穿AJXXXIII了」是典型的以讹传讹。
@Boogey-Bogey:阿尔德里奇穿着干了56分也还行,AJ正代不需要大面积穿成团队鞋。
LaMarcus Aldridge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在刚刚过去的NBA全明星周末上,名人赛上的Ray Allen,技巧赛上的Mike Conley,正赛中的LaMarcus Aldridge上脚了各个配色的AJXXXIII。
在接下来的NBA赛程中,如果你细心留意,一定会发现依然有些球员在穿AJXXXIII。
Mike Conley 技巧赛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BHM”
LaMarcus Aldridge 全明星正赛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University Red
因此,有关NBA球员的上脚与否不能成为判断一双实战鞋好坏的判断理由,连参考意义可能都不是特别大。
那么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实战党依然对AJXXXIII没有一句好话呢?
Jeff Green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极端个例情况的传播力
「这个线断了怎么办?」
「我看那个谁穿XXXIII没几次线就断了。」
「我看到有一个人发图,他的XXXIII的线断了。」
Mike Conley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像以上的声音自从AJXXXIII发布以来就层出不穷,原因就是作为一件消耗品的球鞋在某些时刻总是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的,类似Nike Hyperdunk 2016 Flyknit如果踩到钉子了怎么办,Nike Zoom KD9断管,Air Jordan XX8鼓包等等问题。
之所以包括AJXXXIII在内,这些实战鞋遇到的极端情况,无论是时间过去多久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皆是因为在传播学理论上,极端情况的传播广度、深度和持续热度都不可思议,甚至令很多人「丧失理智」。
抛开极端个例的传播力,让我们来看看AJXXXIII上构成Fastfit系统的鞋线。
在官方资料中,这根鞋线是采用了与制作降落伞绳索相似的材料。官方资料的真实性无需抬杠质疑,这个鞋线的垂直可承受拉力和强度绝对有所保障。
因此,在AJXXXIII这跟引发无数恶言的鞋线上,唯有外物不符合常规的硬力接触,才有可能制造出极端的情况。
这和鞋面设计的相关,鞋线外露与曲折部分过多或许是可以调整的地方,至于其他部分实际上都可以列作言过其实。
鞋楦、鞋口和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AJXXXIII是太「难」穿还是太难「穿」?
AJXXXIII的鞋口很小,鞋楦很窄,很难穿进去又是这双鞋在网上被诟病最多的问题。
以笔者实际的穿着感受来说,即便是作为瘦长脚型,在蹬入鞋口的时候也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鞋楦也确实比起一些EP/PF版本实战鞋来说要紧一些。
Mike Conley 上脚 Air Jordan PE
以上相信是大家都认可的部分,也确实由于鞋口和鞋楦的设定,会使得一部分鞋头无法穿AJXXXIII,但这是「适合与否」的问题,而非「好穿难穿」的问题。
一个萝卜一个坑,实战党们终究会有一双最适合自己的鞋作,如果不是这双,那就是下一双。
LaMarcus Aldridge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而有关鞋面采用工程网眼材料,而非编织鞋面,就此诟病穿着舒适度不够的鞋头。说得客气一点,真的是思考不够缜密。
作为采用了Fastfit系带系统的球鞋,你可曾试想如果鞋面换成编织鞋面时,线与线之间强大的摩擦力且不论耐用性的问题,Fastfit将会成为Slowfit……因此,鞋面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无可厚非。
「与众不同」和「好丑难看」之间一线之隔
AJXXXIII的外观也是众多实战党鞋头们愿意讨论的一个话题,诚然AJXXXIII作为一双以蓄势起飞作为目标,以宇航服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契机的鞋作,它的外观并非那么传统,鞋舌的比例、鞋舌上方和后跟的两个巨大的鞋提是AJXXXIII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外观设计。
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XXXIII PE
美与丑实际上是非常主观的判断,我们当然接受你因为一双鞋「丑」而拒绝它,因为那是个人的选择。但要是因为「丑」而表述出对鞋款的失望和遗憾,那就大可不必。
甚至,那些曾经诟病AJXXXI和AJXXXII只是简单地照搬AJ1和AJ2,AJXXXIII千万不要照搬AJ3的人,就是现在在诟病AJXXXIII外观设计不好看的同一批人。
这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延续和传承排斥和抵触,对于革新和创造吐槽和嫌弃……这样的消费者确实是极大地推动着行业革新发展。
#SNEAKER DOUBT#的核心出发目的是探讨一些在球鞋圈内热议的话题,就本期主角——AJXXXIII而言,自从发布至今受到评价确实有些偏颇。作为一双革新之作,从穿着体验和鞋面布局设计上确实有改进的空间,但绝对不至于一票否决。
笔者本人也在多次穿着AJXXXIII进行实战后给予其一个相当高的分数:鞋身稳、Zoom韧、包裹紧。因此,不要让一些略有偏颇的极端评论影响了你判断,左右了你的选择。可以质疑,但不盲目质疑。
Victor Oladipo 上脚 Air Jordan XXXIII PE
#SNEAKER DOUBT#将会继续下去,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微博@Sneakerhead鞋头,你可以将你对球鞋圈内目前感兴趣的话题抛给我们,也可以继续与我们探讨AJXXXIII或者其他任意球鞋,欢迎畅所欲言。
鞋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