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大银幕对球鞋设计师的影响,如何成为推动球鞋文化的重要因素

欲望清单 大银幕对球鞋设计师的影响,如何成为推动球鞋文化的重要因素

    2019-04-28 21:18:26
    8 0

电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第八艺术,远不是因为它可以为人们讲述一段故事,或是带来一场视听享受这么简单,它能独立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根本在于它的综合特性。就如同电影角色中的情绪并不局限于台词和演员的表情动作,它有着太多的方式可以表达。而正是因为电影的存在,也让我们的球鞋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不单单发生在设计上的外观,更有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一双球鞋与一部电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看似两不相干,但当你仔细想想时,就会发现它们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部电影可以成为经典,原因有很多,但一部大多数人看不懂的电影还能成为经典,就离不开其背后所想表达的意义。《2001:太空漫游》,这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在1968年就已经上映的科幻电影,对于宇宙的讲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那个人类刚刚进入宇宙开始探索的年代,库布里克通过荧幕讲述了一个真正但不局限的太空故事,从猿人时代跨越到太空文明的巨大跨度,让所有角色都扁平化。《2001:A SPACE ODYSSEY》讲述了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混杂了历史、宗教、寓言等意识形态的神话。一部非常自我的片子把所有观众都排斥在外,让观众只需要接受给你的看的内容,这样霸道的自我风格从片头长达三分钟的不知所云和在第23分钟出现的第一句人声就足以证明。

还记得高桥盾在佛罗伦萨男装周上呈现的作品,通过材质和颜色的大胆运用呈现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Converse Chuck 70的设计则是源自高桥盾对朋克风格的痴迷,同时科幻电影中颠覆传统的未来主义美学也被注入其中,左右鞋头分别印着的ORDER和DISORDER字样的灵感来自于电影《2001:A SPACE ODYSSEY》更是代表着一股对抗反乌托邦未来的力量。Converse x UNDERCOVER 系列,可以说是近期Converse在众多联名企划中最让人期待的系列,而这份期待不单单是联名所带来的噱头,更有联名方UNDERCOVER在与Nike合作之后所带来的市场影响力。UNDERCOVER的创始设计师高桥盾致力于打破品牌固有标签。

除了联名鞋款外,服饰上的太空主题图案印花,配合模特们被打造成简易Look的宇航员形象,趣味性十足。而高桥盾在致敬《2001:A SPACE ODYSSEY》之前,也将经典的《闪灵》作为了自己18春夏秀场上的主题,秀场选用真正的双胞胎模特,他为她们设计了类似Grady姐妹所穿的那些童趣连衣裙,那些红色水晶珠子装饰象征着血液,而这也是万圣节大家最爱的装扮。这样一场跳脱传统时尚氛围的走秀,更像是险恶的戏剧世界。从女装到男装高桥盾连续两次致敬斯坦利·库布里克,可以说高桥盾已经成为了库布里克的忠实迷弟。

就像是高桥盾这样的做法,一位导演的作品或是一部电影的诞生终究会影响到一个人,而这个人恰巧成为了一位设计师,那他的作品无疑会受到影响,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会感受到从大荧幕转换到现实生活里的变化。就像是《2001:A SPACE ODYSSEY》这样一部经典的电影,当它成为经典之后,在与之相关的领域内多多少少都会发现有它的影子存在当一部电影可以影响到太多东西的时候,便会成为一部经典,但科幻电影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似乎也将未来的生活规定了出来。其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回到未来2》这部让所有喜欢球鞋的朋友都不能忽略的一部电影,里面那双可以「自动系带」的Nike Air Mag曾经不单单是鞋款本身成为了所有人的梦想,那自动系带的瞬间也在当时成为了梦寐以求的瞬间。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存在,在2015年之前一直都让人们幻想并且讨论着自动系带系统是否可以诞生的可能,马丁脚上Nike Air Mag即便已经通过拍卖的形式发售,但因为没有自动系带的出现也让拥有者们心中留有了一丝遗憾。

      从2015年之后,因为Nike顺利地研发出自动系带系统,我们的球鞋之旅也从那一刻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关于鞋带的问题,为了实现方便地快速穿脱设计师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即便如今的市场里大多数鞋款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方式,但在自动系带系统诞生之前还是有着像是类似BOA这样的快速系带科技出现。其实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科技已经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在Nike正式发布自动系带系统之后,我们心中对于鞋带的幻想终于得以实现。即便我们说如今的自动系带还不能像电影中呈现的那样方便快速,但对于喜欢球鞋的人来说,一双可以自动系带的鞋意味的东西太多。

Nike Air Mag

¥89991.00

从Nike Air Mag到Nike Mag,从Nike Hyperadapt到Nike Adapt BB,这中间的更新和升级可以说是巨大的。还记得迈克尔·J·福克斯第一次上脚Nike Mag的时候,那并不悦耳的声音似乎就在为我们讲述了穿上它之后的喜悦,而从当初到如今Nike Adapt BB的问世,我们可以看到单纯在系统的元器件的升级就已经出乎了我们的意料,还记得Nike Hyperadapt鞋底印有MT2的盒子在当时拥有灯光加持的前提下还是让我们有着担心,毕竟外露的控制盒有些累赘。但是等到Nike Adapt BB出现之时,不单单将鞋底的控制盒缩小并置于中底之内,更将全新的自动系带系统应用到一双真正意义的篮球鞋之上。这其中的意义我们早已不用多言,但作为一双专业的竞技用鞋,就已经比只能用于日常穿着的Nike Hyperadapt更具有吸引力了。也许正是因为像是《回到未来2》这样的科幻电影,为曾经的未来画下了美好的蓝图,才让自动系带系统成为了现实,也许是因为《2001:A SPACE ODYSSEY》这样的经典出现才让如今的设计有着当年的影子或是让之后的科幻电影变了模样。而如今虽然我们很难找出像是Nike Mag这样因为电影才诞生的鞋款,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如今这些大荧幕上出现的人物或是元素出现在球鞋之上。如今这些荧幕上的IP早已经成为了商业合作的首选,凭借着电影本身来造势,既满足了合作上的利益,也让消费者们满足了购买周边的需求。如今像是《星球大战》系列这样可以影响一代人的经典制作越来越多,就比如漫威宇宙的英雄们,利用原本的漫画粉丝基础和十年的荧幕制作,几乎让所有喜欢这类文化的年轻人们都有着自己的超级英雄情节,而这样的现实也造就了IP营销。

提及到IP营销,就必须要看看如今利用IP打造联名产品促进粉丝消费的现象。MARVEL的英雄们对于这样合作恐怕在近期这个阶段最有发言权,合作的频次与数量都绝对是近期的“冠军选手”。尤其是在电影的宣传周期里,我们经常会在商场内看到许多品牌都会推出正版授权的合作产品,这样的营销方式恐怕是所有消费者想躲都躲不开的。对于球鞋来说,每次发售这样的联名合作产品时都与那些限量合作在发售量上有着天壤之别,似乎限量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不可能的事情,满足了所有粉丝们的购买需求。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无需质疑,本身作为商品来说饥饿营销的方式就不应该成为主流,而凭借着像是电影IP这样的合作对象似乎就更不适合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基本上这样的合作对象在发售时间上都会与电影上映时间相差无几,并且使用电影版权进行产品制造的品牌和周边太多,并不适合进行太过限量的发售。荧幕上的大型IP成为我们身边的鞋款依然不用惊奇,adidas近日发售了与HBO电视台传奇史诗巨作《权力的游戏》剧集重磅推出六款限量版UltraBOOST联名款系列跑鞋,此次备受瞩目的合作将为该剧集的跑步爱好者提供更多新选择。荧幕上的大型IP成为我们身边的鞋款依然不用惊奇,adidas近日发售了与HBO电视台传奇史诗巨作《权力的游戏》剧集重磅推出六款限量版UltraBOOST联名款系列跑鞋,此次备受瞩目的合作将为该剧集的跑步爱好者提供更多新选择。UltraBOOST《权力的游戏》联名款系列跑鞋独具匠心的细节设计巧妙细腻地凸显了“维斯特洛大陆”中的不同势力派别,如印有各派别徽章的鞋舌和印有各派别座右铭的鞋跟标签。剧集中各个家族徽章的色彩特征也被用于鞋子的配色设计中,让本次鞋款的外形能够如此别具一格。此外,UltraBOOST通过将以性能为主导的跑鞋科技和当下大热的文化视觉艺术相结合,在为跑者带来舒适脚感的同时融入《权力的游戏》剧集中跌宕起伏的家族故事,为跑鞋注入丰富内涵和勃勃生机。UltraBOOST《权力的游戏》联名款系列跑鞋一如既往延续了UltraBOOST经典的全掌BOOST科技中底及ContinentalTM马牌大底,以期待为跑者带来能量反馈;Primeknit 针织鞋身为脚部带来舒适触感;后跟支撑为稳定性护航,一系列优质材料组成的UltraBOOST《权力的游戏》联名款系列跑鞋,将助力跑者突破自我,与《权力的游戏》最终季共同启程。

adidas跑步部门总经理Alberto Uncini Manganelli表示:「我们一直非常期待与《权力的游戏》这类大IP剧合作。如今,越来越多品牌通过和电视剧集合作,来突破他们各自的领域局限,并成功渗透到流行文化中。我们觉得这样的跨界合作是非常有意义且值得尝试的。此次联名合作也是adidas品牌开源策略(open source strategy)下的又一个重要项目。在本次合作中,我们将adidas标志性鞋款UltraBOOST当作为一个画布,在跑鞋上创作出更多可能,同时也仿佛把一段又一段栩栩如生的故事写入鞋款之中。」

电影《Missing Link》(中文译为《遗失的环节》)将于4月上旬起陆续在全球上映,而在上映之前,我们便抢先看到了来自Nike与LAIKA工作室的全新合作,而合作的灵感,正是源自电影中的主角Mr. Link的合作产品。在影片中,Mr. Link是一种可爱的生物,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怪物追猎者Sir Lionel Frost一起踏上了全球冒险之旅,去寻找Mr. Link原始祖先遗留下的蛛丝马迹。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是由Nike公司创意概念副总裁Tinker Hatfield及前动画师Michael Berger共同设计,通过再现LAIKA服装设计师Deborah Cook为Mr. Link设计的格纹西装的材料和纹理,打造的一款全新Nike Air Max 1。

「服装与角色设计并非独立存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非常紧密。如果 Mr. Link 穿着完全不同的衣服,观众则会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解读他。」Deborah Cook解释,Mr. Link的审美趣味重在凸显人物来自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背景,其活泼有趣的个性衬托了怪物追猎者Frost的成熟稳重,两者之间形成巧妙平衡。这一点在鞋子的设计中体现的也很明显,皮革包裹的中底,鞋孔上有如袖扣的设计和在鞋舌周围采用带有着毛绒包围感的kurim鞋笼,让这双鞋带有一丝随性的优雅气息。

      虽然在今年的Air Max Day上我们并没有见到Air Max 1的身影,但是缔造出这双鞋的教父Tinker Hatfield则对这双鞋有着极深的情愫,「Air Max 1一直是一款振奋人心、令人快乐的鞋款。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立刻就被风趣可爱的Mr. Link所吸引——他完全是那种乐天派,是那种喜欢停下来闻闻花香的人,所以他身上带有一种随性的气质与这款鞋的内涵非常契合。」

Nike Air Max 1

¥1559.99

Nike与LAIKA工作室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尽管多年来合作推出了多款球鞋,不过此番的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却是第一款通过非特殊限量形式正式发布的产品。同时在Nike制作这双鞋的时候,亦有着非常特殊的设计过程。此番,Nike不仅仅推出了常规市售尺码的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还未Mr.Link这个角色推出了一双特殊尺码的球鞋。此番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Nike依靠自己不断的科技革新与设计,LAIKA公司也将自己在3D打印领域所获得的成就应用在了鞋子开发设计的过程中。2016年LAIKA公司因其在3D打印领域的杰出创新被授予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Oscar® 奖,如今的LAIKA动画工作室在3D打印领域拥有的多项专业技术结合耐克的快速成型技术,为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的制作带来极大优势,同时为其注入独特元素。

      设计团队还使用了莱卡公司基于Stratasys PolyJet的3D打印解决方案,为在电影中为了伪装自己,开玩笑地介绍自己是Susan的Mr. Link制作了一双独一无二的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与其名字的来源形成了巧妙的呼应。

在Nike所签约的运动员中,从来都不缺体型庞大的大个子运动员,制作一双大尺码的球鞋,也不曾难倒Nike。但是为了更加完美地还原Mr. Link在电影中的人设,Nike想要做出一双Mr. Link本人尺码的球鞋,对于设计团队而言,Tinker Hatfield的这一想法为团队成员们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毕竟在电影中,Mr. Link有着8英尺的身高,650磅的体重。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全明星球员Mike Trout、NFL的All-Pro职业橄榄球运动员Ndamukong Suh、WNBA球员Sue Bird以及奥运金牌得主Simone Bile一同加入了这个团队。

      Nike运动研发实验室副总裁Matt Nurse说,「在我们真正开始做这双鞋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多么庞大的一双脚,我们甚至无法将制作这双鞋的脚模放进仪器中扫描。」而Phill Knight的「亲自督办」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借助上述的运动员们的测试和反馈,并依靠Nike与LAIKA公司在3D打印领域中的专业知识,最终这双为了Mr.Link专门打造的特别版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才得以被制作出来。往常,电影公司通常负责提供关于球鞋的灵感,而研发设计的步骤都被交给了运动品牌们完成。此番,在这双Missing Link x Nike Air Max Susan上,我们看到了这两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或许这才应该是当电影与球鞋产生深度联结时应该有的样子。

Nike出现在大银幕上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再加上与Travis Knight的特殊关系,Nike与LAIKA公司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过去的十几年里,Nike与LAIKA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线。Nike创意概念副总裁Tinker Hatfield曾经将双方的关系评价为「这不仅仅是关于球鞋的设计,更是完全不同的新创意。」Tinker在Nike与LAIKA的合作中一直担任着相当重要的工作,「我们的这一做法意在将电影和球鞋领域相结合,让热爱收藏球鞋的人们也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电影的知识。

Nike与LAIKA的合作起源于2009年LAIKA推出的第一部故事片《Coraline》,这是一部基于Neil Gaiman写于2002年的小说改编成的定格动画电影。故事围绕着一个年轻女孩通过一个隐藏在她家中的大门发现了一个平行的世界。为了推广这部电影,LAIKA邀请了波特兰的广告公司Wieden + Kennedy。Tinker表示,“我们其中的一个想法就是将鞋子与电影放在一起,让鞋子与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一些联系,我们最为擅长的便是用鞋子讲故事。而最终的产品则是是限量版的Nike Dunk High鞋款,在这双鞋上包含着来袭电影的独特的元素和细节,鞋款成为了帮助电影主人公讲述故事的一个途径。


2012年,LAIKA发布了《ParaNorman》,这是依然一部定格动画电影,主人公的名字叫做诺曼,年轻的他有着能力与死者交谈的超能力,他正为了拯救被诅咒的城镇而战,在这座城市中充满了鬼魂和僵尸。这一次,Nike Air Foamposite One和Air Raid II其实都没有特别大的联系,但是这两双鞋是Tinker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两双球鞋,Hatfield在回忆“通灵男孩”的项目时表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两双与电影相关的球鞋,因为我一直都有着将自己最喜欢的球鞋与电影结合的想法。对我来说,这些是推动我设计的激情。”也正是激情推动Tinker做出了我们看到的Air Raid II,显而易见,电影的剧情还是影响到了Tinker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Air Raid II,是不市售的亲友限定版本。2014年,LAIKA推出的《The Boxtrolls》成为了与Nike又一次合作的主题,这部以Alan Snow小说《Here Be Monsters!》改编的电影所牵出的球鞋正式当时大火的Nike Roshe One。在这双鞋的包装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细节,TrollStrikes被活灵活现地以一个非常时尚的方法诠释了出来。影响到这双鞋设计的正是我们在早前向大家介绍的Tiffany Beers,Tinker回忆道,「这双鞋的设计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因为想法萌生在了我的旅行过程中,在那一次我们去了威尼斯中,当时我正要与家人在多洛米蒂山攀岩,在去程的大巴上-,我接到了Tiffany Beers的消息,她告诉我们这双鞋的设计迫在眉睫,因为电影的档期提前了,所以就在去程颠簸的大巴车上,我用iPad完成了这双鞋的设计,大概45分钟后,我向Tiffany交出了我的设计。」

2016年,LAIKA再一次发布了一部由Travis Knight指导的3D定格动画电影——《Kubo and the Two Strings》。与之前的几次合作一样,这一次双方合作的球鞋依然采用了非常特别的获取途径,当时在KuboTheMovie.com网站上上线了一个名为BEAST BATTLE的游戏,玩家们需要以电影中Kubo的角色在游戏中与Moon Beast展开决战,只有杀伤率前250的玩家,才能够得到这些限量的球鞋。而这一次双方合作的蓝本,则选择了有着传奇地位的Air Jordan XV,Tinker再一次操刀了这次合作的设计,而Air Jordan XV Kubo,亦成为了Air Jordan XV史上最为奢华的版本之一。电影影响球鞋设计,不仅仅体现在以电影角色进行创作。许多设计师亦经常在电影中寻求自己设计的灵感,而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高桥盾便是一个痴迷于从电影中寻求灵感的设计师。在上一次与Converse合作的CHUCK 70 Low鞋款中,《2001:A Space Odyssey》成为了他设计上的灵感,而本次与Converse的合作中,高桥盾则从1979年Walter Hill导演的电影《The Warriors》(中文译为《战士帮》)中找到了灵感。

      《The Warriors》是一部在美国影史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遍布纽约全城的数百帮派在一个夜晚集体出动,每支帮派派出九名不携带武器的成员参加由角色Cyrus组织的帮派大会。Cyrus要求所有帮派遵守停战协议,将矛头一致对准警察,然而在演讲当中,Cyrus中枪身亡,来自Coney Island的The Warriors帮派成员目击凶手,反被对方诬陷,混乱的人流里,The Warriors虽然逃出场地,但是他们却面临着来自其他黑帮成员和警察的双重打击,为了能够存活,The Warriors只能够靠暴力为自己拼出一条血路。这部电影的出现影响到了美国一代年轻的人们,在看完这部Cult电影后,观众的暴力倾向转化成了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这也导致了Paramount 公司在电影票房收回成本后便将电影下映。

在电影中,主人公们都穿着相同的服饰,而Converse的经典Chuck Taylor亦成为了角色们的标配。而在此番高桥盾主导的设计中,便是致敬了这部反叛的电影,高桥盾一直以来的“优雅朋克”风格被注入了此番的设计,他用解构后再创造的手法,为CHUCK 70加入了带有金属圆环的鞋带片,后跟处亦有相同的金属结构与之呼应。而NW字样的刺绣以及鞋头The New Warriors的字样,更是与电影最为直接的隔空对谈。这些细节亦于Undercover品牌「We Make Noise Not Clothes.」的主张不谋而合。

篮球电影向来是球鞋的最好载体,刚在国内上映不久的《Uncle Drew》中自然会充斥着球鞋的影子,无论是在场边单挑时着用的中国行版本的Nike Kyrie 3 还是最终比赛时上脚的Nike Kyrie 4 “Uncle Drew”都在电影中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Like Mike》中作为Lil Bow Wow砍分神器的Nike Blazer也将篮球之外的鞋款带入了其中。Ray Allen主演的《He Got Game》电影中,Denzel Washington扮演的父亲脚下的Air Jordan 13和儿子Jesus脚上的Nike Air Foamposite Pro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视线当中,时逢电影上映20周年,剧中的鞋款也得已再度回归。

      球鞋的商业价值通过各个品牌的营销手段已经被进一步的放大,《He Got Game》中根据林肯高中球衣颜色推出的Air Jordan 1便是不错的例子,进一步使得影视作品中的商业价值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再者就是Michael Jordan脚下的 Air Jordan 11 “Space Jam”,这双来自于科幻电影《Space Jam》的经典鞋款也于近年回归,复刻之后依然收到了不错的反响正如当年Nike Air MAG所带来的影响,除了推动了Nike研发自动系带系统,这一“IP”也被应用其他球鞋配色上,为Hyperdunk Supreme和Dunk Low SB提供了设计灵感。除此之外,电影中出现的相关鞋款Nike Bruin Leather与Nike Vandal High也接连被Nike带回,这部1985年的电影的商业价值不仅仅局限在了票房,在更跨领域的球鞋市场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挖。电影和球鞋,本来是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却因为导演与设计师、电影公司与运动品牌互相合作、汲取灵感的过程产生了深厚的联结。不论是电影导演和球鞋设计师的隔空对话,还是电影公司与运动品牌之间的有意为之,得到的结果总是为电影和球鞋爱好者两个群体,亦或是本身就有一些重合的大群体提供全新的多维度的体验。或许是在巧合之下,Tinker Hatfield将自己对于电影的爱好带入球鞋设计,或是Spike Lee将自己对于球鞋的爱好带入电影,球鞋和电影所碰撞出的火花却对于两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球鞋因为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创想变得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需的装备,更能够成为我们接触到未来的一个“捷径”,而电影中球鞋的出现不仅仅为对于球鞋有着特殊情感的观众带来更愉悦的观影体验,更是成为了运动品牌们宣传自己的完美途径。


本文来源:SIZE传媒

SIZE传媒

欲望清单 大银幕对球鞋设计师的影响,如何成为推动球鞋文化的重要因素

8 0
SIZE传媒
TA的文章

夏天,是十七八岁帆布鞋的味道!

天气炎热的时候连穿鞋都变得难受,恨不得天天光着脚丫子,这时候就到了帆布鞋出场的时候了,光脚是不可能光脚了,只能依靠透气轻便的又百搭的帆布鞋度过炎炎夏日,做个街上最靓的仔。本期奶妹就来盘点一下夏日出街的高颜值帆布鞋。

被冠希独宠让匡威偏爱,10秒歌曲收获800w赞这个00后最强女鞋头到底什么来头?

最近有一个梗是天塌地陷紫金锤,奶妹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一周之前看到了热搜“欧阳娜娜唱惊雷”,才知道这是首什么歌,顺便去听了原版,不得不说和原版比起来欧阳娜娜唱的确实好听太多了,温柔又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