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球鞋评测丨极简主义实战性价比利器,给你这样的 CP3 X AE
由作者“小閃電 ”发布
只对喜欢的球鞋做测评,用最真实的感受一探究竟。关于CP3系列是那类宝藏球鞋,但就是不吸睛、被忽略、不受待见(说多都是泪,多谈也是醉)。往往给我的感觉是满满的实用性和很厚实,而外观也挺好。ae版本当初曝光的时候,(心里感觉: wo'c 又这么随便改了改就面世 ~ )系列常规操作, 习惯了~ 后来看场上上脚和几款配色,看久顺了。
楼主: 壹米柒 标配身材
鸡肉小腿 五突五投
防线小将 眼神抢板
先来个环视
鞋型是修身型,鞋面面料是织物(俗称:FlyWeave 无缝梭织物),这样更贴合脚部。 然后还有一层半掌内靴,跟鞋舌一体(透气是有的,透气是有的,透气是有的)。再有的就是,整个鞋子往前倾斜的(看环视 图一),感觉重心就是在中间到前掌zoom的部分,鞋头也有往上翘起,满满的冲刺欲!
这双鞋特点有三个:
1【极度稳定的包裹】
2【超强的抓地】
3【扎实的缓震/脚感】
首先说包裹,除刚上面提过,鞋面面料是织物,然后还有一层半掌内靴,跟鞋舌一体。
【包裹的核心】:鞋带系统和飞线的配合
留意鞋面四跟飞线位置,像青筋浮现一样。尤其在横向移动/急停,会强力地把你扳回来,这是侧向支撑强的一点。
【鞋带系统】:
鞋舌上的横向穿带孔,穿过鞋面鞋带孔,再穿过飞线。然后系紧鞋带,(小现象:松鞋带的时候,横向穿带孔会直接缩回鞋内。到了要系紧的时候,常常会卡在鞋带孔出不了来,要稍稍用、力才穿出来,不过完全不影响整体) 。而最后两个鞋带孔也系上后,鞋帮刚好是将,经常崴脚的位置覆盖/封锁掉。“加上鞋舌上的最后一个横向鞋带孔”,发挥的包裹作用在快靠近脚踝的脚背。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就算鞋帮刚到踝骨处,所以对脚踝的保护也是很靠谱的。(分享一个小经历:某次打球的时候,大概是后跟或后掌的位置上曾一度落到别人的鞋头上,当时以为肯定要崴脚,但没想到落到别人的鞋头但却没崴~~~ 回想当时幸好有将鞋带统统系紧的习惯,也正好看出鞋子的包裹和支撑给出的稳定鸭~~)
鞋帮周边以及鞋舌都均有填充物,系紧鞋带后很贴合舒服。
内置的后跟支撑板大概范围:
侧向支撑强的另外一点就是【防侧翻设计】鞋底外侧延伸的这块,(恰好在第一根和第二根之间的位置,正好是小脚趾的位置) 可能正正是这种设定侧向刹车稳一匹 !!!
【抓地】
抓地凶悍得一匹!波浪纹的鞋底,纹路也深,吱吱的响声妥妥的 ~在木板地/磨砂地/塑料地,都很稳 !!穿着已差不多半年,所以耐磨还是可以的。对比手头上有的四/五,这标配也确实好好地执行下来了。(个人感觉五 的抓地其实一般底是有、软。四倒是挺全面,大大人字纹抓地也够好区域的分块缓震,实在的脚感,aj32的那类防侧翻)
【扎实的缓震/脚感】
前掌九宫格zoom air + phylon中底,九宫格zoom air 实用、够用、刚好,韧中带弹 不会说硬 (因人而异)前掌发力蹬地的时候确实是有感觉,phylon 调配的感觉是韧,能实际感受到韧的缓震在。纵观现在很多球鞋的前掌zoom(旗舰款的例外,一分钱一份货),基本上都不会调配得过度软,必定会对响应力/场地感 而将zoom调得没那么软所以挑鞋的最好根据自己的打法和想要的脚感去挑。(想要大范围软弹的缓震,就会牺牲响应力/场地感反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最后
CP3 x ae 绝对是沧海里的遗珠,各方面该有的东西都具备了。对个人而言很全面!
它的稳定性在于
强支撑:【包裹的核心:鞋带系统和飞线的配合】【防侧翻】
稳的底层:【超强的波浪纹抓地力】【扎实的脚感】
所以每双球鞋的支撑性,往往都是通过一样搭一样组建再联动起来的,绝对不是由单单的一项来覆盖的。这双鞋适合后卫打法甚至锋线打法,又或者是响应快速/抓地强/包裹强的 统统都可以一试。(个人小感想:这双鞋给我的体验感超赞,会成为我挑鞋的一个挑选模板) 这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测评,所有内容出于个人体验,咸鱼白菜各有所爱,更多的只能作为参照和借鉴的基准。本人的测评风格偏向从球鞋的特性架构和优点来分享,有些东西用分数去打分的话其实也不太清晰明确、感觉也概括不全。
指标评分
舒适度(材质):8.5
包裹支撑:10
脚踝保护:8.5
缓震:8
抓地力:10
场地感响应:9
耐磨:8
重量:8
以上粗略地做个评分,多一个方式去综合总结,请大家以整体的角度去观看整一双鞋子,谢谢。
闻鸡起舞雨宫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