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KENLU丨滚吧!ASICS GLIDERIDE 竟让我不小心越跑越远

测评档案 KENLU丨滚吧!ASICS GLIDERIDE 竟让我不小心越跑越远

    2019-12-06 14:41:04
    13 2

在跑之前想知道

真的能让跑步省力吗?

弧形中底踩起来如何?

适合谁?


 



MetaRide 今年初推出时,编辑心中哇了一声是因为首次见到 GUIDESOLE 弧形结构,中底还开了一个洞让你能一眼望穿过去,而当上个月公司收到了 ASICS GLIDERIDE,我仍然也哇了一声,即便定位下降至入门跑者(定价也下降),不过质感、工艺都保持相同水平,摆在一起不容易看出两者区别,实际查了 ASICS GLIDERIDE 跟 MetaRide 的配置差异,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三点,减少弯曲幅度(指底盘)、轻量化、更柔软的中底材质,而光是试穿就能感受到 ASICS GLIDERIDE 特色,不过跑起来之后呢?


没终点、无时限测试 (台湾版)
真的能省力

ASICS 在跑步领域的经营不得不好好称赞,低足弓的有支撑系列;想要舒适的有高缓震系列;专业比赛时则有竞速系列,而取名有 RIDE 字的则是新诞生的省力系列,最好识别方式就是中底上的弧形结构,这设计思维也是近几年跑鞋领域的趋势,为了测验 ASICS GLIDERIDE 真的能省力?官方还举办一个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终点的测试活动,为了就是看你能跑多长、跑多远。而编辑也在台湾自己举办,平常主要以 5 分半速跑上 8 ~10K 的我,刻意不去注意自己的配速和时间,一个月跑下来单次距离都能到 10~12K,跟 ASICS 官方测试时平均提升 24% 相差不多,不过能有这样的提升除了 ASICS GLIDERIDE 真的能省力之外,也可能是编辑不想让 ASICS GLIDERIDE 漏气所以后面有ㄍㄧㄥ下去,不过 ASICS GLIDERIDE 除了省力之外,编辑也在跑步测试中另外发现更有趣的地方…..


活鱼能两吃 ASICS GLIDERIDE 有两穿
不同跑法下的双重感受

虽然在官方说明中 ASICS GLIDERIDE 和 MetaRide 的中底同样都搭载了 FLYTEFOAM Lyte、FLYTEFOAM Propel 定位稍为不同的中底材质,前者支撑、后者柔软,不过在用手就能按出明显的密度差异,MetaRide 有明显上下两种密度,ASICS GLIDERIDE 中底基本上都使用相同的低密度发泡材质,溃缩空间更大且回弹迅速,这边就要分享编辑测试时发现的新大陆,在用后跟外缘落地时 GEL 适时吸收冲击,来减少后跟溃缩量,能明显感受脚掌顺着弧度向前滚,中足虽没有支撑片但因为弧形中底让前后掌推进相当自然流畅,减少脚踝运动正是 GUIDESOLE 省力的关键,不过对于编辑这样初阶跑者 MetaRide 前后高低差有时会把你逼得太紧(以偷懒 6 分速的编辑来看),所以想要 LSD 菜单或悠闲跑时 GUIDESOLE 会更适合。



而当你今天想要提速改用较多前掌落地时,跖骨处地刚好落在前掌最厚的位置,所以大部份冲击力被转化成溃缩,这时有趣的地方来了, 原本该地方是滚轮的顶点,也是高低差开始急速变化处,不过因为中底溃缩而减少高低差异(如果不懂可以看下方图片,前掌落地时的中底弧度),所以在跖骨过渡到指头时反倒是迅速且有力的,虽然没有像竞速跑鞋蹬地的强劲爆发,不过 ASICS GLIDERIDE 不会让你觉得力量被吃掉太多,对于肌力不足的编辑来说是双训练时舒适与保护都到位的跑鞋。

穿出新厚度 也轻出新重量
鞋跟有感填充保护双脚

ASICS 在后跟锁定表现都有着一贯高水平,ASICS GLIDERIDE 使用 180 度的足跟稳定片来抓住你的足跟,接近 V 字型的结构与厚实填充,在稳定之余也不舍弃舒适包覆感受,而这样的思维也出现在鞋舌上,当编辑第一次在调整鞋舌位置时,就心想怎么这么厚,这两项「厚」盾也起到保护初阶跑者的效用,没有后顾之忧的陪伴在跑步之路上一同成长。而透气方面鞋面材质由双层面料建构,内层是单一织法没有延伸量作为支撑用,外层偏向编织具有灵活弯曲和透气性,结构简单(US9 约 300g)却有着面面俱到的性能,我想这就是日本设计厉害之处。

鞋头大面积透气孔洞

鞋舌厚且软



后跟外侧的 GEL 阿瑟胶

内外两侧的足弓处都有收进去设计

鞋跟填充一挤就有沟



40K 时的大底使用状况

编辑私心喜欢与要注意处
恢复跑好伙伴 越野跑绝缘

这个月测试期间,编辑刚好遇上两项强度比较高的运动,分别是回大学母校参加 4000 公尺接力和爬阿里山 22 公里山径,当然两个活动都不是穿着 ASICS GLIDERIDE(也不适合),不过结束后碍于想给各位最完整的鞋评,所以隔天还是硬着头皮去跑步,但因此发现新大陆,ASICS GLIDERIDE 优良缓震与保护对酸痛的脚掌如同久旱逢甘霖,原本只打算流流汗的我到后来还提速,ASICS GLIDERIDE 真的会让人不小心越跑越远。不过 ASICS GLIDERIDE 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当然拿来越野跑是绝对没有可能,不过这边要说的是 31mm 的中底高度以及材质为低密度,所以在不平或侧边倾斜路段时会感觉到重心偏颇,在规划路线上要注意。

ASICS GLIDERIDE 重点总结

适合初阶或是 SUB5 跑者

中底表现缓震充沛且软弹

前掌明显溃缩配合高低差适合拿来练习前掌落地跑法

触地时间长,不是贴地型跑者的菜,但搭配用于悠闲或恢复跑相当适合

中底偏高、材质较软,地型过于复杂时重心有不稳疑虑

版型正常且前掌有加宽处理


 

Asics GlideRide

¥639.00

原文链接

大智若愚王留美

测评档案 KENLU丨滚吧!ASICS GLIDERIDE 竟让我不小心越跑越远

13 2
大智若愚王留美
TA的文章

KENLU丨Don Issue 1之不负责非专业鞋评

身高:174cm 体重:70kg 脚码:US9 脚偏宽 脚背偏高 场地:室外油漆地 水泥地 病史:右膝内侧韧带旧伤 右脚踝惯性扭伤 实战时间:2/28购入至现在 已实战七次 每次实战约二至三小时 打法 :四投三切三传球 急停跳投 无球跑位 黏人式防守 偶尔抢篮板 现役鞋款:使节9 HD2017 退役鞋款:士兵9、10、11 Kobe11 KI4

KENLU丨All star pro bb low测评

当初高统刚发售时,就感觉会出low的版本.因为是参考All star系列(高低统都有)打造的鞋型,且对这复古造型有些偏爱,且想平常也可逛街着用,故等后low发行时选low版本入手. 首发黑白时还犹豫..等白红出来就决定是它了....

KENLU丨古典简约的机能篮球鞋款重生 PUMA Sky Dreamer

差不多十年之前,低筒球鞋成为了主流,更强的灵活度,让跑动更加顺畅灵活,但同时也减低了重要的脚踝包覆。但也没有说哪种筒高才是最优秀的鞋款,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自己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像我自己多年来还是喜欢高筒设计,小时候多次伤痛总是有些阴影,选择上还是不自觉得喜欢上高筒球鞋。所以正当 Kyle Kuzma 穿上 PUMA Sky Dreamer 上场,带点复古外型,却又有实战能力,大大击中了我的心坎。

KENLU丨老鞋评测:来自東洋的火焰Asics blaze Nova

这双鞋个人觉得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穿上脚时,需要费点时间。其他并没有特别的问题。 穿这双鞋不一定要穿篮球袜,因为穿较厚的袜子,反而会穿不太进去。 这双鞋推荐给喜欢切入的球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