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KENLU丨MIZUNO WAVE SKY 2
Chestnut Tiger,学名 Parantica sita,在台湾又名大绢斑蝶或青斑蝶,2011 年人们曾在香港发现从日本飞来 (该只蝴蝶的翅膀有被标记) 的大绢斑蝶,整个飞行路线长达了 2,500 公里之远,创下当时世界上已知的蝴蝶飞行距离第二远的纪录。
咦!这不是勘履访客吗,怎么变成自然小教室?先别急你没点错网址,之所以跟大家小小介绍了一下这种蝴蝶,正是因为今天主角 MIZUNO WAVE SKY 2 是以其为灵感;还记得去年我们曾拍过 WAVE RIDER 21 是以能够独立操控每片翅膀的蜻蜓为雏型,代表该双跑鞋的多功能定位,而这次 MIZUNO 引用 Chestnut Tiger 作为发想,把牠可以长途跋涉的能耐投射到跑鞋之上,打造出旗下顶级的长距离跑鞋 WAVE SKY 2,着重避震、稳定的性能表现,跟着你跑完每一趟路程。
延续 MIZUNO WAVE SKY 第一代在鞋身两侧有面料强化的处理,WAVE SKY 2 进一步采用全新 AeroHug 技术,可以看到鞋身中段是用强韧网布为基底,表层再透过热贴合处理打造出包覆效果 (模样彷佛蝴蝶羽翼一般,相当有意思),收紧鞋带脚掌两侧明显有被稳稳贴着,加上鞋领厚实填充与后跟杯型支撑结构,即使是穿的是大半号脚踝保护仍然很有感,是编辑上脚后首先感到惊艳之处,如此缜密贴合可预期在跑动时能好好掌握双脚,避免在鞋内晃动、位移。
既然是定位于长距离跑鞋,能否让跑者持续获得缓冲纾压及回弹就是重点了,对此 MIZUNO 在 WAVE SKY 2 身上装载了多项自家独门科技,关键的中底以三层技术迭合而成,由招牌 Cloud Wave 波浪型支撑片作为稳定底盘、抗扭转的核心,在 Cloud Wave 上、下层分别用 U4ic 与 U4icX 两种缓震材质包覆,分别吸收自身体重下压以及地面冲击的力道,再转换成回馈感成为跑者的助力,三种科技合作让重心由后向前的动态过程稳定运作,跶跶~跶跶~跶跶~跶跶~保持着流畅步伐。
藉由外底的切割,让承接 Wave 结构而来的冲击力道进一步获得缓冲
脚掌底下的 Cloud Wave 也扮演了抗扭转稳定的角色
Wave 结构一路延伸到前掌
由上而下是 U4ic , Wave , U4ic X 缓震设计
加强抗磨的 X10 外底材料
后跟带有篓空设计的稳定器具有相当的韧度,可提供良好支撑
脚踝周围的填充具有相当厚度,是跑鞋中比较少见的舒适配置
大智若愚王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