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KENLU丨MIZUNO WAVE SKY 2

测评档案 KENLU丨MIZUNO WAVE SKY 2

    2019-12-26 17:11:49
    6 0

Chestnut Tiger,学名 Parantica sita,在台湾又名大绢斑蝶或青斑蝶,2011 年人们曾在香港发现从日本飞来 (该只蝴蝶的翅膀有被标记) 的大绢斑蝶,整个飞行路线长达了 2,500 公里之远,创下当时世界上已知的蝴蝶飞行距离第二远的纪录。

咦!这不是勘履访客吗,怎么变成自然小教室?先别急你没点错网址,之所以跟大家小小介绍了一下这种蝴蝶,正是因为今天主角 MIZUNO WAVE SKY 2 是以其为灵感;还记得去年我们曾拍过 WAVE RIDER 21 是以能够独立操控每片翅膀的蜻蜓为雏型,代表该双跑鞋的多功能定位,而这次 MIZUNO 引用 Chestnut Tiger 作为发想,把牠可以长途跋涉的能耐投射到跑鞋之上,打造出旗下顶级的长距离跑鞋 WAVE SKY 2,着重避震、稳定的性能表现,跟着你跑完每一趟路程。

 

延续 MIZUNO WAVE SKY 第一代在鞋身两侧有面料强化的处理,WAVE SKY 2 进一步采用全新 AeroHug 技术,可以看到鞋身中段是用强韧网布为基底,表层再透过热贴合处理打造出包覆效果 (模样彷佛蝴蝶羽翼一般,相当有意思),收紧鞋带脚掌两侧明显有被稳稳贴着,加上鞋领厚实填充与后跟杯型支撑结构,即使是穿的是大半号脚踝保护仍然很有感,是编辑上脚后首先感到惊艳之处,如此缜密贴合可预期在跑动时能好好掌握双脚,避免在鞋内晃动、位移。

既然是定位于长距离跑鞋,能否让跑者持续获得缓冲纾压及回弹就是重点了,对此 MIZUNO 在 WAVE SKY 2 身上装载了多项自家独门科技,关键的中底以三层技术迭合而成,由招牌 Cloud Wave 波浪型支撑片作为稳定底盘、抗扭转的核心,在 Cloud Wave 上、下层分别用 U4ic 与 U4icX 两种缓震材质包覆,分别吸收自身体重下压以及地面冲击的力道,再转换成回馈感成为跑者的助力,三种科技合作让重心由后向前的动态过程稳定运作,跶跶~跶跶~跶跶~跶跶~保持着流畅步伐。



藉由外底的切割,让承接 Wave 结构而来的冲击力道进一步获得缓冲

脚掌底下的 Cloud Wave 也扮演了抗扭转稳定的角色

Wave 结构一路延伸到前掌

由上而下是 U4ic , Wave , U4ic X 缓震设计

加强抗磨的 X10 外底材料

后跟带有篓空设计的稳定器具有相当的韧度,可提供良好支撑



脚踝周围的填充具有相当厚度,是跑鞋中比较少见的舒适配置

 

原文链接

大智若愚王留美

测评档案 KENLU丨MIZUNO WAVE SKY 2

6 0
大智若愚王留美
TA的文章

KENLU丨Don Issue 1之不负责非专业鞋评

身高:174cm 体重:70kg 脚码:US9 脚偏宽 脚背偏高 场地:室外油漆地 水泥地 病史:右膝内侧韧带旧伤 右脚踝惯性扭伤 实战时间:2/28购入至现在 已实战七次 每次实战约二至三小时 打法 :四投三切三传球 急停跳投 无球跑位 黏人式防守 偶尔抢篮板 现役鞋款:使节9 HD2017 退役鞋款:士兵9、10、11 Kobe11 KI4

KENLU丨All star pro bb low测评

当初高统刚发售时,就感觉会出low的版本.因为是参考All star系列(高低统都有)打造的鞋型,且对这复古造型有些偏爱,且想平常也可逛街着用,故等后low发行时选low版本入手. 首发黑白时还犹豫..等白红出来就决定是它了....

KENLU丨古典简约的机能篮球鞋款重生 PUMA Sky Dreamer

差不多十年之前,低筒球鞋成为了主流,更强的灵活度,让跑动更加顺畅灵活,但同时也减低了重要的脚踝包覆。但也没有说哪种筒高才是最优秀的鞋款,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自己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像我自己多年来还是喜欢高筒设计,小时候多次伤痛总是有些阴影,选择上还是不自觉得喜欢上高筒球鞋。所以正当 Kyle Kuzma 穿上 PUMA Sky Dreamer 上场,带点复古外型,却又有实战能力,大大击中了我的心坎。

KENLU丨老鞋评测:来自東洋的火焰Asics blaze Nova

这双鞋个人觉得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穿上脚时,需要费点时间。其他并没有特别的问题。 穿这双鞋不一定要穿篮球袜,因为穿较厚的袜子,反而会穿不太进去。 这双鞋推荐给喜欢切入的球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