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KENLU丨ASICS GT-2000 6
ASICS GT-2000 6 鞋评 By Steven
编辑部好友 Steven 每周固定会安排时间跑步两次,这样的步调他已经维持 6~7 年不曾间断,而过去他也在 GT-2000 2 时期便有体验过此系列跑鞋,加上曾经于 2015 年受邀前往东京参与 FlytrFoam 科技的发表,因此当提起首度导入 FlyteFoam 中底的 GT-2000 6 鞋评计划时,我们马上就想到了 Steven,邀请他来与大家分享这一代迎来重大变革后有着怎么样的表现。
ASICS 的 GT-2000 系列迄今来到第 6 代,笔者个人首次与 GT-2000 的相遇是在 GT-2000 2。当时对于这个系列的熟悉度,坦白说不若 Nimbus 或是 KAYANO 等已更迭多代的旗舰鞋款,但在实际上脚之后,GT-2000 2 便立刻成为个人轮值跑鞋中,出勤率极高的鞋款。
因为性能均衡,同时 GEL 所供的避震适中,完全符合个人的跑步习惯与需求,而且还有相对亲民的入手价格,也领略到 GT-2000 能多次入选 Runner’s World 并非浪得虚名。汽车产业常以全球战略来形容主打车款的方式,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来形容的话,相信 GT-2000 应可算是 ASICS 的全球战略鞋款!
透气效果显著
GT-2000 6 鞋面料使用大网眼无缝线鞋面,并在重点部位搭配上 TPU 热熔贴条,提升鞋面支撑同时也让鞋面更轻量。实际穿着后,在前阵子冷风飕飕的天气中可以清晰感觉到透气效果相当显著,因为跑步时的感觉就像冷风吹进我的洞…(咦)
全面轻量化
在 GT-2000 2 的时候,实跑确实各方面都相当均衡,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在重量上确实稍微偏重了些,尤其是配重上明显感觉重量偏向在鞋底上,如果跑步距离短的感受不明显,但若是把距离拉长后,这样的感受个人觉得相当明显。
而 GT-2000 6 从一上脚就可以清晰感受到整体重量比过去 GT-2000 2 时期来的更轻量些 (抱歉中间几代因为没有实际体验到,所以只能跟 2 代比 XD),推测除了因为鞋面料的轻量之外,首次将 FlyteFoam 中底科技应用在 GT-2000 系列上也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
FlyteFoam 中底 2015 年在东京首度发表时,笔者有幸是台湾极少数的参与者之一,也幸运入手了首款采用 FlyteFoam 中底的 MetaRun,便对这项新科技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就可预见这项中底技术势必会陆续应用在 ASICS 的中高阶跑鞋中,而目前 ASICS 使用 FlyteFoam 中底的鞋款也的确逐渐增加中。这次 GT-2000 6 则是首次的导入这项中底科技。
实际跑步感受
笔者个人平常跑步的习惯每周约两次,单次的距离约 6-7KM,均速则是多年来都保持在六到七分速间(就真的跑不快呀…),最长距离为半马。这样的长度与速度,相信对于许多跑步高手来说算是弱脚,但个人跑步与运动的习惯六七年来没间断过,入手过的跑鞋也不下三十双,相信还是可以提供些实用的心得XD
首先在舒适度的部份对于 ASICS 鞋款来说,这应该算是基本的门坎,因为“舒适”几乎是多数跑友对于 ASICS 跑鞋的一致感受。而 GT-2000 6 个人觉得延续了这样优异的特色,一上脚就相当贴合合脚,无须训鞋磨合,更没有任何磨脚问题。
但在鞋头的部份,弯折时脚趾上缘的皱折感个人觉得有比较明显些,但还不至于到不舒服。
实际跑步时由于整体更为轻量,在起脚时的带脚感受相当顺畅,加上鞋身与鞋底的设定相当平稳,所以放开脚步加速时感受到稳定与速度更为协调与轻松,整体的稳定与支撑感受依旧有出色表现。而抓地效果实际在河滨步道与 PU 材质跑道等路面个人觉得算是中规中矩。
至于缓震性,个人觉得似乎不若 GT-2000 2 时显著,不确定是否因为阿瑟胶 GEL 配置有所调整的关系,再加上个人近年已经被 Nimbus 这种暴力缓震的旗舰款式养惯了。GT-2000 6 虽然不至于有缓震不足的感觉,但总觉得这次缓震效果没有过去这么的丰沛,如果你是偏好缓震效果显著的跑友,建议还是要实际试穿体验一下。
ASICS GT-2000 6 评测总结
整体来说,个人觉得这次 GT-2000 6 的设定以及穿着感受,有点类似两年前限量上市的 MetaRun,也许避震与用料上无法与其相比,不过 GT-2000 6 的定价相对亲民,入手也没有难度,相信也可以符合大多数入门跑者的需求,建议跑友们可以实际去店里试穿体验。
大智若愚王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