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SOLE测评丨 New Balance Fresh Foam More
无论是直觉还是错觉,Fresh Foam厚厚的中底总给人一种丰满且富有弹性的感觉,也令人有种冲动去试试是否真材实料。然而Fresh Foam More不是唯一也不是第一对采用Fresh Foam作为中底的跑鞋,其亲属就包括了1080v9、Zante Solas、Lazr V2等。但要说到最厚的35mm Fresh Foam中底设计,就莫过于这对鞋如其名的Fresh Foam More。
外观
Fresh Foam More整体来得比较简洁,鞋面没有太多的层次感,白色的中底上有一道暗闪的黑色涂层。鞋面由双层提花网布打造,目的是加强透气和舒适性。在香港,暂时只能找到蓝色版本,而外国则提供了黑白色和灰白色的选择。
舒适与缓震
在尺码方面,Fresh Foam More的前掌空位比较多,即使绑紧鞋带后,前掌的部分只会折起而未有真正的拉紧以带来更贴合的包覆感。对于阔脚跑者来说是个喜讯,对于其他跑者来说想增加贴合感就只能换上一对较厚的跑步袜,幸好弧型鞋身平衡了整体的流畅跑感。
至于最期待的缓震,由于抱着极大期望去测试,首次路跑的反差也较大。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后来经过不断反复测试后就知道了,原来Fresh Foam More是需要时间与跑者磨合。开始的时候回弹性并不强,与肉眼见到厚厚的Fresh Foam是截然不同,每一步只提供了轻轻的缓震而已,更不要说回弹性吧,而这个就是新鞋首7KM给予的实时评价。
当然要全面地测试,总不能跑两三次就妄下定论。其后不断交替的5KM与10KM测试分别在运动场及街道上进行,估计约跑了20多公里后,双脚终于尝到Fresh Foam的回弹。有趣的是当你步幅愈大速度愈快时,所感受的回弹感就愈强。而轻量大底就采用了轻量的Ground Contact EVA材质以提升耐用度。
另外刚才提到的回弹力,就不得不提后跟中央位置备有的凹位设计,其实是加强缓震之余亦能协助提升推动力。所以当Fresh Foam More跑顺了以后,即使只是慢步前往运动场的路上,也不难体验到中底的利害。
总括而言,Fresh Foam More 的缓震可算是种崭新体验。唯独两个可以再改善的地方,就是磨合期(俗称"开鞋") 的时间较长,大约10-15KM后才释出那种缓震感。另外就是鞋头部分的空间偏阔,于运动场内进行仓鼠跑还是可以应付的,不过当你于街跑特别在转角位拐弯时,脚趾有时候会在鞋内向外滑动。相信改变鞋面物料会令Fresh Foam More成为更强的跑步伙伴。
小题大做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