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SOLE测评丨突破速度 - Zoom Fly
训练久了,耐力够了,自然会想PB的时间也可以更快了。
Zoom Fly的上脚体验颇为特别,即使你静止的站着,重心总会向前倾,即使慢步走起路来都会有种冲。前。去的冲动!一般快鞋或比赛鞋,鞋底都非常薄,鞋面用料也较薄,务求以最少材料及最轻重量来迎接剎那光辉的比赛。
Zoom Fly本来就是为突破而生,所以设计上亦一返传统,舍弃传统的薄鞋底,以厚底加强缓震的同时亦能加快向前推进。对于应付更长途的路程,厚底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持,减低双脚不断运作的疲劳。
而接近无缝的一体化 Flymesh 鞋面,除了轻量,就是透气。整个鞋身用料的厚度从光线已反映出来,对于炎夏中练长课,甚至冲圈等练习都有助疏散双足的闷热。
全掌的Lunarlon 中底融合弹性素材的尼龙板,并以汤匙形状嵌入中底,令每一步都会想向前弹出去。着地吸震之余亦为下一步提供更快的回馈。
由西环出发跑至数码港再折返的路上,有几段大斜路,特别在抵达数码港前的一段,更容易感受到Zoom Fly与早前测试的Pegasus 34有何分别。前者上斜较省力,后跟每一步都会助你向前推进,比较下后者于上斜时则需要较多力气用于提腿的力度上。
Zoom Fly鞋底虽厚,但重量比Pegasus 34还要轻得多,以单只左脚US10.5为例,Pegasus 34约重303g,而Zoom Fly则只有260g。
稳定脚面靠的就是每边5组的Flywire,即使锁定中足却不会令前掌过窄而不适。速度型鞋款往往给人一种修长、偏窄的感觉,Zoom Fly的鞋头则不会因绑紧鞋带而收窄,令脚趾有恰到好处的空间活动,加上脚背和鞋头的透气孔,这样一来,对于长课来说,可以趁机让双脚"抖抖气"。
另外,Zoom Fly的前后鞋底高度落差为10mm,据说这设计是有助减少阿基利斯腱的受伤。而不对称的鞋舌亦能紧贴脚背,做到更自然更顺风的效果。
经过40km+后的洗礼,后跟外侧的损耗较多,要注意的是黑色部分才是橡胶外底,只覆盖了前掌以及后跟一少部分。照情况看来,是因为尽量减低鞋身重量而减少橡胶外底的范围,所谓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耐用度还是有进步空间的。
对于追求速度的训练或者是比赛,Zoom Fly会是一个一拍即合的好拍档,替你省力省时间。但如果作为日常普通操练,不追求时间的话,建议挑选一双外底较耐磨的会化算一点,而早前介绍过的Zoom Pegasus 34就是个好例子!
小题大做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