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识货众测】锐步Zig Kinetica引领新潮机能风
或许通过文字很难表达我能够获取此次众测资格的欣喜,01年的时候因为那个风一样的男子大战OK,只一眼便将Reebok 锐步这个品牌深深埋在心里。
你甚至能从我拍的图片中窥见我的欣喜若狂,拿到包裹的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吃了饭拿了相机匆匆就出门,先拍下一组暗夜大片。
要不是因为疫情期间晚上管制,真让人忍耐不住想穿上它来一场酣畅淋漓的10km。
好了看完开篇介绍后,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对这款Reebok 锐步新品抱着极大热情与好奇呢?不妨来看看我的测评报告吧!
别看颇具赛博朋克般的后现代设计非常激进前卫,它的设计内核还是以运动为主的潮流“跑鞋”,宽大的外底平稳抓地,而在官网介绍中,明确提到了它的缓震,居然是令人惊讶的三项叠加科技。以外形最凸显的Reebok 锐步 zig科技来一层层剖析。其实早在十年前,Reebok 锐步的这项被命名为zig pulse的中底弯折助力回弹的鞋型便已经问世,当然亦被广大鞋友亲切的称作“猪大肠”底。
对,在2010年前后,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鞋型面试,也算是在那个天天“四大跑鞋家族”之下,给人们带来一点新鲜感的跑鞋,你大可以嘲笑犹如毛毛虫弯曲的鞋底有多么滑稽,但别忘了,拿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当年的产品自然会有隔离感,就好像现在重新会看IPHONE 4一样,眼界这个东西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相关资料显示,外面的颇具机能风的凌厉能量外壳是负责快速回弹效果,让运动的你在每一步都能迅捷轻盈。
可以得见,除了外面的能量笼造型之外,里面是一整片的材料缓震,官方给出的名称是Floatride Fuel,也就是一整片的弹力泡沫材质,轻质和回弹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联想到Reebok 锐步被阿迪收购的业内新闻,人都会将它和阿迪最具竞争力的boost相媲美。
果然猜的没错,根据资料显示,这款中底泡棉的配方同样出自巴斯夫之手,也是发明出boost的公司,但相较boost的沉闷来说,这块中底材料更加轻质,用手按压能有明显的柔软与回弹力度。
最后就是大底下的橡皮绳大底,不同于普通球鞋整块的中底来抓地,这种条段式的鞋底其实并没有给人在运动中很突兀的感觉,反而因为一层层镂空的设计,让每一次弯折更加自然,比较让人忧伤的是如果在充满小石子的路面行走,里面蹦进去一颗小石子就比较“蛋疼”。
不知道是不是深受adidas企业文化中明星款YEEZY的启发,Reebok 锐步也把外底做的又宽又阔,加上后跟有点像星战系列中暴风兵头盔的港宝TPU设计,在运动中出现踝部伤病?不存在的!
话说回来,外观和性能只能相互妥协,既然如此酷炫的外形之下,拥有三种中底的多重结构下重量必然不低,我手上的码数是43码,但是鞋码偏大对应NIKE的44码内长,而重量单只为409g,而同样44码的UB19单只为336g(下图为重量显示)相差并不大。
但在真实的跑动中到没有出现腿脚酸痛的问题,一来是回弹的确给力,往往让你的“下陷感”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到,就已经开始弹起了。
而来整双球鞋运动的鞋面布满透气孔洞,让双脚时刻保持舒爽,不至于太过闷热,在广告中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康纳还是陈伟霆,都是能够裸足穿着的;另外整双球鞋的重量配比做的很好,没有出现一头过重一头过轻的情况,所以穿着后并没有让双脚疲惫。
与球鞋相关的性能体验到此为止,在与ZIG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Reebok 锐步的用意,这是一双“跨界”的休闲运动鞋,不仅仅针对了单一使用场景。
而让我心潮澎湃的远远不如此,从1958年福斯特的两个孙子约瑟夫(Joseph Foster)与杰夫瑞(Jeffrey Foster)将“福斯特”这一品牌名称及商标更改为“Reebok 锐步”后,逐年壮大的Reebok 锐步的00年前后达到了颠覆,不仅仅是最迷人的小个子阿伦·艾佛森的签名战靴,我们的大姚也是Reebok 锐步旗下的签约运动员,甚至大鲨鱼奥尼尔都曾经被签下,彼时风头无两。
直到06年被阿迪收购,几乎沉寂到如今,经营方针或时代大势都有导致其如今地位的因素,但不可否认Reebok 锐步曾凭借开拓创新的精神带给消费者无穷的惊喜,因为艾佛森的关系,这个陪伴我童年的品牌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坦白说,我早就在茫茫多的AJ或YEEYZ产生了厌倦,到处都是复古老爹鞋的设计让我倍感厌恶,或许人就是这样,需要通过外在装饰来表达自己的独立人格或情绪,鞋子也是其中一个载体。很高兴Reebok 锐步能够通过重新设计把具有未来机能感的运动休闲潮鞋推向市场,无论成功与否,至少丰富了整个市场商品类目的细分程度,让小部分人群也能找到自己的心头所爱。
什么叫审美啊?什么叫潮流啊?
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最好的才适合你,也不是最贵的就最好,而是适合你的才最好。
就和本次众测主题一致,敢做例外!找回那个自信的你。
胡鸽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