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KENLU丨跑鞋选择各人有别 / 361° PACER ST Vs. FEISU
前些时候,我们我们介绍了 361° 两双跑鞋 PACER ST & FEISU 2 ,这回我们请跑者来实际比较一下两双鞋带来的差异性!
重心在跑鞋的 361°,在针对不同跑者的需求,有着舒适缓震、稳定支撑、轻量竞速不同分类的鞋款,为跑者带来不同的选择。而其中今天的主角 PACER ST & FEISU 2 ,这两双由台湾团队设计的路跑专用鞋款,利用不同的材质特性,在同样的中底结构上,带来不同的机能来应映练习与比赛的需求。在我们的勘履特辑 “ 从训练衔接至比赛冲线 / 361° PACER ST & FEISU 2 都帮跑者想好了 ” 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两双鞋款的细节了,而我们也有着勘履之友 William 跟小夫,分享着穿着 PACER ST 与 FEISU 2 的精彩鞋评。这回,我们请这两位勘履者现身聊聊,有关这两双鞋的着用实感。
从 361° SPIRE 缓震系列一直穿到这两双轻量化的鞋款,有长期在 Follow 勘履鞋评的朋友,对这两位应该不陌生。这两位跑者一直为我们贡献了不少自己的经验,同步体验着 361° 的精彩变化,请他们来聊聊 361° 的鞋款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这两位跑者一路从 SPIRE 系列、STRATA ,一直到今天的两位主角,PACER ST & FEISU 2 ,一路穿来,从强调舒适缓震的 SPIRE ,到轻量强调速度的鞋款,让不同需求的跑者有着不同的选择,从与他们的聊聊跑鞋,感受到 361° 产品面向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练习与比赛间的无缝衔接
跑者:William,172 cm / 63kg ,
一周跑三次,周间跑田径场6~10公里,周末跑河滨15~21公里,周跑量大概35 K左右。
赛事经历:东京马、大阪马、首尔马、厦门马 … 等等
最近一场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全马)
先前着用着 Feisu 2 的 William ,接着尝试了 Pacer ST 。从 Spire 3 开始接触 361° 跑鞋的 William ,之前穿的都是以缓震取向为主的系列。上一双穿的是 Spire 4 鞋款, 对于 William 来说,是平常生活练习使用的鞋款,较于轻松练习的需求着用。而最近的 PACER ST & FEISU 2 两双鞋款,他印象深刻的 FEISU 2 的轻盈,还有其鲜明的脚感,对于长跑来说,不会带来太多重量存在感,也能够感受到路况的变化;Pacer ST 就比较中规中矩,是个安定的存在,能够把双脚安心的给他照顾。不过在 FEISU 2 追求轻量化的同时,在脚踝的包覆度上 Pacer ST 略胜一筹了,对于平时、赛前的练习, Pacer ST 足以应付练习的各种状况。
而相同大底的设计,对于参加比赛时,想换双更轻的鞋跑的时候,这两双鞋款的衔接性就很突显其重要,可以立刻熟悉脚感,更轻量的设计,或许可以为自己的 PB 更快一步的迈进。
追求速度还是舒适完赛
跑者:小夫,180 cm / 72kg ,
一周练习状态为轻松跑*1、间歇*1、15K长跑*1,周跑量:非赛季30~40K左右、赛季为60~70K
赛事经历: Hood to Coast、渣打马 等等
最近一场马拉松:渣打全马3小时37分
小夫刚好相反,从 Pacer ST 换作 FEISU 2 ,两人都体验到这两双鞋款带来的不同跑感。而小夫觉得,这两双鞋款帮助着跑者不同的面向。 FEISU 2 有着贴合的包覆,轻盈柔软的中底,穿上会有十分鲜明的路感,跑着 PU 跑道会很舒适,路跑的话会更显著,轻量负担的包覆,给予跑者支持。而另外一双 Pacer ST , “ 扎实 ” 是他给的第一个评语,是一双均衡的鞋款,前后高低差让他有着向前的动力。以比赛来说,假如是较短程 ( 5000 公尺,需要一点速度的)就会穿上轻量的 FEISU 2 , 半马、全马等时间长,疲劳容易累积的比赛,就会选择 Pacer ST 来着用征战。
在近几年接触了许多 361° 跑鞋,小夫感受到最大的进化就是外型,有着更丰富的设计,让跑鞋融入生活之中也能够相当 Match ,而且可以随时调整型态,适应着跑者的需求。在试穿之前,选择跑鞋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外观取向,PACER ST & FEISU 2 的鞋面从织法与线条上都很新颖的做法.在美学上有着精致化,很吸引人注目。 而 William 觉得 361° 对于不同需求的跑者,让跑鞋的种类分布的更细腻了,以往主打的缓震鞋款,在原本竞速鞋款 FEISU 一代之外,又更升级分成 FEISU 2 与 PACER ST 鞋款,让每个支线的产品线选择又更多元了。 361° 不断有着许多得奖之作,同时也持续赞助大型赛事,很期待着更多优异的作品来帮助跑者!
大智若愚王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