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四维鞋评丨时代助推器!adidas D Rose 1 Retro 实战测评
本文转于“四维鞋评”公众号
adidas在国内的大幅度打折让不少实战党拍手叫好,也让更多人能够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买到使用旗舰技术的球鞋,对于消费者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当我们纵观近几年adidas的顶级实战鞋,除了包括N3XT L3V3L在内的寥寥几双之外,其他清一色使用了Boost中底。作为一个从初中开始主要穿adidas的使用者来说,我必须承认Boost确实是让adidas重回巅峰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它对舒适感起到的质变真的太大了。许久不做翻译了,这个周末得忙着搬家,就趁着周五下午早下班给大家翻译一篇来自Weartesters的测评:回到过去,重温adidas D Rose 1。
本文非“四维鞋评”原创,版权归Nightwing2303所有,但为“四维鞋评”翻译,如需转载请注明翻译出处。
原文来自:https://weartesters.com/adidas-d-rose-1-retro-performance-review/
*四维在翻译时有语句微调,但不影响作者本意的表达;本文图片全部来自Weartesters.com,“四维鞋评”仅作转发分享之用。
抓地 毛须状的抓地纹路已经远离adidas实战鞋有一段时间了,但它曾经也为一批人气火热的篮球鞋提供了基础,在曾经的TS系列团队鞋、霍华德签名鞋、罗斯签名鞋中都有使用。尽管这种抓地纹路没有让我有什么不满,但我也很难说出喜欢二字。绝对有比它更差的抓地,但比它更好的也层出不穷。这些毛须就图案本身来说发挥得算不错了,是的,这种图案极为吸灰,但如果你记得频繁擦拭,这对你来说应当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不是什么让你眼前一亮的变态抓地,但多数时候都够用了。蓝色部分是我不喜欢的地方,有时候黏性十足,有时候又像在溜冰。由于PureMotion的设定,波状纹路与地面保持了紧密的接触,但对我来说性能只能说一般。
缓震 这双鞋没有任何缓震,就跟去掉中底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是那种尊奉速度的球手,这种设定对你来说会很棒。我认为我的身体已经比年轻时慢了很多,但在穿着D Rose 1打球时还是感到有点小快。我能够毫不迟疑地进行移动(除非抓地失灵)并且获得最大限度的场地感。不过打了几个小时后,我的膝盖会明显感受到酸痛,这也让我知道它们只适合短时间打球。如果我要打正式比赛的话,我会考虑将它作为比赛用鞋,因为我想要在比赛时获得无拘无束的灵活性。但如果你会动辄连打几小时野球,你可能就需要更多缓震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更换鞋垫。
材料 D Rose 1 Retro的鞋面材料与OG版本存在不同,不过我不认为这影响了任何实战特性。无论你用的是人造漆皮还是普通人造皮,实战性能都是相差不大的。如果材料更加高级些(比如麂皮版本),你会失去一些鞋面的刚性,但上脚舒适感会有提升。对我来说,人造革版本是我想要的:磨合顺利、耐久、包裹好。所以我虽然不会说这双鞋的材料好,但主要原因也仅仅是材料的廉价而不是实战性能。
包裹 D Rose 1 Retro内长过长,买小半码是最好的选择。我一般不会戴护踝,不过这双鞋的后半部分就是专门为佩戴护踝而设计的。如果你平时不戴护踝也没关系,它的包裹照样是没毛病的。除了码数不准之外,我主要的不满就是我的脚趾有时会冲撞到鞋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还是挺喜欢D Rose 1 Retro的包裹的。
支撑 这双鞋的支撑主要源自其基于SprintFrame的分离式鞋身结构,这种新型SprintFrame相比OG版本更加适配你的足弓,不会像以前一样卡脚。这种鞋身结构是我个人感觉很实用也很有趣的,它的后跟稳定器比多数鞋都要坚韧,抗扭转也是如此。剩下的鞋体得以直接建立于中足平台之上,让这双鞋能保证轻而不弱。在运用PureMotion后,你更是能获得一双稳定性和支撑感极强,但却异常轻质的实战鞋。
总结 尽管adidas adiZero Rose 1(它的原名)曾经掀起了轻质篮球鞋的风潮,我并不认为那双鞋能经受岁月的洗礼。然而,我觉得adidas以及一些其他品牌都从制造这种结构中吸取了经验,从而给出了诸如Air Jordan 34之类的作品:一双在没有牺牲缓震和抓地的情况下又轻又有支撑感的实战利器。Air Jordan 34,尽管跨越了品牌,汲取了D Rose 1中的优良成分。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我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是adidas将篮球鞋推向超轻时代,我不认为我们会得到今天的各种轻质实战鞋。因此,D Rose 1 Retro可能被时代淘汰了,但它对于实战鞋整体的进化而言是特别的。我们应当感谢当年设计出adiZero Rose 1的团队,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们断不会得到今时今日的一切。
boomboo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