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评论赢金币!球鞋“军备大战”,说出你心中的最强球鞋配置——缓震篇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缓震科技和缓震性能,而每个品牌不同的缓震科技、性能都会收获自己的“忠实粉丝”,那么,你最爱的球鞋缓震又是哪一款呢?
中底材料缓震
代表成员:Boost,Lunarlon,Charged
蔓延整块中底的材料使得球鞋本身的前后掌缓震可以根据密度改变进行调节。而中底的缓震科技与品牌对于中底材料的密度调节能力,外加对球鞋的定位,都会塑造出不同的缓震感受。
Nike的“看门法宝”Lonarlon自然是榜上有名。柔软舒适的中底缓震性能以及同时并重启动速度的平衡性使得它在科比系列签名鞋上至今仍能大放光彩,虽然寿命成为了它的致命伤,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它对许多实战爱好者的吸引力。
adidas现在的当家科技——Boost也成为了自己的“球鞋救市主”。低密度的“爆米花”聚合而成的全新中底使得球鞋的中底柔软度达到一个新的极限,也正是如此adidas从2014年起在球场上也有了与Nike一较高下的优秀武器。
除了上述材料之外,无论是Nike最新的React、老式Phylon泡棉缓震,还是安踏最新的A-Shock,adidas的Bounce,李宁“云”都是极为优秀的中底缓震科技。
缓震片缓震
代表成员:安踏“芯”科技
缓震片缓震其实与材料缓震在某些意义上十分相同,但是也正是因为“中底内置缓震片”限制了缓震科技的使用面积,使得前后掌的缓震材料能够更好地分配,为前后掌缓震的“各取所需”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用于KT2以及KT3上的“芯”科技就是个不错的例子。前后掌缓震片的材料不同使得球鞋的前后掌缓震脚感有所差别,球鞋也因此达到“前掌提供启动和缓震平衡,后账达到支撑稳定的目的”,使得球鞋在起跳落地时获得更科学的缓震。
当然了,很多“分区式气垫设计”,“前后掌缓震科技差异”也是以此为灵感发展而来,将球鞋的缓震变得更科学的同时,也使得球鞋的性能更加多样化。
结构缓震
代表成员:zoom气垫,李宁“云”缓震,匹克“三级缓震”
结构缓震是指由“多种不同材质”“组合而成”创造缓震性能的缓震科技。不同的材料及工程设计组合能够大大减少球鞋的重量,还能增强球鞋性能,对于球鞋发展中底的历史而言不可谓不是一座丰碑。
经历了Air-Sole,Air Max的时代,zoom气垫的大时代使得Nike能够成为篮球鞋市场的主导者。而与此同时,李宁的“弓”缓震,匹克的“三级缓震”也成为了国产球鞋研发新鲜科技的“号角”,在缓震表现上也的确不俗。
结构缓震的“科技感”经常能够成为球鞋的卖点,但是结构缓震的好坏往往也会成为球鞋风评的指向标……毕竟很多人都是冲着“新鲜的缓震”去的嘛!
那么现在,就到了大家来和我们交流个人感受的时刻了,写出你最喜欢的球鞋缓震科技,让我们“广集良才”,一起找市面上出最优秀的缓震科技吧!
参与方法:
在本贴下留言“品牌+‘最强科技’+‘代表鞋款’+原因”
例:
Nike zoom气垫
尝试鞋款:Nike PG 1
原因:……
我们将从评论中挑选最优秀的10个评论,送出每人500金币的奖励。截止公布时间10月24日
还在藏着掖着干嘛?快来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吧!
公示:
获奖名单
(日绞肉机的朋友,对不起,我们是故意的,嘿嘿嘿)
识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