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数码测评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2020-09-23 12:47:57
    8 0

【泥你矛】

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的格言,也是每个电粉孜孜以求的梦想。继新型半导体氮化镓推出后,65W的充电头已经遍及市场,时至今日,120W已经梦想成真。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实现这个梦想的就是倍思Baseus推出的氮化镓+碳化硅1A2C三口120W充电头,三口同时输出60+60+30=120W,不虚标、不妥协,性能怎么样?文中见分晓。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为保证测试数据客观、准确、可信,本人使用充电届口碑和使用率均较高的、ChargeLab 推出的KT001、KT002、KM001三只测试表,以及炬为160W电子负载和KT002专用100W电子负载做测试。Baseus倍思GaN 120W快充充电头,型号为CCGAN120C,文中简称“倍思120W”。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体积可控、便于携带

倍思Baseus是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3C数码配件品牌,推出了多款充电及手机周边产品,并且不断拓展产品的生活应用场景,也是国内著名商标,但咱这包装整点中文岂不美哉?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幸好说明书是中文的,都能看懂。倍思还给这颗大功率充电头配了一只比较精致的绒布袋,以及一条带魔术贴捆扎带的C-C电源线,便于电源的收纳和整理,电源到手就能使用,外出携带也不怕刮擦磨损。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要有120W的能力,也得是个大块头。倍思120W单机重量达到了218.3克,对于真正需要大功率、多口输出的使用者来讲,单位功率的重量确实控制到位。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倍思120W基本为长方体,仅右上角一个缺口,印有Baseus商标,长宽厚三围=95×55×30mm,比标准银行卡长了6mm左右,几乎相当于两只65W充电头的大小。下图中YOGA为单C口输出,在体积上占了一定优势。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充电头的壳体无一例外使用耐火阻燃材料,倍思120的四条短棱有大弧度倒角,四条长棱却比较平直,可能是为了保证视觉的线条感,的确比较硌手。壳体大面积采用磨砂质感,不易沾染指纹。另外还有一款白色可选。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为了方便存储携带,倍思120W采用可折叠双扁口插脚,可以实现完全收起,不易刮伤其他物品,90°锁定比较牢靠。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为了便于展开,插口弧形头部突出充电头顶端表面,方便手指发力。如果弧顶边缘能做相应的倒角处理就好了。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插脚固定点位于充电头中心前端,下插时发力会有向前顶的分力,插脚不易自折叠,整体感受插拔顺畅。由于倍思120W属于扁长造型,在纵向插口不会影响邻位使用,如果是横向插线板,则会堵住其他插口。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即便是在垂直的墙点使用,只要不大力拉扯,倍思120的稳固性还是不错的,不过在墙点同样会遮挡其他插孔。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插脚一侧为密密麻麻的功率分配方案,以及各种认证标志。该怎么使用功率,随时看看即可,平时只要记住,最上面的C1口,20V5A=100W,是最大功率输出端口即可。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配线品质高、适用多场景

发动机功率大,还需要好的操控系统以实现最大功用。倍思120W配的这条CC线长105厘米,再加上两个接头总共1米1长。展开可以适合不同的场景和用电距离;收起用扎带固定,不会显得散乱。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配线两端为CC公头,根部有防弯折加厚层,标明有100W字样,与业界排位靠前的雷电3数据线相比,传输功率一致,线径3.5mm更小更柔软,内凹的Baseus印字,具有一定增大摩擦力的功能。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左侧为倍思线,右侧为雷电3。均为24针满针镀金触点,有效降低接触电阻,防止表面氧化,保证大功率电力以及数据传输。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实测内阻109mΩ,这对于1.5米长度来讲,电阻也算很小了,倍思的用料不错。20V满功率传输5A电流,线路压降约为0.5V,电压外损耗2.5%,不算大。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继续读取E-mark数据,双头线缆,20V@5A,妥妥的100W,保证了能够把充电头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三口同输出,支持多种快充协议

倍思120W长边一端是2C1A三个接口,适配目前主流用电设备。同时使用时,120W功率分配为C1:60W、C2:30W、A:30W,如文前图示。后文也会展示,并介绍其他分配方案。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三个接口位于端面的中下部,每两个接口的上下沿间距约为9.5mm,插满插头时并不会显得拥挤,手指也方便插拔接头,使用中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C1输出端口协议覆盖苹果、三星、华为等主流机型,以及QC2.0、QC3.0、QC4.0+、PD3.0、PPS105W、PE+等市面主流快充协议。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来看看PD协议支持的电压和功率组合,也是达到全匹配。PPS可以实现3.3V~21V@5A的动态输出。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C2口与C1口在功能上完全一致,也是几乎满屏的绿色放行,看着就舒服。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对于QC等协议,也能开启20V的最高电压,为快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USB-A端口除了QC4.0、PD3.0和PPS外,其他与两个C口完全一致,不再赘述。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支持的快充协议多,就不挑用电设备,这个锂电池充电器支持QC3.0协议,有了倍思120W,仅用A口既能满足八路/每路0.5A的输入,同时冲八节21700锂电池,就是爽。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突然想起晚上要用的两节26650电池也没电了,没关系,再上一个支持PD2.0协议的快充充电器,倍思在保持原先A口输出不变的条件下,又满足了新加入的充电器双路/每路2A的最大用电需求。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突然想起我还有支持QC3.0+PD3.0的充电器啊,反正锂电池也多,继续加。倍思120W毫不懈怠,又给第三台充电器加满了12V、1.5A的功率。三口同时输出、并开启了不同的快充协议,这就是选择一只高功率、快充电、强性能充电头的初衷。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满功率输出,不掉链子

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说明书及充电头的铭牌,实验就从满功率做起吧。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先试了试单口输出的满功率情况,采用KT002带专用负载,恒功率模式,负载端电压降为18.5V,电流强度达到5.37A,功率直击100,都不好意思不给满分了。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C2口带另一个负载,诱骗PD协议开启20V,负载端电压降为18.62V,电流强度由负载调整为5A,输出约93.1W,也是优秀的分数。实测,负载端可以继续调大电流至100W。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USB-A输出端口,低电压就不展示了,直接来20V、1.5A,向负载端输出能够实现19.3V、1.5A、超过28W,也能由负载增加电流至30W。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两个C口同时输出,一个负载为恒功率模式60W,另一只负载增大电流至3.3A弥补压降损失,直接看图吧:60+60=120W,可以长时间恒定输出。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如果是A+C双口同时输出,倍思120会给A口30W的满功率,将C口功率峰值降为4.35A、87W。实际测试中,由于电压降比较大,下图左下角KT001诱骗的PD3.0协议已经电压低红色报警。在负载端提交4.85A的电流需求,负载端电压为17.93V、功率能够达到87W;此时倍思120的C口电源端提供了90.399W,实际已经超功率了;A口输出维持恒定功率19.199V、1.563A、30W整。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最后一张图,三口同时输出,C1口带大负载、C2口给最高60W输入的anker能源堡充电、A口带KT002的恒功率负载。满足60+30+30的功率分配,也能长时间满载输出。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BCT散热,温度可控

功率大、发热量肯定也大,GaN+SiC是目前最先进的电子半导体材料,在高效的同时发热量更小,再加上倍思自己研发的BCT散热技术,利用纳米技术激发散热表面的红外共振效应,加快热量散发。本人采用热电偶,在双C口120W满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倍思120W侧表面和A口内部温度,室温约30℃、无风状态。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大约10分钟左右,A口内部温度为56.4℃,侧壁温度为44.6℃。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等到A口内温度上升到60℃时,用时大约14分钟左右,侧壁温度此时接近47.5℃。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测量了大约20分钟,撤设备前,充电口内部温度接近65℃,侧壁也超过了50℃,还是有些烫手的。但是,毕竟这样的极限使用状态很少,总的来说倍思120W发热散热性能良好。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BPS2.0技术,功率动态分配

这也是倍思自主研发的技术,可以智能调整端口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支持多路同时独立快充。说起来比较玄妙,举个栗子吧:在接通A口输出时,C口PD协议可用电压不变,20V的最大匹配电流下降到4.35A,这就是上面展示过的87W。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在两个C口被同时接通的时候,PD3.0在20V可用的电流降为3A、功率60W;PPS电压区间降为3.3~16V,最大电流也降为3A。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在上文三口60+30+30=120全功率输出后,手动关闭USB-A输出口的KT002所带负载,KM001控制的C2端口能够自动调增电流至3A水平,实现双C口60+60=120W的满功率输出。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既然是动态调整就看看视频吧。无反光的KT001测试表接电脑,需要20V的电压,不支持低电压。屏幕带反光的KT002驱动外负载。开始时,KT002带载输出,KT001为5V,无法带动电脑,手动关闭负载,KT001自动转为20V输出,并且有了超过22W的功率。接着手动开启负载,KT001自动又转为5V。




倍思120W还能根据用电设备,自动匹配最佳的快充方案。对anker20000充电宝,能够启动30V、3A的60W快充。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C口带笔记本电脑,平均功率30W左右,CPU跑满100%、GPU也开启最大工作状态,最大功率刚超过50W。倍思120W带两台电脑同时工作完全没有压力。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对小米系手机,也能开启9V电压,双闪电的快充标志出现,23W功率接近27W的标称极限充电功率。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大苹果,使用A口,直接达到5V、2.4A的快充。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老旧的小苹果,充电电流也超过1.75A,功率接近9W。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果粉很满意,花粉也来试试。6年前的荣耀X1好久没用了,也有将近7W的充电功率。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更老的华为手机,电池严重亏电,倍思120使用0.32A的小电流激活电池。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电池缓过劲来,倍思120逐渐增大电流,以更快的速度为手机充电。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Switch虽然也是TYPE-C接口,但比较挑充电器,必须有15V、3A的POD才可以正常充电。使用倍思120成功开启15V、1A的充电进程。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对于手表、手环等小电量产品,倍思120就选择5V的电压及小电流为其充电,保证安全。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选好充电头,充电不用愁

如今购买电子设备,大多会配一个充电头,太多反而容易找不到、也会忘了哪个该配哪个设备。现在,有了三口同时输出的120W足功率高性能充电头,以一抵仨,一只基本就能解决生活中常用的充电需求。新一代半导体技术,高功率、快充电、强性能,动态功率分配,良好的发热控制和散热表现,方便的携带和整理收纳配件,倍思Baseus氮化镓+碳化硅1A2C三口120W快充充电头,是一个好选择。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风亲羊

数码测评 更高更快更强的充电感受:倍思120W充电头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