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是英文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通过镜头进行测量曝光方式的闪光灯系统。TTL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光线通过镜头并被CCD所反射,而闪光灯感应器在会在曝光期间持续不断地进行测光,直到获得正确的曝光量。TTL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让用户在来不及估计距离,调整光圈的情况下,都可以保证相机闪光灯曝光正确。这种测光实际上是在取景器见到的现场范围内确定闪光的输出量,失败几率极低。

关于世界上首部使用TTL测光系统的相机还存在争论。因为在60年代,几家相机公司包括Topcon、Nikon及Pentax等都先后推出有TTL测光的相机,Pentax先于1960年提出这个概念,但直到1964年推出Spotmatic才正式量产,反而Topcon于1963年先行进入市场,略占先机。
Pentax于1971年推出Pentax ES,意指electronic shutter,是全球首部可以由TTL系统连动控制快门速度的单反相机。由于使用电子控制,变成无段式快门,突破原本机械快门预设限制,如1/53秒或1/1300秒的速度都可以达到,令曝光的精确度提高。不过当年Pentax并没有将此概念进一步发展,推出具备TTL的闪光灯。约7年后,即1978年,由Olympus推出了全球首支TTL闪光灯T32,TTL测光加闪光系统才正式出现。

使用TTL的基本原则:通过EV控制背景,通过闪光补偿控制主体:
1、在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曝光补偿对于主体是无效的;因为闪光灯会根据主体的亮度,自动调节闪光输出,最终将主体亮度补偿到标准值。
2、此时,如果增减EV,其意义仅在于调节背景的亮度。
3、除非故意要得到偏亮或偏暗调子的主体,否则一般不要增减闪光输出;闪光补偿的作用,仅是为了得到偏亮或偏暗的主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