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苏格兰与加拿大产的威士忌拼法为Whisky,而美国与爱尔兰产的威士忌在拼字上稍有不同,称为Whiskey)是一种只用谷物做为原料、含酒精的饮料,属于蒸馏酒类。广义解释,“威士忌”是所有以谷物为原料所制造出来的蒸馏酒之通称。虽然在传统观念上,许多人都认为威士忌是以大麦为原料制造,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这样的情况有点类似白兰地,虽然许多人都认为只有以葡萄为原料所制造出来的蒸馏酒才叫白兰地,但事实上,白兰地这名词泛指所有以水果为原料所制造出来的蒸馏酒。
威士忌这名词本身的定义并不是非常严谨,除了只能使用谷物(Cereals/Grains)作为原料这个较为明确的规则外,有时刚蒸馏完毕还处于新酒状态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其实与其他的中性烈酒(Neutral Spirits,如伏特加、白色兰姆酒)差异并不大。几乎所有种类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陈年一定时间之后才能装瓶出售,因此我们可以把陈年这道手续列为制造威士忌酒的必要过程。除此之外,要能在蒸馏的过程之中保留下谷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纯谷物制造且经过过滤处理的伏特加酒或西洋谷物酒(例如Everclear)区别,是威士忌另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性要求。
除了上面两个重点以外,威士忌这个酒种并没有很明确的分类边界可以明确定义。相比之下,一些比较细目的威士忌分类反而拥有非常严谨的定义甚至分类法规。这样的定义特性类似于中国对白酒的定义方式,同样都是同属一类但主要成分可能差异很大的酒类。

由来
威士忌这名称当初是源自于盖尔语里的uisge beatha这个字(意指“生命之水”,拉丁文里称为aqua vitae)。所谓的“生命之水”一开始其实是指酒精这种物质本身,早期的人类在刚发现蒸馏术时,并不是非常了解这种新技术本身的原理,因此他们误以为酒精是种从谷物(或是谷物溶水形成的麦汁在发酵后的产物:啤酒)里面提炼出来的精髓,一如人的身体里面藏有灵魂、灵魂是生命的精髓。因此,经过蒸馏之后产生、中文里称为“烈酒”的这种酒类,会在西方被称为“灵魂”(Spirits)是其来有自。
威士忌、灵魂(烈酒)、生命之水乃至于如白兰地(法文古名Eau-de-vie)、伏特加、阿克瓦维特(Akvavit)等跟蒸馏有关的名词,背后其实都有相关的语源。从这点不难理解威士忌其实是经过非常长的时间、在非常广泛的区域里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酒,它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称呼,纵使同样的一个称呼也可能在不同地区代表不同的意义,而非一个很明确的分类。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们通常只会称呼以谷物这类农产品为原料制造出的烈酒叫威士忌。
饮法
纯饮,有人认定只有纯饮才能获得单一麦芽威士忌的真谛。将威士忌直接倒入酒杯,静静感受琥珀色的液体滑过身体,芳香瞬间弥漫。
加冰,堪称是全世界最"普及"的威士忌饮用方式,即使在苏格兰,加水饮用仍大行其道。许多人认为加水会破坏威士忌的原味,其实加适量的水并不致于让威士忌失去原味,相反地,此举可能让酒精味变淡,引出威士忌潜藏的香气。
加汽水的调酒称为Highball,以Whisky Highball来说,加可乐是最受欢迎的喝法,不过综合比较下来,以加上可乐所呈现的口感而言,美国的玉米威士忌普遍优于麦芽威士忌及谷类威士忌,因此Highball喝法中,加可乐普遍用于美国威士忌,至于其它种类威士忌,大多是用姜汁汽水等其它的苏打水调制。
苏格兰饮法。在寒冷的苏格兰,有一名为Hot Toddy的传统威士忌酒谱,它不但可祛寒,还可治愈小感冒。Hot Toddy的调制法相当多样,主流调配法多以苏格兰威士忌为基酒,调入柠檬汁、蜂蜜,再依各人需求与喜好加入红糖、肉桂,最后拌与热水,即成御寒又好喝的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