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脚感好,通勤可以,跑步训练或者竞速不行:功能和市场定位原因,竞速跑鞋不适合平时穿着,研发成本高。我司私有化之后,更需要的是现金流,所以定位大众的休闲的跑鞋,可以扩大销售。竞速跑鞋的开周期较长,业内一般是2-3年,目前我们已经有一群300以内的马拉松大神在帮我们评测改进竞速产品了,我们的技术总监也是马拉松爱好者,态极竞速马拉松跑鞋帮助他在一年时间内提高了近30分钟的全马个人最佳,请大家期待。
外观造型的美丑之辩:美丑有主观的部分,比如流行趋势的影响。例如LV的Archlight、Prada的Cloudbust、巴黎世家的Triple S、Yeezy等,在强大的营销下,硬是让大众接受了,当然了,还有很多人嫌弃以上几款丑。客观的部分在于鞋楦的比例、鞋底的形体、材料和工艺的质感、做工等,2.0确实还存在诸多不足。
换设计师:设计师不背这个锅,第2点已经提到了,鞋楦、鞋底、材料、工艺、做工等,都离不开强大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这些不是设计师的能力范围。鞋楦涉及到目标人群、功能定位、季节和材料等影响;鞋底的形体受到鞋楦、模具材质、发泡工艺等影响;材料受到供应商能力、质检标准筛选、生产工艺等影响;工艺受到工厂能力、地方环保政策、成本、质检标准等影响;以上均不是设计师可以完全把控的。背靠的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又要足够的采购量、产品性价比、财务的付款等来支撑。李宁自产率较低,高端产品都放在为国际品牌代工的工厂;安踏则收购整合了晋江地区很多代工厂(部分因素是基于泉州和晋江的微妙关系);匹克则仍然依托本部的三大工厂。这三大工厂的品质虽然还跟国内领先水平有差距,但是论快反能力,绝对是完全听从总部指挥,2018年底的态极1.0到现在的态极2.0,都是边总结粉丝的批评和建议,一边调整开发和生产。甚至可以做到某款的一个小缺点,在第二批供货的时候就快速解决。例如1.0的重大槽点、5个月后就能在1.0 Plus得到解决(涉及到模具)。2.0现在的槽点,我们也会很快收集并改进,所以看到大家的吐槽,我们是很兴奋的,因为又知道从哪里改进了。
对了,最后给大家发个喜报,态极2.0的首发,我们在店铺和产品的交易指数都在行业第一,数据请看图。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批评和建议,帮助我们匹克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