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是什么面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比较少听说锦纶是什么面料,但是说起尼龙,却是人尽皆知。其实,锦纶就是我们常说的尼龙,这样,锦纶是什么面料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下面小编就为你揭开锦纶的神秘面纱。
尼龙(英语:Nylon),又译耐纶,(在中国内地也称锦纶,一般在用作塑料时多称作尼龙,而在用作合成纤维时多称作锦纶),是一种人造聚合物、纤维、塑料,发明于1935年2月28日,发明者为美国威尔明顿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1938年尼龙正式上市,最早的尼龙制品是尼龙制的牙刷的刷子,于1938年2月24日开始出售;妇女穿的尼龙袜,于1940年5月15日上市。尼龙纤维是多种人造纤维的原材料,而硬的尼龙也被用在建筑业中。常用的锦纶纤维可分为两大类:
如右图尼龙66和尼龙6的结构区别。
一类是由二胺和二酸缩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HN(CH2)XNHCO(CH2)YCO]—OH
另一类是由己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的,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NH(CH2)XCO]—OH
尼龙这名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此一说,它是NY(美国纽约,英语New York)和Lon(英国伦敦,英语London)的缩写拼在一起组成的,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最先生产尼龙的地方,但这个说法毫无根据。1940年,杜邦公司有人说Nyl是随意找出来的,而on则是因为许多纤维(比如棉花,英语Cotton)的英语词以on结束。1978年杜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称本来他们打算叫它No-Run,但后来为了让它好听些改成了Nylon。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传说是尼龙是Now You, Lazy Old Nippon的缩写。背景是1930年代大量便宜的日本纺织品冲击西方社会。因此尼龙被看成是一种对付日本的纺织品来说有竞争力的产品。尼龙这个词虽然非常普及,但从未被用做商标或受到商标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使用尼龙做的降落伞(此前一般用亚洲丝绸制作),此外轮胎、帐篷、绳索等其它军事物资也用尼龙制造。它甚至被用来制造印刷美国货币的纸。战争开始时棉花占纤维原料的80%,其它20%主要是木头纤维。1945年8月时,棉花的占据量降低到75%,而人造纤维的比例上升到了25%。
下图为锦纶只外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