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测评】Nike Hyperfuse 2014 最被低估的实战球鞋?
Nike Hyperfuse 2014延续了 Hyperfuse 系列一贯的高帮设计,大面积 Hyperfuse 鞋面与织物组成鞋身。Swoosh点缀在中底之上,极其醒目。外底使用了人字纹路,抓地力表现不俗,前掌和后掌分开的Nike Zoom 字样,标志着这双 Nike Hyperfuse 2014 使用了前后 Zoom Air 的缓震组合。为什么说这双鞋是被低估的实战球鞋呢,一起了看看网友的测评。
原文作者:poison_zhaohao
原文链接:http://bbs.hupu.com/11776234.html
刚看见 HYPERFUSE 2014 的时候也是不能马上接受他奇葩的造型,可是随着配色的增加和浏览一些上脚的照片还是觉得 HYPERFUSE 2014 挺有他个性和特色的。HYPERFUSE 2014 几乎没有做宣传甚至NBA的球员也甚少穿着,这让我非常费解难道NIKE放弃了 HYPERFUSE 2014 了。自从 HYPERFUSE 面世爆红 过后HF系列人气可谓一直下滑而且他设计和造型也比较保守。直到 2014 我才感觉到HF系列还是依然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从鞋型上看和HF 2011有较多相似点,加大版侧面的歪沟,三文治鞋面,配置升级到前后分隔ZOOM,前掌内镶麻将ZOOM,后掌可视ZOOM和新FUSE都设计成热熔粗大网眼。为什么说 HYPERFUSE 2014 是最被低估的实战王尼?下面我就剖析 HYPERFUSE 2014
相信穿过 HF 2011 的小伙伴们都感受得到他出色的保护行,无论任何倾斜度都能完美地保护好咱们双脚,在防侧翻的设计上得益于他侧面的挡板设计。而 HYPERFUSE 2014 则继续把前任发扬光大,来个更大面积的挡板。在实战过程中能强烈感受到挡板在各种移动步伐中给予的支撑,而且侧面挡板设计局部往外延伸,提高接地面积,把挡板的作用再提高一个档次,特别是防守横移步简直得心应手,点到极致,折返流畅。
别看14比11大双,14还比11小半码,14是标准正常码数,11偏小半码。那个销魂的歪勾,依旧保存着,也希望这成为日后 HYPERFUSE 特色。从鞋底外翻设计上看,不难推断 HYPERFUSE 2014 决心对广大突破流的支持。
内侧底部大面积外翻可以应付使各种变向,放肆突破吧哥们!
鞋楦的设计 HF 比 HD 鞋头更翘(上下图对比),多几度的上翘足以令第一步更快更畅顺。两者突破中对比,HD 的第一步拖沓而且不好使力源自于他那又厚又软绵绵的露娜前掌。而HF 则干脆流畅多,必须提一下HF 14 的前掌脚感。虽然场地感不那么明显,但在无数次突破和蹬地的试验中第一步非常好发力,脚趾处比较贴地然后短短的距离过渡到跖骨,跖骨处正下方便是麻将 ZOOM 了,脚趾位置带来最直接的抓地,过渡到ZOOM的反馈形成一道良好的助力。根据脚感分析前掌 ZOOM 镶得不深,在突破中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步行的话不明显,可以推断 是块口香糖。
HYPERFUSE 2014 的底纹是鱼骨纹,和 HD 对比还是比较原始。不过在室内打的话倒还是HYPERFUSE 2014 的抓地力好一点。我只能说 HD 14 的抓地力比 HD 12 倒退了不少。室内外均没有较好的表现。HF 室外 的抓地力中规中规,耐磨的话HD还是质地硬些,不是打水泥地的话可以忽略了。
HYPERFUSE 2014 后掌是可视ZOOM ,后掌ZOOM同样是不明显,目测是较厚的而且面积不少,为啥就不明显尼?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他后跟外延面积比较多,在足部下地的时候集中的缓震点落在了后跟外延的尾端,偏离了后掌ZOOM的中心受力点,感觉挺浪费的,这也是 HF 14 的败笔之处,虽然没有发挥ZOOM的最强效用,但是缓震也是足够的,没有震脚。
看看 HD 的后跟比 HF 要收敛,落地的缓震点跟接近脚跟下方。脚踝保护性来说 HF 优势明显,看看后跟接地面积,HF 后跟至侧面 PHYLON 外延饱满,着地时给予受力点额外的支撑。而 HD 需靠TPU杯固定脚踝但不能提供额外支撑。
在实战的过程中 HF 的保护很扎实,HF 的鞋帮是超纤合成革,大包围鞋帮有足够的韧性保护好脚踝,对比 HD 的相当薄弱的镂空帮,绝对是更胜一筹,而且侧面的挡板感觉比飞线更加实用,效果更明显。
综合等级:A
缓震 A-
保护 A+
透气 A+
抓地 A-
支撑 A
点评:HYPERFUSE 2014 的推出确实非常低调,但是歪勾老爹并无抛弃的意思。14 的高度是值得肯定的,实战性能上乘。14 能把步伐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常灵活,保护很到位。舒适性提升十分明显,已不存在偏码,夹脚趾,磨皮等问题,鞋子也是有点慢热,需要磨合,对于机动性较高运动能力出色,打法灵活,动作敏捷的球员是最合适不过的战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