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天空才是极限!体验高性能固态的极速之旅!(进阶篇)

数码控 天空才是极限!体验高性能固态的极速之旅!(进阶篇)

    2017-05-23 16:24:28
    53 10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与大家分享了有关固态硬盘与传统机械硬盘的重大区别,让大家初次领略到固态硬盘的魅力所在,并且推荐了一些性能不错,可以对旧电脑升级的一些入门及中档的固态硬盘型号(感兴趣的)。那么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固态硬盘类型之间的区别与选择,以及关于固态硬盘的一些进阶知识,并且为大家推荐几款高性能的进阶级固态硬盘。

1.更丰富的接口类型——M.2/NGFF接口与PCIe接口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两种曾经比较主流的硬盘接口,分别是SATA3接口与mSATA接口。同时我也提到,mSATA接口作为一种转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小尺寸固态接口,在最近一两年的笔记本中,已经不多见了,而取而代之的,就是接下来首先提到的M.2/NGFF接口

M.2接口,就是由英特尔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接口的新型小尺寸方案,英文也被称作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缩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NGFF。起初,英特尔将这个规范主要推广到广大的超级本产品当中,其更轻巧的体积,更广泛通道兼容性(既可以走sata3通道,更可以走PCIe3.0 X4通道)带来了更强大的速度提升(PCIe X4理论带宽可达到4GB/s)。

然而英特尔起初显然低估了这个新规范对固态硬盘产品的重大影响,由于其尺寸十分轻巧,而且理论性能对比传统的SATA3标准接口的性能差距几乎不大(走PCIe通道情况下直接完爆SATA3接口),尺寸轻巧与高速度的特性使得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固态硬盘产品,并且在新一代的台式机电脑主板上,M.2接口也出现在一部分高性能的主板上,使得台式机与笔记本上都可以用到实力强劲的M.2标准固态硬盘产品!

根据纵向尺寸,NGFF固态还分为2242,2260,2280三准标准,即长度依次为42mm,60mm与80mm,而市售最常见的型号为2280标准


可能大家注意到我所说的,M.2接口还可以分为走SATA3通道的M.2接口,以及走PCIe X4的M.2接口。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认为,接口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只有SATA3接口(就是我们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标准SATA3接口),以及PCIe3.0 X4接口(喜闻乐见的显卡插槽插的就是它),而我们也提到了前者的理论带宽速度接近700MB/s,而后者的理论带宽则达到了惊人的4GB/s。那这里所谓的m.2走各自的通道,其实指的就是在插槽所在的主板上,通过串口连接将M.2口传递的信息“安放”在SATA3通道或者PCIe通道进行读写。所以很明显,走PCIe 3.0X4通道的M.2固态硬盘速度要远强于走SATA3通道的M.2固态硬盘。

M.2接口又分为走SATA3通道与走PCIe通道两种类别



而在一部分比较罕见的顶级固态硬盘中,会直接使用PCIe接口作为其主接口,这个接口名字大家不可能陌生,喜闻乐见的显卡插槽就是这个玩意儿,不再是拐弯抹角的通过M.2接口走PCIe通道,而是直插直用在PCIe接口上。这样做的有点一方面是速度的提升(但其实顶级M.2接口走PCIe差距与直连PCIe 3.0 X4差距并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尺寸更大的PCIe插槽可以给固态硬盘本身带来更大的散热面积,减少发热量(高性能固态硬盘的发热量也不容忽视)

2.AHCI与NVME,这些又是什么???

如果稍微关注过关于固态硬盘产品的一些新闻,这两个词你至少有听过其中之一。这些又是什么呢?我们总结一下我在上文与前文提到的关于接口的词汇:SATA3,mSATA,M.2/NGFF,PCIE。记住,这些词汇你们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类东西,他们都是纯粹接口的类型(当然互有一些包含),那么AHCI、NVME则又是另外的在一起的一类东西,他们称为接口协议,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固态硬盘的工作模式,而固态硬盘本身支持这二者的哪一种模式是其设计出来之后的特性,与接口本身有一定但不是决定性的联系。(有一个古老的协议IDE这里就不提了)                为SATA标准接口而设计的AHCI传输协议

直接说AHCI,全称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由英特尔主导的一项接口协议标准,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和热插拔……说的有点多,抛开功能不管,AHCI由于发布年代的原因,起初就是为了高延迟的机械硬盘而设定。在固态硬盘进入民用领域初期,这项技术依旧作为最主流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电脑与固态硬盘上,然后随着PCIe SSD产品的出现,这种协议已经很难继续满足高性能固态硬盘速度的需求,甚至成为了瓶颈,于是,新的转为PCIe产品服务的协议——NVME协议就此诞生!

                   AHCI协议与NVME协议对比


NVME协议最早发布于2011年3月,NVME协议的诞生对于PCIe固态产品的意义是革命性的,极大的降低了原有固态硬盘的延迟速度,同时解决了不同PCIe固态产品之间的驱动适用性问题——Win10系统里就默认安装了NVME固态驱动,理论适用于任何固态产品(PS对三星NVME PCIe ssd支持略渣,建议用户自行安装三星原厂驱动(尤其是广大surface产品用户)),并且在读取速度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一句话,支持NVME的PCIe产品的固态硬盘比只支持AHCI协议的SATA3固态硬盘产品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PCIe+NVME=固态硬盘的最强组合!


再问一句,有没有AHCI协议的PCIe固态硬盘产品?

答案当然是有的。大名鼎鼎的Macbook Pro Retina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13寸,15寸产品中,搭载的固态硬盘便是由三星定制来的PCIe3.0 X4固态硬盘(颗粒主控同SM951,马上提到),然而那个时候,笔记本平台上搭载的都是第五代Broadwell平台处理器,这一代主板并没有支持NVME协议,但即便是在AHCI协议的支持下,这一代Macbook pro所搭载的PCIe3.0 X4固态硬盘的速度在当时也是惊为天人。

  而随后第六代Skylake平台处理器,伴以及与之共同发布的100系主板产品大量发布与铺货,NVME协议才真正在民用台式机主板与新一代高性能笔记本产品中开始被使用———NVME协议仅限第六代处理器与100系的高端主板平台使用,老电脑老笔记本非第六代酷睿平台的电脑就不要考虑NVME产品了。

  再多说两句,苹果在接口上既不是SATA3接口也不是NGFF接口,而是苹果自家研发定制的一种标准,外观很像NGFF接口的固态硬盘,仅自家使用,但事实上苹果这个标准可比英特尔发布NGFF标准要早了,有没有觉得苹果再一次领先世界?  这是来自我本人自用的2015款Macbook Pro13寸中配版的固态硬盘成绩测试,自上而下依次为多线程连续读写/多线程随机读写/连续读写/4K随机读写,这个成绩的实力水准大家一目了然。                            三星SM951

另外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SM951,是三星上一代的顶级OEM固态硬盘产品,发布于2014年年末,起初只有AHCI版,之后又推出了NVME版本的。而到现在,各大厂商顶级的M.2 PCIe固态硬盘产品几乎只有NVME协议了。

注意,走PCIe通道的M.2接口与走SATA通道的M.2接口针脚有细微区别,SATA通道的为M&Bkey位,PCIe3.0 X4位Mkey位,而协议本身对接口无影响。

3.MLC与TLC???别忘了还有主控这一关键环节!

把这组概念放到最后说,这两个词可能是很多人听过有关固态硬盘最多的两个词了,“MLC完爆TLC!TLC寿命短!两年就报废!”想必很多人听到过这样的说法。那究竟事实是怎样的呢?

首先,MLC与TLC其实是两种闪存颗粒材质的名称缩写(其实还有个更老成本更高的东西叫SLC,但理论速度其实是最快的,这里不多提了)。MLC的特点是响应速度快,读写速度较快,并且寿命较长,一般可达到10000次以上擦写寿命。                    SLC、MCL与TLC

TLC又成3bit MLC,对比MLC,每个单元可以多存放一半的数据,这样的优点就是可以做到更大密度的储存效果,相同容量自然会比MLC成本更低,但缺点就是擦写次数普遍较低,因此寿命相比较短。同时在读写速度,稳定性上,都会落后于MLC,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般的便宜的U盘,用的就是TLC颗粒。

于是,这样的总体上的概括,确实会让很多人觉得,明显MLC要比TLC好用,哪怕咬咬牙也要用MLC,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顾虑其实有时候真得有些多余了。

首先,TLC作为一种比较新的低成本的存储颗粒技术,近些年发展也十分迅速,尤其是以三星所研发的3D VNAND技术为代表,为TLC闪存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非平面的立体设计可以让固态硬盘制作出大容量更加的容易,储存密度更高,而与此同时,就可以在同样体积下,使用低制程的制作工艺进行颗粒填充——三星将制程工艺严格控制在了40nm的水平(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很多15nm-20nm之间的MLC产品),工艺制程与擦写寿命成反比,再配合三星研发的新一代主控,让其主力TLC产品——850evo在寿命上与性能上无所顾虑————三星拍着胸脯为全球用户提供了5年质保的保修承诺,这可不是一般的厂商可以做到的!!!

                 革命性的3D V-NAND技术!


其次,制约固态硬盘速度与寿命的除了颗粒本身,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主控。这个东西大家可以理解成固态硬盘的中央处理器,负责调度硬盘本身的读取写入过程。而生存主控的厂商有很多,三星,英特尔两大厂商基本都是自产自用。还有马维尔Marvell主控(上文提到的多款产品使用的9187,9188,9189都来自马维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台湾的主控生产厂商:群联、慧荣等。群联主控出现在众多入门级别的固态硬盘产品中,比如PS3110,很多价格低廉的固态硬盘都采用这个主控,同时现在也已经支持3D FLASH闪存颗粒,价格便宜,但性能自然就大打折扣。            某固态硬盘搭载的马维尔9187高性能主控芯片

因此,很多看似价格低廉的固态硬盘产品,尽管使用了MLC颗粒,但一方面颗粒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也不乏大量使用性能较差的主控的产品,看似成绩不错而且使用MLC颗粒,实际使用体验与寿命都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MLC就一定完爆TLC?这个概念一定是错误的!

到此,关于固态硬盘进阶的知识介绍到此介绍,了解到以上的这些知识,挑选一块适合你的固态硬盘,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华丽分割线———————————————



那么接着上一篇文章的介绍,接下来来介绍几款高性能的M.2接口的固态硬盘吧!1.英特尔600P NVME版 256G                      529元

英特尔公司发布的一款入门级PCIe固态硬盘产品,支持NVME协议,采用镁光研制的3D Nand TLC闪存颗粒,主控芯片采用了台湾慧荣SMI SM2260。这是慧荣的最新研发的一款高性能主控,总体性能强劲,性价比超高!intel家的良心产品

优点:性价比高!支持NVME协议!NVME入门上车优选!

缺点:作为入门级别的产品且受限于TLC颗粒,速度一般(但依然完爆SATA3产品)


贴个ASS SSD的成绩更加一目了然。                        intel 600P的测试成绩

2.三星850evo M.2版 120G/250G                369元/569元

没什么多说的,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照搬过来:

                 850EVO的三种接口版本

优点:三星大厂的入门级固态产品,受欢迎,五年质保的寿命水平不是一般厂商敢拍胸脯喊得,3D-VNAND TLC颗粒速度十分喜人!SATA3通道M.2接口固态的好选择。 

缺点:TLC颗粒争议较大,有人担心掉速掉盘的风险(以后会为大家进一步介绍MLC,TLC的那些事儿),但五年质保,并且周围同事朋友的使用情况来看,对于这块固态真的不必担心这一点。

           850EVO m.2版本的测试成绩,4K读写成绩比较出色

当然,这款产品不支持NVME。

3.浦科特M6G+ 128G/256G                  399元/679元

浦科特的一款入门级M.2固态硬盘产品,同850EVO不支持NVME模式,使用东芝15nm东芝MLC颗粒,使用马维尔9188主控,以及256MB DDR3缓存,总体性能不错。

优点:入门级,便宜,MLC颗粒性能保证并且稳定,SATA3通道M.2接口固态的好选择。 

缺点:中规中矩,强行说缺点的话9188主控其实是9187的缩水。

4.三星950PRO 256G/512G                   1299元/2299元

三星目前的最新一代民用面向消费者的顶级固态产品,三星3D VNAND MLC颗粒配合自家顶级MGX主控,不管是连续读写,4K读写,还是响应时间,都是民用顶级水准。

优点:NVME模式下256G版本连续读取破2000MB/s,连续写入速度接近1000MB/s,随机写入速度则达到40MB/s,帝王级别的享受!

缺点:贵(这真的叫缺点???)


来个512G的950PRO的跑分截图压压惊

                  这个成绩堪称野蛮


5.三星PM951(OEM产品)256G/512G              539元/1189元

这块硬盘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不算陌生,微软surface pro4/surface book系列,以及戴尔XPS13/15高配版NVME系列,以及前一阵子很火的小米笔记本air13.3寸等等非常多的高端轻薄本(PS苹果除外)所自带的固态硬盘产品,就是它。这款产品作为OEM产品不直接向消费者开放,不过消费者依然可以买到,同样采用3D NAND TLC颗粒,并且支持NVME标准协议,是三星的一款OEM中档固态硬盘产品:

优点:性价比很高,很多机器广泛采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NVME模式下速度不错。

缺点:OEM保修有问题,性价比的原因不如高阶MLC产品,微软win10自带的NVME集成驱动对其优化非常渣,建议surface用户自行安装三星原厂驱动。

      跑分上与600P的成绩水平基本接近,都是入门级NVME固态的好选择


6.三星SM951(OEM产品)256G/512G                789元/1509元

三星上一代顶级OEM产品(SM961发布并没多久),出现在一些超高性能游戏本中(部分微星GT/GS系列等等),而相同的颗粒出现在苹果Macbook pro产品(接口不同,已经提到过了)。这块硬盘有AHCI版和NVME版两种。其中NVME版本的实际性能甚至超过了民用旗舰950Pro!优点:速度更碉堡了,可以干掉950Pro的存在!而且相比之下性价比高!

缺点:OEM保修有问题,还有一个SM951自身的问题是发热比较严重。



来一张512G SM951的跑分图——来自淘宝买家评价传图。
                 难以置信的爆表成绩

7.英特尔750M NVME PCIe接口 400G/1.2T         1599元/4299元


英特尔现役民用级顶级固态硬盘是的这玩意儿可是直插PCIe口的存在,霸占了你的显卡插槽!直连PCIe对速度提升必然是巨大!自家顶级主控继承了英特尔固态硬盘稳定高效的传统,而闪存颗粒则来自镁光的20nm mlc颗粒,庞大的机架也为其带来了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逼格满满自然不多说!

优点:民用顶级旗舰,速度碉堡了!PCIe直连简直丧心病狂!

缺点:土豪的世界我们不懂!


       来自淘宝土豪买家的1.2T版intel 750跑分成绩,强,无敌!


文中提到了三星的一些OEM产品,其实SM与PM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已经发布,分别为SM961与PM961,性能更加碉堡,这里就不多说了,有条件有购买渠道的朋友也可以考虑这两款产品


不多说了,小编赶紧赚钱攒着去买固态硬盘去了,最后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索尼大法坏

数码控 天空才是极限!体验高性能固态的极速之旅!(进阶篇)

53 10
签约作者
索尼大法坏
TA的文章

适合听流行音乐的耳机有哪些?500元内流行人声入耳式耳机推荐!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就先为大家推荐几款500元以下,定位入门级别的耳机,而且他们的特点都是听人声,流行乐会有不错的表现,杂食性很强,入门,适合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有想有一副不错的耳塞听一些流行歌曲的人。这里先为大家推荐一些入耳式耳塞。

随时随地多开网页无压力!5000元档高性能轻薄本推荐!

提示大家,接下来介绍的这些超薄本都可以让你在5000左右甚至5000不到的价位里让你体验到8G大内存,全固态,全高清1080P分辨率显示器,1.5kg以内以及20mm左右厚度的轻薄体验。让大家花便宜的钱享受能接近旗舰级别的运行体验!

你的声音可以这么“美”!2000元内高颜值日系头戴耳机推荐!

如今的耳机发展早已不同早些年,由于魔声、beats等潮流耳机品牌,凭借其夸张的造型设计与个性的颜色混搭,在整个耳机圈甚至时尚圈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众多的日系耳机的老品牌厂商,在保证其强悍的调音技术与声学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开始试着迎合市场,发布了众多音质强劲,而外观又很抢眼的高颜值耳机,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几款来自日本的一些老牌厂商所发布的多款兼备高颜值与高音质的优秀便携式耳机!

#识货征文#电脑卡成狗不能忍?带你进入固态硬盘的高速世界!(入门篇)

开门见山:如果你的笔记本大概购买于2010年左右(也就是使用第二代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可能i5-2450m这个型号居多)及以后,用到现在已经觉得干啥都卡的不能忍,那么不要只怪罪你的处理器,花上五百块钱加装一块固态硬盘并且将内存扩展至4G以上,你的电脑就可以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