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Nike广告一直在拍,核心风格却从未改变

装备党 Nike广告一直在拍,核心风格却从未改变

    2018-09-13 12:00:00
    12 1

最近有关于Nike公司的新闻有点多,除了各类重点鞋款进入密集发售期以外,一则名叫《Dream Crazy》的广告又让公司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究其原因,是这则广告使用了NFL 球星 Colin Kaepernick 科林·卡佩尼,做为本片的出镜特写以及配音。因为在2016 年NFL赛前奏国歌的时,有运动员选择使用单膝跪地,来表达抗议对于非洲裔美国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的暴行,在这一“国歌抗议” 事件中,科林·卡佩尼是核心人物之一。而这一事件在当时的美国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原本是以Just Do It 主广告语发布30 周年为内容的宣传片,迅速成为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并在社交媒体上成蔓延之势。根据美国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的一份关于事件对受众短期影响力研究报告所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好感度正在下滑,消费意愿也从49%下降到39%,股价也创近5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但另一方面,根据Edison Trends 的数据显示,品牌在网络环节的销售却迎来增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17% 。同时,对于广告主要投放的NFL,并没有带来多少观看比赛的影响。

然而,关于广告本身的内容设定还是很靠谱的,伟大的运动员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老天眷顾,而是靠着自己的信念,克服困难最终成功,所以对于这样内容丰富又激励人心的广告,相信大伙儿除了在茶余饭后聊聊广告的影响力之外,一定也如忠实的电影观众一样,刷了很多次这则广告,毕竟这些运动员的故事通过广告讲出来的机会不多。

这则广告因Just Do It 这则最著名的广告语而起,也再一次说明广告语的影响力。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之所以这则广告语如此的深入人心,其核心还是因为这是一个鼓励为主,通过自身努力而掌握自身命运的口号。因为体育提供了一个人与人公平竞赛的环境,所以获胜者不是依靠权势地位等这样的附加内容,而一定是努力最多,天道酬勤的人。这种强有力的价值观,得到了普遍认同,所以通过广告吸引到的消费者,既是对产品的认同,也是对于品牌价值观的认同。而纵观这么多年的广告,虽展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体上都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延续,也是这么多年最具特色的品牌内容之一。

灵魂互换,成就跟好的自己

与其说这是一则广告,倒不如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短剧,因为要看完这部广告最少要花掉你5分钟以上的时间,但《The Switch》这部广告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使用了灵魂互换这个创意。C罗是查理的偶像,这天查理正在场边观看C罗的比赛,由于C罗在场边没控制好,让两人重重的撞在了一起,于是灵魂互换,查理体会着C罗的一天,而真正的C罗却因为变成了查理而重新开始自己的足球道路。但双方的态度却惊人的一致,当着C罗的查理因为球技不足而刻苦训练,而扮演查理的C罗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训练,一路奋斗而来的历程颇有几分真实C罗的故事,终于有一天,双方凭借着过人的球技在赛场上相遇,一次争抢双方再次相撞,灵魂重新归位,但比赛继续,拼搏继续。

这部广告距今的拍摄时间并不长,但也被誉为是这些年最为经典的励志广告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通过一个灵魂互换的道理,告诉你没有什么是随便成功,也没有什么是可以挥霍的,不管身份如何又身处何地,有热爱能坚持会拼搏,就有机会与自己的偶像并肩,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街舞风雷,打着节拍去征服篮球场

一提到这个名字,恐怕现在就有不少朋友开始打着节奏去取篮球了,所以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一部好的广告,不仅能让人重新翻阅很多遍,还能让人找到打篮球的冲动,体会篮球带给人的快乐。

广告的内容很简单,并没有什么主题故事的设定,而是由一群闻名于世的街球高手,利用自身的高超球技,控制篮球撞击地面的速度和力度,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节拍和旋律。但就是这样一部广告,却迅速的掀起一阵篮球,尤其是街球热潮,它不但展示了篮球的各种技巧和可能,还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谁不想拿着篮球在场上露一手,原来还可以这样展示自己的篮球技术,所以尤其是在校园篮球范围内,迅速刮起了一阵街球风暴。运用不一般的篮球节奏就把人带入其中,不得不说广告的精妙。

本国运动员加入,但同样强调从小要靠自身努力

这则广告在刚开始时格外的平和,一群新生婴儿听着歌,享受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乐趣,但突然一切都被按下暂停键的那个人搞得有几分滑稽,但简单几句过后,看着那又萌又亲攥紧的小拳头,你就知道努力和训练让这群婴儿最终脱胎换骨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群小家伙中间,我们还看到了周琦的名字,这必然是重视国内市场又肯定运动员的一种表现。而发表演讲的那位由鲍比-坎纳瓦尔饰演,他参演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也多次获得艾美奖喜剧类剧集的客座男演员奖,由他在一群婴儿面前演讲,多了几分诙谐,但硬核的内容却也让人倍感振奋。

幽默风格,也不忘随时随地参与的运动本色

“随时”系列算的上是又经典,有本土还十分搞笑的一个系列。由于年代较为久远,所以视频以及图像分辨率不算高,但几乎没有语言的整段广告却“意外”不断,充满了戏剧性。

这个系列广告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拍摄的,但广告的时间设定却定在了上世纪80年代,都是曾经最常见最为质朴的场景,但却配合奥运会而融入了很多的奥运项目元素。于是生活场景加入运动元素,制造出了很多的笑料,但也把随时随地参与运动彻底而夸张的表现出来。那个拿雨伞和老师击剑的同学你要小心,有一个练摔跤的女朋友你送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她是不是会使用什么绝杀技,拿着地球仪上的地球练街球动作的朋友,教具坏了你可知错?

(部分图片因广告年代问题清晰度略有不足,如有兴趣可在网络上寻找观看)

所以,从这些广告中,我们不难看出Nike广告的一贯风格,也看到了品牌所秉承的一贯理念,虽表现形式和内容经过了时代的更迭,但“Just do it”发出的激励没变,参与运动的效果没变,体育为你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舞台,无论出身如何,成长的环境如何,要想在这个舞台中发光发热,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要足够努力,就能达到成功的巅峰。

让我们回到这则名为《Dream Crazy》的广告,抛开政治因素,它值得你细细的再看上几遍,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网球明星小威廉姆斯的故事,勒布朗·詹姆斯创办学校的故事,更有查理·贾巴利减重战胜病魔的故事,梅根·布伦克坐在轮椅上获得奥运会篮球金牌的故事,一系列运动员克服困难,追逐梦想,最后成为更为强大的自己,成就一段传奇。所以,这就是体育能带给我们的力量,胜利属于那些有准备、有决心、有信心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穿拖鞋不打球

装备党 Nike广告一直在拍,核心风格却从未改变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