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论AIR MAX进化史
自1978年气垫缓震的理念首度问世以来,NIKE就认识到其巨大的商业化价值,并在后续的40余年里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研发创新,每一代的运动鞋都相较上一代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提供了更强的缓震,更好的脚感、更加美观的外型。
从最早的首款搭载AIR SOLE气垫的AIR TAILWIND 97起,气垫技术就成为NIKE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并且于1987年3月26日正式应用到首款搭载了可视式Air Max科技的跑步鞋Nike Air Max 1上。自此起AIR MAX的技术得到不断创新,慢慢得到全球SNEAKERS HEAD的喜爱,逐步成为了NIKE公司的旗舰型科技。
自此每年的3月26日被NIKE命名为AIR MAX DAY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AIR MAX的编年史,NIKE是怎么一步一步让1987年AIR MAX 1成长到如今的科技先锋AIR VAPORMAX。
▼
这双2015年发售的AIR MAX ZERO其实是所有AIR MAX鞋款的鼻祖,可以说是第一双搭载可见式AIR 气垫的鞋款。但是因为其超前的设计直到2015年才真正的发售。
▼
Air Max 1由Tinker Hatfield和 现任耐克首席执行官Mark Parker在1987年设计,AIR MAX1开创了划时代的可视气垫并大大提高了缓震及稳定性能
▼
Nike Air Max 90于1990年推出,在air max 1 的基础上改良推出,增加了气垫面积,外型上也更为流线,最特別的就是加入了菱纹塑胶嵌板,为Air Max 90增添了许多潮流气息。皮革鞋面,造就出色耐穿性和支撑力,Max Air缓震配置搭配泡棉中底,令Air Max 90轻盈而舒适,华夫格橡胶外底,铸就Air Max 90非凡的抓地力。而Air Max 90不仅是一双跑鞋,它成功跨越了时间的演进,成为了球鞋文化与潮流圈中最熟为人知的鞋款之一。
对比air max 180与前几代air max,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出air max的研发路径,更大的气垫,更少的发泡材料,air max 180最大的惊喜在于,nike消除了气垫与中底之间的发泡材料,让air max 直接与外底直接接触,更好的提升了缓震效应
1993年发布的air max 93,其实air max 93最早被称为 air max 270,因为其鞋跟处的气垫三面外露,而被称为air max 270。后掌中底缓震科技同样也是质的飞跃,Air Max 93在整个后掌塞进了一个大容量的Air Max气垫单元,从后跟角度看去,270°弧形全开窗可视气垫,不仅在功能性上带来更棒的脚感,在美感上同样达到了惊艳的效果,在当年可谓是轰动一时。
Air max 95的设计灵感源于人体构造,中底设计基于人体的脊柱构造,是整体设计的核心。尼龙孔眼代表了肋骨,而分层式面板和网眼象征着肌肉纤维和肉体组织,不仅在外型上形成了巨大的突破,在科技上也采取了离经叛道的前后掌可视气垫,这是首次NIKE在前掌使用可视化气垫设计。
继airmax 95的成功后,nike经过多次研发试验,终于将前后掌可视气垫连接了起来,并将全掌一体式的AIR MAX 用于97推出的新鞋款 AIR MAX 97,Nike Air Max 97是由 Christian Tresser.设计的跑鞋,是以日本急速飞驰的新干线列车为灵感设计的,其流畅的鞋身线条放到今天也是潮流界的时尚之作。
▼
诞生于1998年的air max plus虽然与 Air Max 95 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前掌气垫,但在后掌部分却加入了四个半球结构,可以让气垫内部的气体随着运动过程进行机械调节,增强了稳定性 —— 这也就是当初这款鞋面世的时候为什么将“Tuned Air” 当作宣传语的原因,同时也是 Nike 的 Tuned Air 气垫调节系统的首次大规模问世。
Airmax 360的诞生是一次颠覆过往的设计革新,全掌air max气垫取代了以往中底的发泡材料。伴随着air max 360技术的产生,将nike的气垫技术推向了球鞋界的风口浪尖。Nike后续将这技术逐步完善,广泛应用于其旗下各类旗舰鞋款上。
距离air max 1问世的第三十个年头,NIKE推出了一双颠覆以往所有对球鞋的固话思维的一双鞋,没有发泡材料,没有填充材料,没有橡胶外底,直接将一整块气垫分成8份,分别置于日常运动中的主要受力点,每一块气垫独立承担外底与缓震功能,不仅提升了缓震效果的同时还大大的减轻了鞋子的重量。
我们今天的编年史就到此结束了,可是AIR MAX的故事还在继续编写、30年的创新变革,让AIR MAX走到今天的样子,不知道未来的未来,NIKE还会为我们谱写什么样的惊喜。
51732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