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4年等一回,Macmini2018轻体验+桌面分享 笔电
1、前言
BYODKM!
Bring Your Own Display, Keyboard and Mouse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将时针拨回到2005年,MacWorld大会上老乔在介绍完一众新品后,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One More Thing”。伴随着老乔PPT上这个略带莫名其妙的缩写,初代MacMini登场了。
轻便化与集成化,是初代MacMini与生俱来的两个标签。在它诞生初期,就肩负着一个重任——把用户从以Windows转移到MacOS上来。老乔的想法相当美好:用户只要把主机换成MacMini,原来的屏幕、键盘、鼠标都不用换。
时过境迁,转眼已是8012年。经过了13年的发展,当年的小个子MacMini早已发育成熟。在今年的发布会上,苹果给MacMini披上了深空灰的外衣——在现有的产品线上,深空灰俨然已经成为“专业”、“生产力”的代名词。
2、为何选择Macmini(配置挑选)纵观目前苹果产品线,早已没有当初“四象限”的简洁易懂——例如MacBook Air与上一代MacBook Pro价格接近。无疑这给用户挑选合适的产品增加了难度。
在确定购买意向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清楚自身需求。我平常主要用电脑处理office文本,上班使用超极本,基本能满足要求。周末还喜欢玩玩摄影,在电脑上用PS、泼辣等修图。在修图这件事上,超极本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在书桌上部署一个台式机,主要有三点需求:桌面级运算能力,更大的屏幕,以及能支撑3年左右的硬件性能冗余。
已目前苹果在桌面市场的产品线,可选的不外乎iMac与MacMini,然而iMac对很多用户而言,并不够好:硬件过时(至今未更新2018款)、屏幕尺寸过大或过小(27”/21”(还没算上iMac上可以停几艘航母的大黑边))、硬件更换不方便等。
相对而言,MacMini则具备有更大的灵活性:本体体积小巧、可更换内存、可外置硬盘。因此,2018款的MacMini一推出,我就知道这是我想要的设备。
最后一步落在配置选择上。今年的MacMini苹果提供了两种可选的配置:低配i3+8G+128G/高配i5+8G+256G。
“选更好的cpu还是更大的硬盘?”抱歉,在我们苹果这,cpu跟硬盘就要捆绑升级——因此高低配的售价差别也从6499横跨到8899——没错,两个配置之间足足差了2400块。此外,你还可以加2398块把低配升级到i7 cpu。至此,i7+8G+128G与i5+8G+256G几乎就是同价了。
思前想后,最终我的选择是更加偏均衡的i5+8G+256G SSD。
3、开箱MacMini2018 ↑MacMini外包装,经过两天运输,看起来有一些运输痕迹。
↑打开外包装,发现水果果然打包高手,里面还有一层非常坚固的中空纸皮保护,任你怎么颠簸都能很好保护。
↑拿掉纸皮后就是MacMini本体。
↑反面右上角是配置列表。
↑完整MacMini外包装。
↑背面右下角还有个小彩蛋,Finder的icon
↑粗暴的撕掉塑料膜,准备开箱。
↑左右推开。
↑掀起拉手。
↑底下是不用读系列,依旧标配2个大苹果帖子,正好跟我的小米笔记本兼容。
↑其他配件只有一条两插电源线,没有其他。
↑揭膜仪式。
↑背后接口处还有最后一张塑料封条。
显示器——Dell P2418D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性能强大的主机,当然不能用太凑合的显示器。前文提到我这台主机主要用于图像处理,所以对于屏幕材质及色域有一定要求,平时基本不打游戏,对响应时间、曲面屏等没太大需求。在显示器的选择上参考了网上的文章,最后选定了戴尔的P2418D。关于戴尔显示器型号的详解,下面引用自@Tiger5GDell显示器型号所代表的含义:这边依旧以U2414H为例介绍,第一个U字母代表UltraSharp系列,第二三数字24代表着显示器属于物理大小24寸范畴,第四五个数字14代表这型号设计定型时间是2014戴尔财年,最后一个字母H代表16:9比例(其他D代表2K分辨率,Q代开4K分辨率,K代表8K分辨率)。Dell显示器各种系列区别:目前市面在售Dell商用显示器主要以E、P、U、UP系列为主,我这边大概说下每个系列的定位。E系列,偏向入门级行业应用,定位追求性价比,功能有一定简化比如支架系统;P系列,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简化版的U系列(没有出厂色彩校准),但依旧保留窄边框,多功能支架设定,因为工业生产的缘故跟U系列个人感觉拉开的差距不大;U系列,UltraSharp已经说明一切,是综合性能(色彩、设计、功能)都比较均衡的一个系列,基本新技术都会先丢到这个系列里面;UP系列,也就是PremierColor专业级色彩系列,所以虽然看似外观跟U系列差不多,但实际面板规格素质差异都挺大,主要针对也是一些专业、行业人士。
可见P2418D代表的是P系列24寸,18年款,2k分辨率。其实用于修图等首选U系列,但购买时因P系列分辨率比同价位U系列更高(2k vs FHD),故选择P系列。
↑戴尔采用工业包装,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保护性不错。
↑直接掀开提手处。
↑箱子内部依然比较简陋。
↑配件给了3根线,分别是DP线,电源线以及USB线(屏幕左侧带2个USB口),由于MacMini不带DP接口,故额外买了一根飞利浦的HDMI线。
↑戴尔的多功能底座,可以上下左右以及旋转,非常灵活。
↑组装好的底座。
↑安装好底座的屏幕。
↑中间省略理线阶段,这是安装好后的样式。
键鼠——微软无线900在外设选择上其实我一直很喜欢机械键盘,非常种草Flico的圣手二代双模,却无奈这个机械键盘有一个不属于他自己的缺点……所以,本着“颜值为先,不能太贵”的原则入了微软这套Wireless 900。 ↑微软无线桌面套装900外包装。
↑打开后就是本体。
↑完整桌面图,右下角是小米笔记本12.5,通勤轻办公用。
下面上几个细节图(后面绿色窗帘请忽略……) ↑桌面细节1
↑桌面细节2,AppleWatch S4
↑桌面细节3,Bose Soundlink miniII,直接蓝牙连Mac,音质还不错。屏幕底座上是紫米无线充电板。手机下班直接放上面充电。
4、桌面分享首先要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要买更大的桌面,一方面可以容纳更多设备,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能充足的写字空间(像我的桌面其实已经比较拥挤)。另外在购入桌面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保留线槽(或者不要把桌面完全贴合墙面,留出1~2厘米空间走线)。由于我家书桌是定制,当初安装的时候没留线槽,所以桌面很多线都只能通过桌面走线,不够美观。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享一下桌面上的其他一些小设备,除了实用性以外还能增加一些生活的小趣味,装点一下桌面,增加生活品质。
Apple Watch底座购于某宝,关键词搜索“applewatch硅胶充电底座”就有,不贵。放在桌面主要起装饰作用,同时能收纳Apple Watch,配合Apple Watch的床头灯模式,放在桌面上就像一个复古的小电子钟,非常有趣。
蓝牙音箱我选择的桌面蓝牙音箱是Bose的SoundLink MiniII。前年黑五购于亚马逊,现在国内购买大概1000出头,外观设计非常均衡,音量及音质出乎意料的产品。目前我连着Mac在用,一般看电影啥的效果还不错。而且由于MacMini本体不带麦克风,连上Bose SoundLink MiniII之后可以用内置的麦克风使用Siri功能。
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我选择的是紫米的无线充电板,选择他主要因为它搭载了快充芯片,可以实现iPhone7.5w无线快充。不过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轻薄的外观以及低廉的价格(百元以下要啥自行车?)
宜家莫培桌面收纳盒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花一天时间把桌面收拾干净,但是过段时间桌面就会有很多小东西,比如各种卡,u盘,硬币纸巾等。后来有次逛宜家,发现了这个收纳盒,大箱子里面有6个抽屉,大中小格子都有,杂物可以分门别类丢进去,这样桌面就能保持比较长时间的整洁状态。
5、理线技巧鉴于前文提到原因,我一直被理线问题困扰,久而久之对理线有了一些经验,下文跟大家分享一些对理线很有帮助的硬件、小物品。
公牛桌洞插座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公牛的桌洞插,简直是理线届的神器!以往只能横放的排插,现在变成竖插,不用占用桌面或者放在地上,办公的时候脚不会踢到线(事实上我的书桌地面上一条线都没有)。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在桌面上拓展出一个3插插口,以及两个USB充电接口。
宜家理线槽宜家理线槽简直是公牛桌东插的绝佳搭档!因为使用桌洞插,很多线都会走桌底,有了理线槽,线就不会垂下来影响双腿活动。某宝搜索“宜家理线槽”就能找到了。
4口USB Hub第三个要安利的小东西是4口USB Hub。相信大家桌桌面肯定有很多要用USB供电的小设备(例如我就有手表充电线、手机充电板、蓝牙音箱充电底座、夜灯、还有2条备用的手机充电线等),这时候只要把4口USBHub插到桌洞插上,瞬间就能把USB接口统一收纳,非常方便呢。
理线带过长的各种线缆,一直是影响理线的最大敌人。如何收纳长线揽,最好的一种方法是使用理线带,按照不同线缆,用不同颜色的理线带捆绑整理,然后平行放置在理线槽上。网上理线带有很多种,我常用的是上面魔术贴型理线带,一般我会一次买一大捆,用多少剪多少。
6、MacOS(MacMini)新手入门攻略随着MacOS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购买及使用苹果的电脑系统。这里挑出几个新手刚刚从Windows转移到MacOS会遇到的小问题,方便大家过渡到MacOS。
常用快捷键设置首先第一个问题是键盘快捷键。在Win下复制、粘贴的快捷键是ctrl+c/ctrl+v,而到Mac上则换成了command+c/command+v(command对应Win下的Alt键),刚开始使用各种不适用。解决方法是在“设置-键盘-修饰键”里面,把Option与Command位置互换一下,这样就能正常使用习惯的Ctrl C/Ctrl V了。
其次,Win的键盘在MacOS里使用会存在按键不对应的问题,推荐一个开源应用Karabiner Elements,在里面可以自己设置各种按键,比如Win键盘里默认F1~F12没有功能的,就可以对照Mac键盘设置各种系统功能快捷键。
另外,在MacMini系统里是不支持调节显示器亮度的,可以通过在MacAppStore搜索安装“brightness slider”,安装好后就能手动调节亮度了。
常用应用下载近年来MacOS的系统生态比前几年好了很多,不少Win上的常用软件都已经有了MacOS的对应版本,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
搜狗输入法For Mac:这里下载WPS Office:这里下载迅雷For Mac:这里下载印象笔记For Mac:这里下载暴风影音For Mac:这里下载网易云音乐For Mac:这里下载优酷For Mac:这里下载腾讯视频For Mac:这里下载爱奇艺For Mac:这里下载微信For Mac:这里下载QQ For Mac:这里下载Chrome For Mac:这里下载相信有了以上App,应该可以满足你的日常正常使用啦!
iCloud设置如果你的电脑是多人共用的,一定要特别注意iCloud的设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比如【照片】就建议关闭iCloud同步,否则浪费硬盘空间不说(手机拍照会自动同步到电脑硬盘),有时候一些私人照片也不适合自动共享。 建议关掉iCloud照片同步
多设备联动:iPhone、AppeWatch在苹果的生态中,像iPhone、Apple Watch 等都是可以与Mac联动的。
从iPhone导入
接力
Airdrop
Mac端Airdrop界面
iPhone Airdrop界面
Apple WatchApple Watch与Mac的联动主要用于解锁电脑,但是这个功能可能用在MacBook上更合适,因为这个功能对于Apple Watch跟主机之间的距离是有要求的,比如我的Macmini放在靠右手边,如果手表习惯左手戴,有时候就不能解锁。
如果你发现你的Apple Watch不能解锁Mac,可以查看这篇文章,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解决流程。
7、尾巴大概在几年前,我还会认为够买
苹果电脑是一件不太明智的事情——价格比同等硬件的其他电脑贵上许多,而且国内苹果电脑的软件很少,且不好用。没想到经过几年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好用了。我想,以iPhone为首的一众iOS设备起了很好的市场教育作用。
老乔PPT上的“BYODKM”字母依然历历在目,MacMini如今却承载起了更多专业应用。变得不但是苹果,还有我们。
Hey,MacMini,4年后见。
数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