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Surface 笔电选购指南

数码控 Surface 笔电选购指南

    2019-01-27 13:43:23
    140 0

Surface 的诞生曾经被视为是一个「笑话」,伴随着它成长的并不是鼓励的声音,而是唱衰的声音,这使得它的存在价值备受质疑。


我想,用「命运多舛」来形容 Surface 的早期发展史无疑是最为贴切的。好在微软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Surface 的命运总算被成功逆转了。

后来,Surface 逐渐走红,并迎来了更多新成员。

Surface Pro
Surface Laptop
Surface Book
Surface Studio
Surface Hub
Surface Headphones
……

这就是 Surface 家族。它们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是专注于创作、或是定位为旗舰、或是为了颠覆传统。

那么,到底哪一款 Surface 产品才是最适合自己呢?我想,这对于不熟悉 Surface 家族的消费者而言将是一道充满困难的选择题。

而我刚好在过去多年里深度体验过多款 Surface 产品,并分享了不少相关文章,对 Surface 家族有着深刻的理解。加上近期 Surface 产品线刚完成了一波更新,为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写一篇 Surface 家族的选购指南,帮助大家做出更加正确的消费决策。

事实上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用户让我提供购买建议,大家所纠结的、所在意的各个方面我都非常清楚。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想完全从购买者的角度来一点一点告诉大家,如何选购一款心仪的 Surface 笔电。

※ 本文仅涉及 Surface Pro 系列、Surface Book 系列、Surface Laptop 系列。

▌Surface Pro 系列

对于注重便携性的用户,Surface Pro 系列将成为你的首选。


Surface Pro 作为 Surface 家族最早的成员之一,它的形态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既不能像传统笔电一样轻松在各种场景下使用,也不能获得犹如 iPad 般舒适的平板体验,app 生态更是一塌糊涂。

162457sw1gnwwn6gv6j1w1.jpg


▲ 初出茅庐的 Surface Pro 2


正所谓有失必有得,虽说 Surface Pro 无法像传统笔电一样拥有舒适的输入体验,也没有实现犹如 iPad 一样的庞大 app 生态,可是当它取下键盘之后,却可以秒变成为一款轻薄便携的 Windows 平板,并具有强大生产力的先天优势。

173823ta9unou667kfzcou.jpg


▲ 大幅进化的 Surface Pro 3


此前,我已经在一篇又一篇的笔电体验文里和大家传递了一个观点,笔电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和十年前完全不同,它不再是一个必选项,甚至在不少人眼里,笔电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就拿我自己来说,能用手机或平板解决的,我绝对不会拿出笔电。

Surface Pro 的存在恰好就模糊掉了这些界限,同时也减轻了我们内心对笔电所产生的负担。它的形态正是它的成功所在,既可以秒变笔电化身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也可以秒变平板满足用户观看视频的需求。

523image2.jpg


▲ 更加成熟的 New Surface Pro


平时我在外地出差时经常会看到 Surface Pro 的身影,不知觉间,它已经成为了 Surface 的代名词,只不过从它的发展势头来看还是有些慢,好比如最新一代的 Surface Pro 6 连 USB-C 接口都没有,只是把多年前就奠定好的基础进行了配置上的升级,多少还是有些欠缺诚意。

明年,Surface Pro 系列很有可能会迎来全新的设计,而在这之前,如果你有意购买一款 Surface Pro,那么不妨可以看看下面的购买建议。

☺ Surface Pro 适合哪些用户?

- 注重便携性的- 注重屏幕体验的
- 对平板形态有需求的
- 使用平板主要是看视频、进行文档批注的

☹ Surface Pro 不适合哪些用户?

- 注重输入体验的
- 对平板体验有苛刻要求的
- 主要用于娱乐而非作为生产力工具的
- 对 USB-C 接口有刚需的

目前在微软商城中,我们可以买到全新推出的 Surface Pro 6 和前代产品 Surface Pro 5,同时还有微软认证翻新的 Surface Pro 4 和 Surface Pro 5 可选,关于这三者怎么选,这里我简单给个建议。

首先请忽略掉全新的 Surface Pro 5,除非同捆键盘的酷睿 i5 版售价低于 5000 元,否则不建议考虑。基于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全新推出的 Surface Pro 6 肯定会成为大家的首选,不过个人建议等官方促销时再入手,原因是微软商城之前搞过一次活动,同捆键盘之后仅不到 7000 元,相比原价便宜了不少。

至于微软认证翻新的 Surface Pro,先不管买不买得到,不带键盘的 Surface Pro 4 仅 3000 元出头确实有蛮大的吸引力,之前我也帮同事买过一部,基本跟新机毫无区别,只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多年前的产品了,选购时还是要认真想清楚。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微软认证翻新的 Surface Pro 5,其中配置最为入门的 Core M3 版售价仅 3827 元,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说到这里,我想应该还会有一些朋友关心 Core M3 处理器大概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水准,关于这点我会在文末和大家进一步分享。

▌Surface Book 系列

在 Surface 家族里,Surface Book 系列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

IMG_2488.JPG


Surface Book 的亮相震撼了许多人,这是目前 Windows 阵营里最好的设备之一,它有着这些美好的体验。


Windows 阵营里最好的显示屏



Windows 阵营里最好的触控板



Surface 家族里最好的键盘



Surface 笔电里最强的性能



目前,我自己的主力 Windows 笔电就是 13.5 英寸 Surface Book 2,其输入体验让我极为满意,而最让我离不开的则是那块 3:2 比例的屏幕,它的显示效果极为细腻,无论你是设计师还是摄影师,肯定会被这块屏幕所折服,这是 Windows 阵营里,你能找到的最好的笔电屏幕,没有之一。

衡量笔电的另一个标准是输入体验,Surface Book 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具体表现为它的触控板体验足矣媲美 MacBook,也是我迄今用过的众多 Windows 笔电中,触控板体验最好的,无论是触控板的精准度还是按压体验都非常出色。

IMG_2496.JPG


另外,我之前曾多次抱怨微信对触控板的优化不够到位,这一点随着微信的更新也有了一些改善。触控板体验做得好,并不是说你就可以完全脱离鼠标,而是在你不方便使用鼠标的时候,或者没有随身携带鼠标时也能保证整个输入体验是令人愉悦的。

性能方面,Surface Book 系列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图形性能,其第一代产品采用的是定制的 NVIDIA 独立显卡,这款显卡后来以 MX150 命名并出现在各大主流轻薄本当中,实际性能差不多就是入门独显级别,比 Intel 核芯显卡稍微好一些。

如果你是专业领域的用户或者是游戏玩家,配备 GTX 1050 独立显卡的 13.5 英寸 Surface Book 2 自然会更加合适,倘若这个配置你还觉得不够高,那么你还可以选择 15 英寸 Surface Book 2,它的独立显卡是 GTX 1060,图形性能等同于一部 PS4 Pro,几乎所有大型游戏都可以流畅运行。

没错,图形性能便是 Surface Book 系列的最大特色,其它方面例如处理器、存储速度和接口规格的话就比较一般,这也是令人感到相当遗憾的,至少对比 MacBook Pro 而言,定位旗舰的 Surface Book 系列没有配备雷电 3 接口是绝对有问题的。

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Surface Book 系列还具备了多形态的特色,你可以取出屏幕反过来插,也可以倒立使用等等。以 Surface Book 2 为例,它的所有元器件都集中在平板端,并且内部是无风扇设计,这也使得它正常运行时几乎没有噪音,不过作为平板独立使用的话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散热表现不会特别好,续航也很短,单纯作为展示用途或者看视频倒是挺爽的。

而当平板端接入底座后,Surface Book 系列的续航表现会得到显著提升,如果你选择了配备独立显卡的版本,还会额外获得更加强劲的图形性能。在我们之前的测试中,Surface Book 系列的续航表现是高分辨率笔电里表现最好的,完全可以满足一整个工作日的动力。

最后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Surface Book 系列的购买建议:

☺ Surface Book 系列适合哪些用户?

- 注重屏幕体验的
- 注重图形性能的
- 注重输入体验的
- 注重续航表现的
- 对多形态有需求的

☹ Surface Book 系列不适合哪些用户?

- 特别在意轻薄便携的
- 追求极致接口规格的
- 对多形态无需求的

选购建议方面,如果你想购买第一代 Surface Book,不妨可以考虑微软认证翻新版,不带独立显卡的版本售价仅 4329 元,香味惊人,毕竟那块屏幕真的特别棒,就是输入体验方面会比第二代差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微软认证翻新版有四个配置,个人并不推荐顶配版,它的入手价值非常有限。

至于 Surface Book 2,我更加推荐 15 英寸版,本身这个系列就是定位为生产力工具,屏幕更大意味着你完全可以脱离显示器使用,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加上 GTX 1060 性能强大了很多,自然其购买价值也高了不少,无论是视频处理还是玩游戏,15 英寸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如果你有计划购买 Surface Book 系列,建议同时阅读我之前写过的三篇文章。


Surface Book 深度体验:终极 Windows 笔电就该如此



分享一些 Surface Book 2 的购买建议



「15 英寸版 Surface Book 2 」上手谈



▌Surface Laptop 系列

在整个 Surface 家族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便是 Laptop 系列。


与 Surface Pro 系列不同,Laptop 系列是一个保守的存在,它与传统笔电的最大区别是外观设计,其它方面则大同小异。当然了,它也有一些方面保持了 Surface 系列一贯的高水准,例如屏幕表现和输入体验都挺不错。而相比 Surface Book 系列,虽然 Laptop 系列在硬件规格上不算高,但是它的便携性会更加突出。

那么,微软为什么要推出 Laptop 系列呢?这就要从它诞生前开始说起了。

当时 Surface 基本只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是 Surface Pro 系列,可惜它的硬伤很明显,例如屏幕尺寸不够大,输入体验也不够好,尤其是放在不平整的表面时问题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另一个选择是 Surface Book 系列,它是唯一能够变成传统笔电形态的,然而它太重了,也太厚了。

IMG_8547.JPG


为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就特别希望微软能够推出一款轻薄便携的 Surface 笔电,其形态应该类似于传统笔电,并保持 Surface 一贯的硬件优势。

于是,便有了 Laptop 系列。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很明白 Laptop 系列的定位。它既不像 Surface Pro 那样开创了二合一笔电的新时代,也没有像 Surface Book 系列那样刷新了人们对 Windows 笔电的认知,Laptop 系列仅仅只是在数量众多的 Windows 传统笔电里夹缝求生,就这么简单,所以你可能会问,既然有这么多选择,为什么非 Laptop 不可呢?

我在 Surface Laptop 2 的体验文中多多少少和大家解答了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一款优秀的轻薄本应该是实用的,好用的,好看的,而非难用的,不好看的。

什么意思呢?首先,轻薄本肯定要轻一点,薄一点,同时也要好看一点,Laptop 系列刚好就具备了这三点。事实上,许多轻薄本已经做到了一公斤以下,然而这类产品大多数在外观上较为平庸。我一直认为,轻薄本不应该仅仅只是重量做到了多少克,厚度做到了多少克,它应该还要好看,有些质感,当你一眼看过去时会发现它是最亮眼的那一个。

2017-07-19 01.31.18 2.jpg


2017-07-19 01.31.21 1.jpg


不过光好看也不够,不好用的话肯定也不行。这里的不好用可以从很多个方面去看待,例如输入体验,Laptop 系列之所以吸引我,一开始是它的触控板操作起来很精准,尽管它的触控板按压体验很差,但是精准度却十分棒,完全和 Surface Book 系列一个水准。另外,它的屏幕分辨率不算低,色彩也很精准,加上 3:2 的屏幕比例,使得它在文档和浏览网页等方面拥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在 Windows 笔电里仍然有很多 16:9 屏幕比例的产品,当我自己习惯了 3:2 比例后,我发现再也回不去 16:9 比例。对于我而言,笔电已经彻底沦落为生产力工具,它不再是我娱乐的首选,偏向于娱乐体验的 16:9 宽屏自然不会是我的首选。

因此,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使用笔电主要是用来学习和办公,那么 3:2 比例的屏幕也将是 Laptop 系列的一大特色所在。

综上所述,你可以这么理解 Laptop 系列:

Windows 阵营拥有大量传统笔电形态的产品,而要找到一款综合表现出色的轻薄本却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很多时候是这里差了一点,那里差了一点,而 Laptop 系列则是在各个方面表现得更加均衡。

它有没有硬伤?当然有,它的接口规格完全落后于时代,既没有配备 USB-C 接口,更没有雷电 3 接口,存储性能也普普通通。可是当你需要一款同时兼具好看且好用的笔电,那么 Laptop 系列将会成功进入你的候选名单。

好用的产品自己会说话,我觉得 Laptop 系列就是这样的产品。

☺ Surface Laptop 系列适合哪些用户?

- 注重便携性的
- 注重外观设计的
- 只能接受传统笔电形态的

☹ Surface Laptop 系列不适合哪些用户?

- 在意触控板按压体验的
- 追求高规格硬件配置的

Surface Laptop 作为微软全新的产品线,目前仅有两代产品,主要区别在于硬件配置,例如更好的处理器、更好的存储性能等等。与 Surface Pro 6 一样,Surface Laptop 2 同样没有配备 USB-C 接口,触控板的按压体验非常差,这些都是它的硬伤。

因此,如果你打算选择 Surface Laptop 系列,个人建议购买 Surface Laptop 的 Core M3 版,而如果你比较看重性能,那么则可以选择 Surface Laptop 2 的 Core i5 版。

▌如何选择一部适合自己的 Surface 笔电?

看完以上内容后,相信大家已经对 Surface 笔电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重点自然就是哪一款产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这里我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 Surface Pro 和 Surface Laptop 怎么选?

这个问题是我最经常被问到的,原因可能是两者的价格相近,并且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纠结点就是大家会看中 Surface Pro 的二合一形态,却又不清楚是否用得上。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会这么做出选择。

假如我对输入体验有很高的要求,例如会在大腿上使用、对键盘手感、触控板面积、屏幕尺寸这些很重视的话,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Surface Laptop 系列。

IMG_8600.JPG


▲ 两大系列均未配备 USB-C 接口


而假如我不看重输入体验和屏幕尺寸,反倒更加看重便携性和二合一形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Surface Pro 系列。这里我想补充一点,Surface Laptop 系列的触摸屏在我看来就是鸡肋,而 Surface Pro 系列的二合一形态会让它的触摸屏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 Core M3 处理器大概是什么样的性能水准?

现在有不少朋友其实对笔电的性能很模糊,例如 Core M3 版的 Surface Laptop 或者 Surface Pro 5 大概能够处理什么样的工作,这些不见得大家是有概念的。以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看,Core M3 版肯定无法满足性能党的需求,所以不用勉强自己。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平时主要是以轻办公为主,那么 Core M3 版其实是完全够用的。这里我补充说明一下什么是轻办公,简单点概括就是:聊天软件以微信、钉钉为主,办公软件以浏览器和 Office 为主,偶尔可能会用上 Adobe Photoshop 或 Lightroom 等大型软件。

以上述场景举例,Core M3 处理器会在这些情况下出现性能不足的问题:

1、我自己平时使用的主力浏览器是 Chrome,当我打开超过 10 个浏览器标签时,便会开始感觉得到一种性能不够的情况。

2、打开 Photoshop 时启动速度会比较慢,载入文件、处理文件或导出文件也会有一种不够快的感受,原因是 Core M3 的图形性能较弱,尤其是放大和缩小图像,或者处理复杂的 Photoshop 文件时,整个体验确实就会打折扣。

3、使用 Lightroom 处理无损照片时不够流畅,批量导出照片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

总的来说,由于 Core M3 的多核性能与核芯显卡性能较低,所以当我们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工作就会暴露出性能问题,假如你的工作或学习不涉及这些复杂的工作,那么则完全不用担心性能吃紧的问题。

■ Surface Book 2 有两个尺寸,怎么选?

第一代 Surface Book 推出后,许多人就觉得它的性能不够极致,屏幕不够大,续航不够长,于是微软就推出了 Surface Book 性能版,将独立显卡升级为 GTX 965M,可惜的是这款产品生不逢时,毕竟当时 GTX 10 系显卡都已经出来了。

或许正是如此,当 Surface Book 2 公布时人们看到它搭载的是 GTX 10 系显卡,瞬间就一片欢呼,并且新一代产品还多了 15 英寸版,这就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两个尺寸该怎么选?

IMG_2495.jpg


其实从使用需求来看,13.5 英寸和 15 英寸本质上是两款不同的产品,就好比如我现在用 13.5 英寸,可内心更想要的是 15 英寸,虽然价格贵了不少,但是更大的屏幕尺寸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我自己很讨厌外接显示器,15 英寸可以显著提升可视面积,带来更好的屏幕观感。另一方面是 GTX 1060 独立显卡的性能可以跑各种游戏,剪辑视频等等。

因此,在 13.5 英寸和 15 英寸之间进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屏幕尺寸和性能,如果你跟我一样想要追求更高效的生产力,并且还想在工作之余获得更棒的游戏体验,又或者有专业图形软件或视频剪辑的需求,那么你完全不用犹豫,选择 15 英寸准没错。

而假如你对图形性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单纯只是想要一部各方面体验都很极致的 Windows 笔电,那么 13.5 英寸完全足够了。相信你在入手了之后会对它的输入体验和屏幕产生极大的好感,事实上,这两个方面也是我越来越喜欢 Surface Book 2 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是 Surface……?

Windows 阵营有这么多优秀的笔电可供选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 Surface 呢?

这个问题既有理性的层面,也有感性的层面。理性层面的话自然是 Surface 独有的硬件优势,比如很多年前,Windows 笔电的硬件体验普遍都很差,幸好微软推出了 Surface 品牌,彻底带动了整个 Windows 阵营的发展,诞生了一款又一款优秀的产品。

然而时隔多年之后,这些出自 OEM 厂商的 Windows 笔电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例如屏幕,Surface 拥有业界公认的最好的笔电屏幕,毕竟这是微软这几年在积极投资的方向,它解决了 Windows 笔电一直以来存在的三个问题,亮度低、色彩差、分辨率低,同时还大力推动 3:2 屏幕比例,事实证明,这些举措使得 Surface 在屏幕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其次,微软从 Surface Pro 4 开始正式启用玻璃触控板,这一改进大幅提升了触控板的精准度,尽管它还无法媲美 Mac 的力度触控板,但是在 Windows 阵营里 Surface 的触控板体验依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尤其是 Surface Book 2,迄今我尚未找到一款能比它的触控板体验更好的 Windows 笔电。

再者是软硬件的契合度,Surface 从一开始就是冲着 Mac 而来,就以这篇文章没有提到的 Surface Studio 为例,它可以说是 Surface 的集大成之作,该有的技术亮点全部都凝聚在它的身上,这使得我直到现在依然特别想念它,如此优秀的产品带来的冲击非常震撼。而像这样的产品如果换成其它品牌的话便会很不一样,可能会在这里或那里不够好,缺了点什么,也更不可能会有 Surface Dial 这样的配件。

DSC00081.jpg


事实上,这几年如果不是因为微软的努力推动,Windows 在设计领域真的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Surface 的诞生与它创新的产品理念,多少改变了这一局面。

当然,Surface 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落后的接口规格、平庸的硬件配置。另一方面,不够亲民的售价也导致表面看起来性价比偏低,毕竟用户在没有接触到 Surface 之前是感受不到其独特的硬件优势。

好在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微软这几年来在硬件领域所积累的良好口碑,Surface 最终成为了田牌信仰的一部分。

IMG_8597.JPG


本文来源:数字尾巴

数字尾巴

数码控 Surface 笔电选购指南

140 0
数字尾巴
TA的文章

无惧挑战!制霸铁人三项,你要准备些什么?

如今,铁人三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在日常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也更需要一次忘我的,酣畅淋漓的运动。

鞋圈宠儿,Converse的起飞大势!

Converse一直都是超级受欢迎的鞋款!简约百搭而且又好穿,什么风格搭一双基本不会出错,价格也比较便宜好入手。经过春节的假期,其实Converse可是有不少鞋款起飞的哦!

潮星10年挑战丨残酷对比图,是潮了还是糗了

2009-2019,是潮流文化进入大众视野,迅猛发展,急速扩张的10年,恰逢最近占据热搜的#十年挑战#,今回我们以熟悉的潮流明星在十年间的变化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感受潮流圈过去这十年的兴衰和变迁。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球星签名鞋,如今为何纷纷“倒闭”了?

尽管 2019 年已经过去 2 个月了,但对于 Sneakerhead 们而言,2018 年末的那一波球鞋发售热潮似乎还历历在目,小编我的钱包在那波激烈的“战争”里也是“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