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究竟是什么鞋引发了装备圈「大地震」?又让奔四大叔爱不释手?
距离匹克态极科技发布会过去很长时间了,
我们也通过一段长时间的上脚体验来给大家最“有说服力”的评测...
匹克跑步自从推出了态极1.0跑鞋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引发了国内装备界的“大地震”。虽然我也受邀参加了这双鞋的发布会,但自家的产品自己说肯定不算,这款单品究竟怎么样,我也通过一段长时间的上脚体验来跟大家聊一聊...
外观
匹克鞋面以黑白灰三色高弹纱编织其中点缀红纱体现阴阳混沌之感,黑白是中国太极的颜色暗合“态极”,阴阳鞋面的搭配使这双鞋在跑道上“低头率”超高。除此之外可在大底镂空处可见巨大抗扭转构件,对于匹克P4U新中底材质起到稳定输出的作用。鞋后采用透明环抱TPU承托盘保证脚后跟的进一步支撑。
日常穿着感受
初次上脚感觉这基本上就是一双基本不需要任何磨合即可穿上就跑的鞋子,这其实也正是匹克设计的初衷,不用刻意准备想跑就跑。上脚很容易就穿了上去,而不像其他品牌的袜套鞋款需要费很大力气又拉又蹬的穿进去,鞋内空间宽大,跑步的话还是需要绑紧鞋带来稳定双脚的支撑。
脚感的柔软是贯穿整个脚掌的,区别于其他品牌只把缓震材料置于脚掌的受力部位,你可以奢侈的前后左右晃动身体全面来感受这种软弹。
P4U是一种聪明会学习的中底材料,具有独特的动态力学性能。在日常行走状态下,P4U提供一种近似液体的胶状软弹脚感。当你跑步时,胶状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断增加,使得分子间的结构实现交联,毫秒间变成高弹固体,弹性得到更大的提升,进一步提升脚感。
跑步感受
首场测试实在塑胶网格跑道上进行的,由于当天气温超低,我有些担心态极在这种温度下能否维持这种软弹的脚感还是“被冻的”发硬?或者又由于过于软弹会使脚掌发酸而不能顺利完成这次10公里?
结果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匹克态极缓震材料极限的工作温度是零下30°,所以能应对大多说北方严寒天气软弹的脚感是伴随始终。
宽大的鞋底设计中底中包含“X”型抗扭转稳定构件,完全考虑到了跑步时前后脚掌的位移及同步问题。从这两点看出匹克跑鞋的设计是很深入跑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天在五六级大风的阻力跑完10公里没有出现风吹脚面的冰冷感觉,鞋面织物还是比较厚实的,10公里下来脚部还能保持干爽。
第二场测试是在柏油跑道上进行的,场地比塑胶更为坚硬,但当天气温也恢复到零上3°左右,特意选了个中午进行测试,当天依旧大风但对于态极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第二次10公里我特意在中间几公里放慢了配速而得以细细品味这种软弹的缓震。
在瞬间的压力下缓震不会像慢踩下去的软弹,会提供一种韧性十足反弹,这种反馈还是迅速的,真正的自适应材料带来的。如果说上次10公里是零磨合的话,这次的测试完全是与态极的契合。而且更加深入默契。
在最初觉得鞋面过于宽松而绑紧鞋带固定双脚,我发现匹克的这种设计完全是交给跑者来自由掌握松紧。跑者能够轻松跑步才是匹克的目的。如果你依旧追求紧缚的包裹,建议你偏小半码。
匹克态极依托新技术P4U而诞生,这种旗舰级产品完全可以定价到近千元,但是499元的定价真可以说诚意满满,只有自主品牌才能设身处地的为本国消费者考虑,而不是盲目的堆砌科技。目前匹克态极1.0跑鞋还面对不喜欢脚部束缚的朋友推出了低帮版。我们也希望匹克能将此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鞋类产品上,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国产品牌的魅力所在。
Kicks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