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索尼爱黄铜:谈谈2014年1月索尼发布的MDR-EX650AP
“遥想”2011年左右,索尼耳机在中国市场的中端主力阵容有MDR-EX510和MDR-EX310,这类由ABS塑料制作,造型非常时尚的耳机,在当时因缺乏足够的宣传和过硬的素质,在论坛(已挂的imp3)里的热度相对更早的MDR-EX500来说着实一般。
也许是为了给大众惊喜,索尼于2014年上市了当时罕见的,采用黄铜外壳的MDR-EX650AP和铝合金外壳的MDR-EX450,较“高级”的外观配合相对较低的官方定价很快征服大批消费者。
而当一些人以为它们只是样子货时,远在英国的评测媒体《WHAT HIFI》却毫不吝啬的给了MDR-EX650AP一个超级大奖——2014入耳式耳机年度产品奖,以及50到150英镑最佳入耳式耳机型号。
当然了,《WHAT HIFI》这些中老年编辑能喜欢EX650AP也是可以理解的,像黄铜这种自带复古气质的材料确实要比塑料、铝和钢更符合中老年审美,此外,EX650AP那刚柔并济,浓郁温暖的音色也更能打动大龄HIFI爱好者的心扉。
题外话,我发现被《WHAT HIFI》授奖的年度五星级耳机,如2014年获奖的MDR-EX650AP,2015/16/17年连续三年获奖的森海塞尔momentum inear和2018年获奖的杰士klipsch R6I II,它们都有着类似的特征——都不走所谓的“素质”路线,而是主打音色,它们的共性是“浓郁”、“温暖”、“包容性”和“舒展的声音形态”。
从《WHAT HIFI》杂志的评奖也可看出,当人的年龄到了一定“程度”,人对好音质的理解大概就是“夕阳下的奔跑”吧……
正文:
网上有不少关于650AP的讨论,其中可能有一半是关于“真假”的辨别,这一“中国特色”真是让人烦。我的某位粉丝曾经就买过不到200元的650AP,各种辨别鉴定后,最终确定是假货。据悉,首版650AP的包装是透明的,后来,不知何时改成了如上图这种纸质(新版),话说,这一包装改版,倒是与索尼其他耳机的包装风格统一了起来。索尼的审美一直在线。
目前国行价格最低299的样子。
背面镂空设计,直接看到耳机本体,此型号共有铜褐色和灰色两个颜色版本。
另外,盒子背面的说明包含中(简体字和繁体字)英韩三国语言。
最后,单键线控。迄今,似乎也就索尼移动会制作三键线控的耳机,如STH32。索尼出品的耳机都是单键,对于喜欢三键线控耳机的人来说,这算是个小遗憾。
侧面一张“365天保修卡”贴纸。
另一侧:锯断状耳机线(不错)、长度调节器(基本用不上)、SS\S\M\L共计四个规格的混合硅胶套。
体积不大不小,略大于MDR-EX255AP(169元),前腔体为黑色。
当年索尼市场部负责人杨勇在论坛里对它进行了极具毒性的描述,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弄到了它。
透过杨先生的文章可知,MDR-EX650AP是索尼对自己过去(耳塞)的某种致敬,是饱含感情的一款有些特殊的产品。
引用下官网文字:
黄铜材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振动,并且能够通过扩大声音传播路径的直径,再现索尼经典动圈声音,同时赋予其更为细腻的声音及更为充分的表现力。
索尼MDR-EX650AP还搭载有节奏响应控制技术,该技术是透过加大驱动单体气孔,使振膜运动更加快速,从而可以更准确的表现节奏感并提供更为深邃紧密的低频。倾斜设计的佩戴方式也将为用户带来较以往更为舒适的佩戴效果。
这段文字中,画粗线的部分都是关键词。
2015年发布的XBA-100也是款独特的耳塞,它代表着索尼对单动铁耳塞的执念(在此之前已有好几个口碑不算很好的型号)。能在中端价位放置一款如此个性,且主打“器乐”调音(小众)的动铁耳塞,可见索尼的“个性”或“HIFI”,即便索尼总被准发烧友们排除在HIFI厂商之列,但它倔强起来,还是能让人无比“感怀”。
索尼可能是从EX650AP开始,对黄铜产生了巨大的爱。
后期推出的XBA-100、XBA-300AP、XBA-N3AP都有使用黄铜部件。
对比EX650AP和XBA-100的外壳,我发现前者的外壳还有一层类似“蜡”的膜,光线下变化角度时,有着格外的美感,而XBA-100则是质感极强的金属,镂刻的Logo和型号名,给人感觉相当高级。价位不上千,但美感却已有“千元级”的境界,这也是我收藏这俩型号的原因。
作为设计美学的集大成者,XBA-100和MDR-EX650AP的插柄后端也都有金色的金属装饰,如此“首位呼应”,视觉美感真是不得了。
音质谈谈:
的确,如果以“清晰”“通透”“声场”“瞬态”这些硬素质标准去评650AP,它与我手头的其他类似价位耳机并无什么优势,但它强在“全频”营造的某种“温暖”和“潇洒的线条感”上。一直以来,索尼似乎都是“最懂”流行的那个厂牌,它深谙全球流行音乐趋势,对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人的听音审美喜好也都有非常专业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内容最终会在耳机上呈现(别问我为啥知道这些,当年杨先生的PPT上都有相应展示)。
EX650AP具有Q弹而浓郁的低频,如巧克力般顺滑、凝聚的中频和相对温柔,有较好动态的高频,空间感一般,但这些特色或素质凝结在一起,却塑造了只有650ap才能体现的那种“老索尼音染”——充满激情,但又有所克制。
没想到的是ZX300A的3.5mm口在插650AP时,声音还挺棒(流行音乐过瘾),只是这个低频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喜欢(挺厚)。
对比KINERA IDUN(799元)、SEED(299元)、日版JVC FD7(约450元)还有XBA-100(约450元)
前端ZX300A(2200)和海贝R3(1100)。
单动铁的XBA-100低频的水平可能是上述这几个型号中比较一般的,它似乎并不擅长这个,较大音量下,有声音发紧的感觉,但适度音量下,结像清晰,无混沌感,瞬态凌厉,弹拨类乐器、管弦乐都有较好的呈现,人声也算不错,只是略冷清,稍微欠缺感情。
FD7的低频适中,声音略暗,结像距离较远,但声音细节表现很清晰,层次相当分明,高频延伸较出色,是比较优秀的偏素质的耳塞,声音舒展,可承受大音量。
KINERA SEED人声距离较近,口型结像清晰,声音厚度适中,低频量感适度,下潜中等、三频均衡,瞬态较出色,大音量冲击下依旧稳定,海贝R3搭配下,声音优于手机(坚果PRO),其音色在刚与柔,犀利与圆润之间有很好的分寸感,解析略接近FD7,高于EX650AP。
MDR-EX650AP相对以上几个,有独有的优势,也有硬素质上能感知的劣势,优势是情感浓烈,人声自然,距离感适中,音色不暗,低频饱满,下潜深,密度感大,有气势,有格调,舒展的声音形态,不惧大音量冲击,劣势是高频略显“粘稠”,透明感较弱,尤其是听完SEED、FD7之后,这个感觉变得尤其明显。当然SEED里面有动铁,高频层次更明晰也能理解。低频部分SEED的量感不如650AP,650明显浓郁,氛围上会更“燃”,但不对比的话,SEED的清晰和平衡性仍是令人愉悦的部分。
KINERA IDUN是这里面最贵的,其低频的厚度、深度、控制力、中频厚度、真实感、高频动态、层次感、声场……这些硬素质全都明显高于以上所有,不再细谈。
总之,一分价一分货。
对于崇尚设计美,且喜好老索尼经典调音(重低音和凝聚音色)的人来说,EX650AP可能是索尼EX系列最后一款高性价比的经典耳塞了。面对经典,买下来是对它最好的致敬。
感谢阅读,多多点赞!!
person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