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 履程评测 | 361° BIG3 建盏 实战评测
你一天最多打多长时间篮球?
我记得自己最痴狂的时候,就是上大学的时候。
一天要打四次,早上六点起床,打到七点半,回家洗澡换衣服去上课。
上午下课打一会儿,然后去吃午饭。
下午下课打得最久,大概三点打到六点,然后吃晚饭。
吃完晚饭去上自习前,如果天儿还没黑,就再到操场上投一会儿。
一天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每天都要洗。
这就是青春。
在那段时间,篮球鞋的要求,真心不高。
大家记得樱木头撞篮板的那次扣篮吗?
晴子站一边,目送樱木远远地起跳,滑行……
然后BANG的一声,脑门撞在篮板下沿!
樱木仰面摔倒在地,头上冒烟。
当时他脚下穿着的就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有点儿像Cortez。
我们上高中和大学时也差不多,有双回力穿就不错了,还大多是低帮。
直到大才穿上正经的篮球鞋,那时校队里打得好的两三位,脚下则是统一的黑鞋加大白钩。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无法理解,但这就是我们的经历。
而在更久远的年代,连NBA球员也都是穿着低帮帆布鞋打球。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身体条件也在进步。
当年1米75的王胜淳在东单夺得扣篮大赛冠军,观众都惊呼不可思议。
而中华大地和他一样高的扣将比比皆是,这就是证明。
球鞋也在进步,国产球鞋更在进步。
消费者对篮球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周三在厦门,
361°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球鞋媒体,
体验了品牌有史以来最重视的一款篮球鞋产品 - BIG3 建盏。
至于这款鞋背后的故事,
大家应该已经从各家媒体推送的文章中了解不少了,
本文不再赘述,而是从实战的角度,
真实地还原它的“能力”。
先说一句,大家如果买这双“建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去试试先。
如果网上购入,那么我个人建议买小一码或半码!
在#履程快线#粉丝群里,有部分买到的朋友反馈说鞋号大了,我穿着的感受也是一样。
在厦门的媒体比赛前,由于鞋码偏大,我穿上了两双Stance袜子。
当然,每个人的脚型都各不相同。
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先去试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尺码。
前华侨大学的明星后卫张佳滨,作为我们的教练员,在比赛开始前带领大家进行热身和训练。
2008年我第一次去看NBA全明星赛时,身上背负的任务,就是带着张佳滨和他的队友们,一起去体验全明星赛。
在那届全明星嘉年华上,他们哥几个还参加了3VS3比赛,跟新奥尔良当地的黑人球员过招。
一转眼,当年的球员都变成了教练,在自己的家乡从事篮球青少年培训工作。
“张指导”带队一丝不苟,“队员们” 练的大汗淋漓,比赛还没开始有的人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热身和训练后是第一场比赛 - 罚篮。
黑白两队,哪个队先罚中20个就赢。
我们白队进入状态慢,大家一个一个地罚失,很快就被黑队拉开差距。
但随着几个核心球员命中率提升,逐渐缩小了差距,每进一球,大家就一起报数!
不过最终还是因为差距太大,以19:20惜败。
在热身和罚球比赛中,建盏的表现都还算不错。
基本功训练都能配合完成,接下来的实战考验却是真正的重点。
之前有几次实战评测球鞋,穿了一两节脚就受不了了,我就会换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评测只推荐穿着没问题或者很棒的球鞋的原因。
这场比赛两队二十来人,没有一个在比赛中途换鞋,从侧面反应了建盏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黑队的进攻主力是KIKS的主编Wilson、鞋头网的主编尾大不吊,还有龙柒的Aiider。
他们三个人分别是中锋、前锋和后卫,
得分手段包括篮下、三分和突破上篮。
前三节我们一直在追分,但分差没有拉大,也没有缩小。
进入第四节,我们仍带着两分的劣势。
真的已经很久没在比赛中打满全场了,第三节时的低迷,我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撑下来,能不能赢得比赛。
距离比赛还有六分钟的时候,
我用连续两个中投反超了比分,也打开了胜利之门。
之后我们的巨无霸-鞋吧Sneakersbar,
以及小个子23号后卫也连续得分,临近终场我们已经反胜了17分。
我们会因为一件事情而记住一双鞋子,建盏为我留下的,就是赢球的记忆。
每一位队员都是MVP,有拿到两双数据的鞋吧君,有投进稳定军心大三分的鞋会,还有拉开比分的23号,还有组织进攻的Max等等~
没有一双球鞋是完美的,建盏也是一样。
它的外观可以获得很高的分数,它的性能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多年前我的第一双篮球鞋售价就是499,建盏的售价也是499,但跨越时间,当下这样的价格背后,是对设计师苛刻的成本控制。
要原创,要#每一双都仅此一双#,设计、开发、品牌、市场,鞋子背后的每个参与者,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我在#履程快线#粉丝2️⃣群讲过一趟有关“营”和“销”的课程,大家听后都明白了,球鞋定价背后的故事和现实。
赶紧拉回话题,继续聊聊“建盏”本身。
建盏的优点是缓震,尤其是后掌,很宽,很厚,可以很好的满足起跳落地后的冲击,无论足部还是膝盖都没有不适感。
后跟的横截面很大,提供了很强的稳定性。后跟外露的TPU结构,把鞋带从最上面的一个孔穿进来,系到最紧时,脚踵和脚踝被锁得很严实。
再配合鞋身外侧的3️⃣形设计,后半部的保护性非常好,穿着放心。
中底前部厚度适中,鞋头翘起明显,纵向突破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流畅度,用俗话来说就是能“蹬得上劲儿”。
建盏外底的纹路设计十分讨巧,实际穿着效果也不错,数列单向的人字纹不论纵向还是横向移动都能提供不错的抓地。
说完优点,再说不足。
说不足不应该是单纯的吐槽,而是能够指出问题,为设计师等工作者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在后续的作品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对我个人来说,建盏的前部太宽了。
我的脚是标准的44.5码长度和45码宽度,前掌偏宽,后掌偏窄,且跗面较高。
打球的话,凭借后半部分优秀的锁定和包裹,整场比赛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脚型都不同,还是去试穿一下最保险!
纵向突破时,鞋头网布的韧性不足,形变巨大,且弯折后会让鞋头皮质出现死褶。
在我们的粉丝群里有位群友说得特别好,“国产不应该被定义为廉价”。
尤其在国产品牌努力原创,努力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给本土设计师,本土品牌一些机会。
建盏是一双背后有故事,面前有颜值的球鞋,实战评测是主观的、严苛的,我会给它打70分。
如果是脚部特别宽,体重较大的穿着者,也许会给它更高的分数。
好久没痛痛快快地打满全场了~
感谢361°组织了这次深度体验活动,希望下一次,我们能够穿上更好的球鞋!
SOLE 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