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虎扑装备区丨场上场下都够你喝一壶————361“建盏”评测
说实话第一次被这双鞋吸引是看到了微博上关于这双鞋和1299的建盏套装的消息,本人是个粗人,自然对茶具不了解,所以相比于1299的茶具,更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双被球友们昵称为“大3”(BIG 3)的篮球鞋。所以忍不住在网上下了单,在周末迎来了我自己的第一双361篮球鞋。
开箱之前其实并没有对这双鞋有很大的期待,毕竟对这个价位来说就是用来实战的。但是开箱的时候确实有点惊艳到我了,并不是说实物有多漂亮,而是感觉到了国产品牌在细节上的用心。首先是鞋盒也用了“建盏”的花纹的元素,独具匠心的是盒子上居然还有一个小的提绳,可以把整个盒子提起来,既像用礼盒包装的茶具,又可以做为鞋包提着鞋子去打球,这个逼格满满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鞋盒的质量并不是太好,不是特别坚固,耐用性上有待提高。
再看整双鞋也是细节满满,我特意选择了白色的配色,配上侧面的“大3”的LOGO辨识度很高,当然还有一双黑色配色的,看图片也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我觉得这双最为出色的就是侧面LOGO的设计,虽然是采用了“建盏”这种茶具的纹路,但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条蛇纹,在白色的衬托下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危险感,我觉得这种夸张又不失内敛的设计是后卫鞋所不可或缺的。
不过外表再好看,一双篮球鞋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打篮球上,如果性能不好,只能是一个绣花枕头。二话不说穿上球鞋就去实战,上脚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包裹感还不错,作为一双后卫鞋,轻是第一需求,而“建盏”在轻和保护性上做了一个比较中性的平衡。和朋友的最初版的“BIG3”对比,最为明显的就是鞋面的材料完全变化了,不同于最初的针织鞋面,这双建盏采用了更厚的透气海绵,虽然重量上有所增加,但是这样的设计不仅带来更好的舒适度,也完全改变了鞋带系统,回到了传统的快速系鞋带系统,不要小瞧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这完全杜绝了在初代“BIG3”上被人诟病的鞋带环脱落的缺陷。能够在一代球鞋中发掘和听取消费者提出的意见进行自我升级和改良,可以说361°非常重视市场的反馈。
给买过初代“BIG3”的朋友试了试,他反馈说感觉比初代更加舒适,鞋带也没有勒脚的感觉。通过随后2个小时的实战,我的脚也逐渐适应了这双鞋。一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到鞋子的前掌有一些过于宽大,保护性并不强,前掌在里面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不过从中间开始蔓延到鞋后跟的“大3”LOGO给予了脚踝一定的支撑。不过脚踝处的填充物并不厚,并没有给人很足的安全感,好在“大3”LOGO和后跟TPU之间加入了一条皮革支撑条,再加上系紧鞋带,脚踝和后跟的保护性远远好于前掌。
本人的打法属于投篮多于突破,不过为了试验一下球鞋的抓地力和跟脚性,在下午打球的时候特意增加了突破的次数。可能由于是新鞋的原因,采用了传统的人字形纹路的大底在急停和急启时都没有出现任何瑕疵,中底的仿生技术也最大程度的环节了足弓的压力,打了两小时球后足弓也没有特别的酸痛感。但是由于前掌有点宽大,所以在突破的时候没有办法给足够的安全感,总会小心翼翼,毕竟年纪大了。而外侧“大3”LOGO延伸到前掌外底的部分做了加固,使得球鞋的防侧翻安全系数陡然提高。
相信除了侧面的LOGO,大家也对“大3”后掌缓震非常好奇,在买之前,我专门查了一下,这个技术是361°的主打技术,在跑鞋和篮球鞋上都同时运用。当然跑鞋和篮球鞋的缓震需求并不相同,篮球鞋的缓震除了软还需要有卸力和回弹。而这个名为“邦弹”的缓震科技确实能够给予穿着者很好的缓震回馈,但是过于夸张的缓震高度使得我每一次落地都心有余悸——由于外侧的支撑性并不够好,让我感觉随时都有崴脚的危险。而在缓震性能上,感觉361°还是很用心的调教了后掌缓震的软硬度。在几次抢篮板落地的过程中,鞋底的回馈并不是那种软绵无力的坍陷感,反而有一种结实的回弹感。不过除了不能给与足够的安全感以外,过于宽大的前掌也并没有在缓震上提供足够的保护,前掌在落地时候都会有一丝疼痛感。抽出鞋垫按了按前掌还是硬邦邦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是后卫鞋的配置,为了速度和启动性而不得不牺牲舒适性。所以大体重和以前受过伤的球友们还是需要谨慎选择或者打球时候佩戴好护具。
总的来说这双“建盏”还是带给了我很大的惊艳,以前我完全没有想过国产品牌能够在细节上做的这么用心——礼盒式的鞋盒、鞋舌上和鞋垫上的建盏字样以及繁体的361°的LOGO、重新设计的鞋带系统,都让人感觉到了361°的野心和工匠精神。但是只有科技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整体的性能上,361°还和其他有着纯熟科技的篮球鞋品牌有一定差距,在缓震性和包裹性上都只能算得上是“性价比高”,而远远称不上“性能出彩”。但是这些都是可以由时间来沉淀,作为一双定价500块的球鞋,还算不错的性能和出色的细节设计已经足够值回价格。
最后来给大家看看拎着盒子的上脚照片吧:
虎扑装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