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四维鞋评丨电光石火!安踏 KT 4 实战测评
安踏KT系列是市面上价格最亲民的签名鞋系列之一,目前也可以说是国产签名鞋前二的存在,每一代都能受到大量消费者的欢迎。KT 4是全系列中首双运用了A-Flashfoam(闪能科技)的球鞋,相比前代(夺命神狙!安踏 KT3 实战测评)又增加了个卖点,是骡子是马还得遛遛才知道,让我们来看看Nightwing2303对这双鞋作何评价。
本文非“四维鞋评”原创,版权归Nightwing2303所有,但为“四维鞋评”翻译,如需转载请注明翻译出处。
原文来自:https://weartesters.com/anta-kt4-performance-review/
*四维在翻译时有语句微调,但不影响作者本意的表达;本文图片全部来自Weartesters.com,“四维鞋评”仅作转发分享之用。
KT 3上的指纹型图案被沿用到了KT 4上,没毛病。一双球鞋的抓地不需要什么花拳绣腿,只需要实在实用。如果你设计了一个不是人字纹的图案但也实用的话,我很愿意看到它一遍遍被使用,比如Kobe 9。这也是我对KT 4的感觉,KT 3的抓地稳如狗,所以我很高兴它的外底图案能继续出现在KT 4上。有趣的是,中国球鞋的水晶底似乎都比常规橡胶底抓地强一些,所以这双KT 4(橡胶底)没有像我的KT 3(水晶底)一样那么有黏性。我那几双常规橡胶外底的KT 3也有这个问题,我发现橡胶上有一层薄膜状物,需要磨合才能生效。一旦磨合完毕,你会拥有超越多数市面上球鞋的多方面抓地。如果一样东西没问题,就别去瞎搞。
A-Shock泡棉是安踏在KT 2和KT 3中使用的缓震材料(四维翻译时不记得KT 2和KT 3使用了A-Shock,Nightwing此处可能有误),而KT 4使用了一种新的发泡材料:A-Flashfoam(闪能科技)。闪能的脚感就像ETPU制品(Boost和DriveFoam)一样,所以在后跟露出的部分有大量的回弹感。起初,这种感觉有点奇怪,因为前掌感受比较沉闷,这让我想起了adidas BYW X(未来战士!adidas Crazy BYW X 实战测评)给我的感觉。闪能在后跟部分非常有弹性,前掌部分则在保证减震保护的同时给予了不错的场地感。我对A-Shock本身就有好感,而闪能就更棒了。如果你之前从来没买过安踏的球鞋而这是你的第一双,这个品牌一定会给你留下好印象的。
KT 4的材料基本是KT 3的升级版,它使用了编织鞋面,但与去年不同,这次是完全的一体式设计。编织材料让你觉得它由胶水黏合(而非自然编织),所以在横向移动时并没有太多形变(这点与Lebron 15形成对比)。如果你要做得像,那你最好做得更好。外观而言,我有些失望,因为它们太像Lebron 15(最大警戒!Nike Lebron 15 实战测评)了。从类似Flywire的系带线再到弹性鞋舌与鞋帮,从视觉上来看,它们有点太像了。不过,从功能性上来说,KT 4做得更好。
KT 4不偏码,宽脚党可能会觉得这双鞋有些窄,所以可以考虑买大半码。窄脚党买标准码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想要一个变态紧的包裹,那随你开心买小半码去吧。标准码是我的测评尺码,这也是最适合我的尺码。KT 4的锁定出人意料地好,我曾预期着会发生与Lebron 15一样的锁定问题,但在这双鞋上并未出现。KT 4让你在自由移动的同时获得了踏实的锁定感,正如我所说,如果你要和Lebron 15做相似的事,那就去做得比那双鞋更好。
虽然使用了编织设定,KT 4的支撑还是可以的。织物本身被胶水和尼龙支撑,而防侧翻设计、后跟稳定器、以及中足抗扭转片也各司其职。闪能泡棉在鞋侧被封锁了起来,以此确保横向移动时的稳定,效果也确实值得称道。
这是一个很简单惬意的测评,所以我的结论也会很简短。KT 1不错,KT 2很不错,KT 3更好了一些,而KT 4是真的屌。穿着这双鞋打球充满乐趣,它很可靠,你若不信,试试便知。干得好,安踏。
四维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