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四维鞋评丨岁月佳酿!Air Jordan 10 实战测评
无论你信不信,现在被许多人视为板砖的早期Air Jordan曾经都是市面上一等一的实战鞋,不过都慢慢被更新的科技和更轻便的材料所取代了。在早期Air Jordan(1~14)中,Air Jordan 10总会习惯性被忽略,存在感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就其历史来说,这还是一双乔丹本人不那么待见的Air Jordan,更没穿着它完成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然而,这双鞋其实是彼时汀克与Nike的诚意之作,因为他们认为乔丹不会再回来打NBA了,所以将其十年戎马生涯所得荣誉都记录在外底之上,包括扣篮大赛冠军、得分王、MVP、单场69分等等。大家都知道,之后的Air Jordan 11、12、13、14都富有浓厚的传奇性与火爆度,那这双在早期Air Jordan中更多扮演了承上启下角色的Air Jordan 10,如今还能不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呢?四维在去年感恩节(提前过黑色星期五!美国N线小城Nike Outlets有哪些好货?)以53美元的超低价入手一双,大半年来一通猛干,欲知性能如何...
个人基本信息
身高:172cm
体重:68kg
鞋码:42(*US 8.5)
打法:接球跑动射手,低位背身单打相对瘦小对位者,绕掩护后面框三分球
场地:塑胶球场、水泥外场、室内木地板
球鞋基本信息
名称:Air Jordan 10 Retro
材料:尼龙织物、皮革鞋面、Phylon中底、全掌Air Sole气垫、橡胶外底
价格:国内官方售价1399人民币,美国官方售价190美元,二级市场有不少配色低于原价
就如我在新的心跳!Nike Kobe 1 Protro 实战测评中所说,老派的皮质鞋面对我来说总是讨喜的,更遑论是如此质感优秀的皮革。就这个特定配色的鞋面而言,我真的挑不出任何大毛病。除了鞋头部分(在下文“包裹”部分会详述)之外,整双鞋的鞋面还是相当贴脚的,尤其是鞋舌部分的弹性尼龙条适配了各种脚背。在它还是一双新鞋时,鞋头弯折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生硬,但好的皮质能够在多次弯折后慢慢适应并软化,生硬感也就渐渐消失了。鞋帮以及后跟部分填充物都相当足,给脚踝与后跟提供了柔软而不失紧实的包裹,不过弊端是鞋内材料太容易起球,基本上穿个两三次就能明显看出使用痕迹。只从鞋面来说,Jordan Brand在这个配色上是相当用心的。
冷知识:Air Jordan 10是第一双使用Phylon的Air Jordan,而那时候的Phylon基本就是市面上最牛逼的发泡材料。除了Phylon之外,Air Jordan 10还使用了全掌的Air Sole气垫,在其刚面世时也算是相当奢华了。如果你指望刚穿上就体验到Air Sole的气垫感,那你一定会失望的,与很多老鞋一样,Air Jordan 10的中底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的。不过即使是穿了大半年后的今天,Air Jordan 10的脚感依然完全不能以“软”来形容。Phylon会软化一点,Air Sole也会比新鞋时感受更明显一点,但它不足以与现代缓震科技抗衡。场地感良好,禁得住一定程度的冲击,这可能是我对其缓震能做到的最准确形容。如果你想要一双缓震系复刻球鞋,那你大概率不会太喜欢Air Jordan 10。
如前言所说,Air Jordan 10的外底上布满乔丹第一次退役前的荣誉记录,横向条形纹路以及文字基本构成了它的抓地图案。还别说,这双鞋的抓地之好有些超出我的预计。虽然纹路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平,但它在木地板和室外水泥地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抓地效果,即使是纹路不那么多的侧向抓地也没什么毛病,我认为其抓地之稳健大大得益于橡胶成分。我曾在新的心跳!Nike Kobe 1 Protro 实战测评中指出Kobe 1 Protro的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抓地,如果它能有Air Jordan 10这样的抓地,我心目中的年度第一就没跑了。但是,Air Jordan 10的外底也非完美,如大家所见,小石子以及其他恶心巴拉的东西很容易卡进外底缝隙中。因为穿它实战多是在外场,这些东西也没有太影响我的体验,但卡多了之后就会有些阻碍纹路伸展,对室内实战来说便不那么招人喜欢了。
Air Jordan 10使用了快速系带系统,我认为也可以算是动态系带的最初形态之一。系紧鞋带在这双鞋上简直轻松加愉快,一旦系紧之后,脚背、脚踝以及后跟都能得到相当紧实的包覆,但鞋头部分就不是系带系统能解决的了,不幸的是,这双鞋的前掌部分还真有一些包裹上的小问题。尽管看上去又大又笨拙,Air Jordan 10的鞋楦其实不是太宽,甚至可以用有点小窄来描述。我认为它不偏码,但是内长有些偏长,从而让前掌鞋头部分有了不小的活动空间,如果你在实战中用力横移的话可能会感觉前掌在鞋里滑动。如之前所说,这双鞋的鞋楦并不宽,如果买小半码来改善内长问题的话,宽度又有可能不够。Air Jordan 10的不同配色有不同材料,包裹可能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脚型也不同,四维只是陈述自己的使用心得,如果对尺码犹豫不决的话还是在实体店试穿为上。
除了标准的老鞋配置之外,中底向上延伸也为整双鞋的稳定性做出了贡献。如上文所说,Air Jordan 10的场地感还是不错的,贴地、底盘平而宽、鞋面具备一定的抗形变性,所有这些特质使Air Jordan 10像一台武装坦克一样稳重。尽管存在一些内长问题,全鞋的包裹终究是过关的。对于那些依然坚信鞋帮高度决定支撑强度(尽管这是错误的)的人来说,Air Jordan 10能够在脚踝部分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支撑,满足了这些人的心理需求。对于这双鞋的支撑其实没太多可说的,就一个字“稳”,也难怪肯巴-沃克这样的变向狂魔对它青睐有加。
我穿着这双鞋爬过山林、走过雪地、打过水泥,前后掌极细小的纹路磨平了不少,但鞋底的字依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磨损痕迹,目测一时半会儿也磨不了多少,整体抓地也还是很出色。跟诸多现代球鞋相比,Air Jordan 10 的耐磨程度算是魔鬼级别了,只要你不是特别疯狂地拿鞋踹球场,这双鞋完全能在这个时代胜任外场主将。
鞋面360度无死角不透气,保暖度与Foamposite(不朽传奇!Nike Air Foamposite One 实战测评)有一拼,大家差不多对Air Jordan 10的透气性心里有数了吧?脚背部分存在一些理论性的透气孔,但打起球来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如果再穿上Stance(轻奢主义—Stance 559 NBA官方球袜 实战测评),啧啧啧... 总而言之,Air Jordan 10在日常休闲使用中已经属于保暖型球鞋,实战起来十分闷热,穿上Stance或其他厚球袜实战基本上就是种踩风火轮的感觉。
球鞋虽老,但还是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放在今天,Air Jordan 10依然是一双至少中上水平的实战鞋,我不介意多穿它实战几回。以实战鞋的标准来评判的话:论材料质感,它可以说是市面顶级之列;论抓地优劣,它也堪称一方诸侯;论耐用与否,它基本上是Bug一般的存在。如果大家想入手复刻球鞋实战的话,Air Jordan 10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项。同时,国内炒作的乌烟瘴气并没有影响这一代球鞋的绝大多数配色,三位数的价格比比皆是。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评判,Air Jordan 10都是一双实战马路双修的好鞋,就如一樽岁月佳酿,令人回味无穷。
四维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