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球鞋评测丨帕克穿着半年体验(不是测评不是测评)及后续态极篮球鞋购买计划
由作者“计算机系12号 ”发布
夏天,我第一时间入了帕克。在我克服了它过于软弹的中底后,帕克就成为了我的主力球鞋。
说实在的,帕克态极科技比科比的鞋垫科技香太多了。
既然提到了匹克帕克,我就索性展开一点。
1.关于尺码
总有人说匹克码数偏大,我耐克44.5,匹克和安踏全买的44。我的理解是匹克有点像以前的锐步,买过以前锐步的朋友应该记得锐步也是偏大的。但是不至于大到一码。这里穿插说一下,现在有的朋友貌似追求的是类似手套一般的包裹,我觉得,这可能这就是理念上的差别了。以前我老妈教我打球的时候反复跟我说,买鞋不能买正正好好的,要从后跟的位置伸进一个手指最佳,因为人通过运动,脚的大小时会发生变化的,况且还要给可能佩戴的护具留下空间,这番理论的对错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是这个习惯确实陪我从小到大。
ps:我老妈打球时间很长,我看过她最老的打球照片,球场上都没有三分线。
上了年纪就要更好都保护自己咯。
2.关于鞋带
帕克的鞋带确实容易松,通常是跑着跑着就开了,我是怎么处理的呢,就是和登山鞋一样,双系。
不知道能不能看清,鞋带双系是登山鞋的常规操作,登山鞋普遍采用圆管鞋带,设计理念就是怕在野外出现鞋带断裂情况出现,所以一般填充物充足的圆管鞋带是很结实的。当时双系鞋带也有弊端,就是装帕克是一体鞋身设计,没有鞋舌,这就导致会出现鞋带卡脚背的问题。
3.关于态极缓震和鞋垫
通过长时间穿着发现帕克太软了,有的时候我穿它走去球场的路上,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打了两次球后通过抽出鞋垫发现,在态极中底已经足够软的情况下,帕克原配鞋垫采用了类似硅胶一样的材质,使整双鞋软过头了,而且这双鞋垫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就是打滑。在网上很多人说这双帕克打球会出现顶脚趾的情况,我认为问题有二,一是有人故意买小一号,太过正好,就出现该问题;二是鞋垫打滑,在突破、急停、落地时脚在鞋内出现位移,导致顶脚趾。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换双鞋垫搞定。
最上面的就是原配鞋垫,果断换之。红色的就是最普通的eva材质鞋垫,是一双退役安踏里的,放到帕克里很好用,最下面的是带支撑的,我最近在用,也不错,反正都比原配强,这点就要继续吐槽匹克设计人员了,但凡穿上帕克打几场球就能发现的问题都发现不了。。。。
4.关于抓地力
通过不同场地体验,总结两个字,真香。
5.关于耐磨程度
我感觉还行。要求不能太高,半年花纹出现磨损,但场地相对清洁的情况下能定住。
6.关于缓震
真香!这里也提一句,所有的材料缓震都有一个衰减的问题,我也想知道态极科技的衰减周期是多久。
7.关于下一双态极
我很喜欢态极的脚感,下一双继续支持匹克。但我下一双不会买闪现,我估计会购买双11某app推送给我的另一双态极篮球鞋,黑色鞋面,带魔术贴加固,水晶底,后跟饱满,独立鞋舌,我感觉对我来说完美。
它长这个样,不过貌似是某app独有。。。
8.关于标题
为何我要强调不是测评呢,如果看贴人检索我的发帖记录会发现,我虽然发帖不多,但以前还是挺喜欢发评测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发现,个人的测评会太过于主观,千人千脚,每个人的足弓、脚趾长度、脚背高度、前掌宽度和缓震要求都是不同的,还是需要自己切身去体验的,测评,也就只能作为一款球鞋的参考,仅此而已。
闻鸡起舞雨宫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