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球鞋评测丨阿迪达斯Ts Cut Creator Low —— 老鞋评测
由作者“shen327”发布
有关Ts Cut Creator Low的测评早已烂大街了,估计TZ们也看腻了。现在来写这个测评,似乎有点多余了,但这毕竟是我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实战后,得出来的想法和感受,想想还是值得一写的。在写这个测评之前,鞋子早被我大卸八块,扔到门外的垃圾桶里去了,某些细节忘了拍照,只能借网上的图片来顶一下。好吧,马上开始!
测评主角:Ts Cut Creator Low(我叫它小Cut)
本人身高:168CM 体重:53KG(典型的瘦小型后卫)
打球风格:经常性的变向突破、急停跳投、冲抢篮板,其他的基本很少
测评环境、时间:实战场地为粗糙的水泥地外场。从去年11月到今年8月,平均每周打球3—4次,每次2个小时,强度属于中等偏高,期间没有换过别的鞋子。
本次测评分为8个项目,每项满分10分,总分为80分。
一、外观:9分
第一眼看到小Cut,极具速度感和力量感的外表让人亢奋不已。鞋头处采用了蛇纹的合成皮,为它增添了不少的杀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个“穿孔大鸡蛋”,经过异化设计的三道杠贯穿于脚踝两侧,新鲜感十足。整体看起来,小Cut以微微前倾的势态趴在地面上,仿佛在告诉人们:它随时以犀利的突破撕开对方严密的防线。
二、包裹性:8分
这是我第一双Adidas,选择了40 2/3码。小Cut的毛巾内衬穿着起来非常舒服,尽管是一双Low,鞋帮也不算很厚实,只属于中等程度,但绑紧鞋带后,整体的包裹性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前中段,紧而不勒脚,实战过程中让人比较放心。悲催的是,鞋舌内侧刮脚了(图片中红色圈圈的位置),而且还持续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应该跟我平常的习惯有关,拿到一双鞋就直接上场,从来不进行任何适应性的压马路活动,呵呵。
三、重量:7分
作为一名后卫,我对球鞋的重量还是比较在意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小Cut对于我来说稍微有点过重了,再轻一点的话会更好。
四、缓震性:9分
小Cut前掌处采用了Adidas的老牌科技adiPRENE+缓震胶,硅胶鞋垫的厚度相当于3个硬币,并且弹性十足。虽然走起路来感觉比较硬,没有ZOOM那么软那么舒服,但在球场上却有着出色的表现。每当跑动或者落地的时候,冲击力被吸收的同时有一股强烈的反馈力从脚底处传来,并没有任何的不适。对于经常突破和冲抢篮板的我来说,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五、稳定性:9分
小Cut的中底厚度适中,场地感比较强,有种很踏实的感觉。虽然前掌外侧没有针对性的防侧翻设计,但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小Cut的底盘还是作出了适当的加宽,也能起到一点防侧翻的作用。后掌的ForMotion系统能在运动过程中提供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减少急停和突然变向所带来的影响。实战过程中,小Cut没有出现任何侧翻或者异常扭转的情况,稳定性不言而喻了。
六、透气性:10分
之前穿过一双Air Jordan TGIM,那透气性简直为零,就连我这双出汗量极少的脚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小Cut鞋头处布满了透气孔,鞋舌和脚踝两侧采用了通风散热设计,加上大底前掌处的FOREFOOT VENTILATION透气技术,透气性堪称一流。
七、抓地性:10分
小Cut采用了Non-Marking无痕橡胶大底,尽管清一色的水波纹看起来很单调,但却很实用。实战过程中无论是启动、急停或者是横向移动,小Cut都能给我一种人鞋合一的感觉,很赞很给力。
八、耐磨性:8分
小Cut的鞋底材质属于中等偏软,耐磨性算是很不错的,毕竟它陪着我征战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直至“皮光肉滑”。
最后总结:小Cut在这次测评中一共得到70分(满分为80分),整体性能属于优秀级别,在透气性和抓地性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是一双不可多得的实战好鞋。
闻鸡起舞雨宫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