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一周大盘点】1000到3000元 市售15款热门HIFI入耳式耳机推荐

数码控 【一周大盘点】1000到3000元 市售15款热门HIFI入耳式耳机推荐

    2017-11-20 17:54:15


1000到3000元的HIFI入耳式耳机,可以说各个都是高手,它们既可以作为你发烧的开始,也可以成为你“退烧”的伴侣,但也不排除有些耳塞调音过于个性,或搭配前端不易。为确保品质,本期会在一些历史相对悠久的品牌中优选符合大多数发烧友听音口味的经典型号。

由于千元级耳机的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故本期不会再像以往那般按照价格由低到高排序。小编将直接从每个品牌中挑出优质型号并放出链接。

一、铁三角 ATH-CKR90is

CKR90is耳机外壳采用铝金属材质,质感触感都很不错,外壳末端有一个非常别致的铁三角LOGO,处理工艺十分精致。但由于采用金属材质的缘故,耳机的重量明显比塑料外壳要重,不过,仅从外观来说CKR90也算是用料十足。

CKR90is三频较均衡,中高频表现会稍稍突出,细节也非常丰富,横纵向声场都较大。人声略突出,前置感较强。整体解析力不俗,清新度极佳,背景黑,会有稳定的心理感受。作为一款定价在1700左右的双动圈耳机,CKR90is对声音细节的处理还是比IM70要细致不少。

(is在铁三角产品中是线控的意思,日版型号名为CKR90或CKR100,无线控)


二、铁三角 ATH-CKR100is

CKR100is采用双相驱动器(13mmx2,带纯铁轭)通过减少互调失真来提供更高的频率响应,铝质安定器确保线性振膜运动,实现高分辨率音频再现 高刚性钛外壳消除不必要的共振。可拆卸的1.2米(3.9英寸)电缆,在耳机上采用新开发的A2DC(音频设计可拆卸同轴)连接器,可提供卓越的耐用性和优化的音频性能 用于左右声道的独立星形电缆可以隔离外部噪声和通道串扰.

CKR系列一直以来在发烧友的口碑中都算很不错的,整体口碑要好过该品牌千元档动铁LS和IM系列,主要是易出好声,灵敏度也高,非常饱满的中频和细腻的中高频表现。CKR100也是VGP区间价的金奖型号,造型、材质、调音都很经典。


三、铁三角 ATH-LS200is


LS是铁三角在2016年推出的全新系列产品,从规格与产品取向应该是取代前期动铁IM系列的新品。该系列全面采用铁三角新一代的A2DC插针接口,插入式的接头,可减小断针的风险。LS200采用双动铁单元,为平衡电枢,采用一个高频单体搭配一个全音域,搭配不锈钢与树脂混合导管,提升高频表现。LS200的频响范围为20Hz-16000KHz,阻抗为47欧姆,承受功率为3mW。此外LS200还带有可拆卸式线缆,易于更换和定制。

四、JVC HA-FW002

FW002(现JVC次旗舰级)是一款采用JVC木振膜的耳机,JVC独有的超薄木振膜,使得木振膜乐声纯正、丰富,这款动圈式耳机采用的是直径10mm木质球顶单元,比FW001窄了1mm.FW002保持了很多动圈耳机那种擅长人声表达的特点,而在声音细节更细腻,舒顺的声音适合日常听音的,木单元给人以温暖和平和感。

FW002的声音有着相当强悍的声场,厚度,对男声、电影原声之类的适合表现力度的声音有加分。JVC 高端FX系列、FW系列都有着出色的低频量感,追求低频气势的烧友基本都会考虑JVC的这两个系列产品。FX系列目前临近下市,FW系列取而代之。

五、JVC HA-FW001

FW001(现在的旗舰级)搭载了JVC公司独有的轻质量木球顶振膜,采用Hi-Res Audio规格设计,振幅精确,搭配高刚性铝制腔体,可抑制多余神东,发声清澈,充分再现高分辨率音源丰富细腻的音质。外观方面,面向新生代年轻人简约个性及休闲时尚个性,整体采用独特原木色系、原木材料搭配的时尚设计,触感舒适。耳筒角度和位置,人体工学设计,整体轻量化,不含线重量约为14g,佩戴舒适度不错。阻抗为16Ω,频响范围为6-50000Hz,灵敏度可达104dB/1mW,承载功率200mW。L型接口,随机配有四规格耳塞各一对、线夹、绕线器、收纳袋。

JVC的最高级入耳式,声场更为完整,但需要较长时间煲机,亦或是换线,否则会有些钝重,不够凌厉的感觉,JVC的此旗舰往往会更容易一瞬间打动人。这也是要留意的。

六、SONY MDR-EX800

mdr-ex800st是索尼针对录音室监听的一款高档耳机,在乐器店有售,不面向民用,但仍旧有不少发烧友选购,个性的外观,强悍的声场、解析是其特色,但音乐味不够浓,也是其不那么吸引人的一点。价格长期维持在1200到1500之间。

与mdr-ex800st相似的还有个型号7550,两者只是发售区域不同,7550面向海外,mdr-ex800st只针对日本市场。据官方透漏两者音质相当。

七、SONY XBA-300AP

索尼称XBA-300AP的外观为“三腹肌”,主要是其内置的三颗动铁从外面看去很像是人的腹部肌肉。索尼动铁技术自推出至今已发展五六年,而在XBA-100和XBA-300这两款产品上,我们已基本可以确定索尼动铁真正的成熟了,且具备威胁其他动铁单元品牌的实力,XBA-300AP的高频柔美、纤细,给人无限遐想,女声相当迷人精巧,适应性也要比最初两代型号更强,要知道XBA-10几乎只能搭配少量输出功率很低的播放器。此外,几乎无齿音也让很多挑剔者难以找到它的毛病。这是款口碑极佳的耳塞。销量也一直算是很不错。

八、SONY XBA-N1AP

索尼小型化圈铁的代表型号,声音明朗开阔,中低频不会像更高级的N3AP那般过于厚重,因此给人异常明显的爽快通透感。在千元级产品中也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款产品。口碑一直很不错。目前价格更是很讨喜。1000内都可以搞到。

九、SONY XBA-N3AP

XBA-N3AP配置了一个9mm直径的LCP[液晶分子振膜]振膜动圈扬声器,尺寸要比A3和Z5的16mm直径小不少,但是官方描述称新的磁路设计让这只9mm的灵敏度更高,低频表现比大尺寸的更好[应该是指比A3的更好]。不过官方没有详细说明N3AP的LCP上是否有金属镀层?不过,N1AP没有使用这只新型的动圈扬声器。

在耳机结构方面,N3AP配置了索尼的”声场控制技术”,将入耳导管延伸至腔体的后部,让频响分布更为均匀,不过官方图片没有看出来具体详细结构到底如何。N3AP的这根导管也是金属材质的[据说是铜的]。而N1AP没有这样的设计。

N3AP的动铁单元表现仍然在高频较高频段处于一流水平[比Z5不确定],在入耳式耳机中也处于一流水平[动圈动铁风格不同,具体可比性不强],但是中频和低频显然很不适合搭配手机和入门播放器,低频容易影响到整个声音的均衡都需要更强大的耳放和合适的搭配去支撑。但整体来说,N3AP耳机的声音风格仍然有索尼很多耳机产品上为了追求中低频声音的厚实而牺牲声音层次的问题.

十、SONY XBA-Z5

XBA-Z5是索尼2014年发布的XBA圈铁系列旗舰级产品,沿用着XBA-H3、A3一圈两铁的单元配置。其中动圈单元采用16mm镀铝LCP材质,拥有非常优秀的响应能力,可以很好地呈现中低音,并且增加了振膜上的褶皱数量,是其对形变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以减少失真;至于动铁单元,则是采用索尼自家全新的T形对称式电枢以及直接驱动结构,对于高频的还原度进一步提升,可响应频率3Hz-40000Hz。此外还有节奏响应控制技术能提升声音的动态感、多分支电路有效降低干扰以传达细致的高频。32Ω的阻抗以及107dB的灵敏度,虽说用随身设备可以推动,但是想要发挥其实力肯定还是要配上比较出色的前端。听感方面,不改XBA系列的流行走向,相对偏重于低音,同时在声场以及动态方面都有着很出色的表现~

全镁材质的耳机腔体,在保障声学性能的基础之上,也做到了坚固、轻薄。对于这个定位的耳机来说,可换线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原线为镀银无氧铜,能够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当然,还有官方升级线这种东西的存在...不论单端或是平衡的升级线,都能比较明显地改善音质。所以买完这条耳机之后很快就会想着去升级平衡线,升级完平衡线之后再买个PHA-3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有了信仰

Z5的价格多年来一直相当稳定,最低价格也要大约2600了。如此保值甚至超越前旗舰ex1000。但Z5的声音不算非常健康,主要是低频部分过于彪悍,影响了整体的平衡,从HIFI的角度来说,有些不够令人满意,但中频、高频、极高频却又非常给力,尤其是高频延伸这一硬实力,真是令人印象深刻。Z5是可以充分挖掘潜力的塞子,有足够的钱大可以好好投入前端。

十一、AKG N40

这款N40是AKG继K3003之后推出的第二款圈铁耳机,定位为中高端。外观方面,N40采用了绕耳式的设计,耳机外侧为抛光镜面式的金属材料,内侧为类肤质材料,顶部还有排气孔有助于空气的排出减少对耳膜的冲击。
耳机采用一动铁一动圈的混合单元。三频比较均衡,可以通过更换声音滤波器(有低音增强、参考级音质和高音增强三种可选)来满足不同的需求,阻抗为 20Ω,推起来相对容易。采用可拆卸式线缆,有带线控和不带线控两种线材,其中人性化的一点是线控版的控制方面可以通过开关来分别满足安卓/IOS的使用。

十二、DUNU DK3001

达音科DUNU在DK3001(一圈三铁)这只耳塞上完成了前作DN2002所未能达到的优质低频响应,在声场上又适度拓展了DN2002的边界感,7N线材下更加透明的声底让人对其凸显的解析力倍感钦佩,总的听感属于整体均衡,饱满而杂食的塞子,非要比其他家接近3000元档旗舰也许并不能百分百完胜,但白送的5N OCC 2.5mm平衡线和附赠的各种耳套还是让它具备非常强悍的市场竞争力。

十三、Klipsch X12I

Klipsch(杰士) X12i入耳式耳机是继2010年1月推出的X10i,以及2013年8月推出的X11i后最新的后继型号。X12i细小轻巧,机身底盘直径小于6mm,仅重15g。此外,它采用的铝合金机身除可减少机身厚度外,同时还坚固耐用。这款耳机目前已经在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发售,售价低至2688元。

X12i拥有Klipsch产品线中最为细小、性能最高的单驱动器,利用定制的发烧级KG-926平衡动铁单元,提供全方位音色,动力媲美多重单元同时输出,并有利播放经典电子管放大器的声音,低音表现也较为出色,加上已获专利的椭圆形耳塞和22度耳机出音孔设计,长期配戴可保持舒适,同时有着不错的阻隔噪音能力。

十四、Klipsch X20I

该款耳机采用了双平衡电枢单体设计,也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双单元动铁耳机,其中一个为X11i中所搭载的KG-926动铁驱动单元,负责中低音的输出。另一是最新开发的被称之为“Super Tweeter”的KG-125动铁驱动单元,用来强化高频部分,在这两个单体的配合工作下,实现更加优质的音频输出。此外,为降低内部噪音干扰,耳机内部还配备了低通滤波器,使交叉频率保持在了10kHz,已拥有更高抗扰能力,也借此来提高低频的表现效果,使得Reference X20i的低频更加结实有力。

耳机在外观方面依旧延续了X11i超细圆形的腔体设计理念,只不过在双动铁设计的加持下,X20i的直径较X11i小有上浮。腔体依旧由高强度的不锈钢制成,拥有超强的耐用性及良好的外观质感。同样也配有Klipsch自家独有的椭圆形耳塞,其所具备的良好的隔音效果及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则无需再多言。考虑到耳机线材损坏的问题,Reference X20i同样加入了可换线设计,但与一般动铁耳机的线材接口被放置在耳机腔体底部所不同,Klipsch出人意料的将接口设计在了耳机线上,并采用了比接口尺寸更加细小的旋入式SMMCX接口。这可能是由于耳机腔体过为细小的原因,因此只能选择将换线接口由上移至耳机线,算是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十五、奥蒂兹 isine10

奥帝兹Audeze是一家以平板耳机产品与技术而闻名的美国公司,在当前市场平板耳机产品丰富程度和知名度来说,Audeze应该算首屈一指,当然HiFiMAN的平板耳机与Audeze比也算得上并驾齐驱。其实从2015年起,Audeze和HiFiMAN的平板耳机都开始发生变革,那就是告别以往笨重和极低灵敏度的问题。而Audeze的方案更为彻底和全面,Audeze推出了EL8系列耳机和iSINE系列耳机,前者还是头戴式,而iSINE(包含型号尾数10和20)则是入耳式。它们都搭配了一条配合苹果的Lightning接口,24bit的DAC兼DSP来驱动耳机.而iSINE 10也算是该品牌的入门级。

iSINE10的整体声音表现令人吃惊,虽然它的宽松感、层次感以及解析力还很难达到LCD4、HE1000级别头戴平板耳机的感觉,但整体声音的均衡、极好的动态、平板特有的舒展听感和非常出色的控制力,让它可以跨越几个级别直接挑战千元级的HiFi定位的头戴式耳机。

1000到3000元档,热门型号还有一些,不过总体数量并不多,相比中低端,这些高端货的销售周期会更长,一般不会轻易更新或停产。像ex1000都卖七年了。

感谢阅读

这期如果没有小伙伴喜欢的耳机,或者小伙伴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在本帖留下需求给小编哦,小编会第一时间给你们答复,并在下一期增加不同耳机推荐给大家。

回复例如:

正确格式:500预算,入耳,听流行(如要蓝牙,线控,降噪等功能性的需求,请加到推荐语句中!)√

错误格式:预算几百,求推荐性价比高的,求推荐音质好的。×


person2399

数码控 【一周大盘点】1000到3000元 市售15款热门HIFI入耳式耳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