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三年可以说是adidas的反击年,在这三年里面,有Boost缓震科技的火爆,又有哈登的签约。对于adidas来说,这都是很重要的转折点,各类Boost的篮球鞋、专业跑鞋以及休闲跑鞋都火爆到不行。
要谈阿迪达斯的设计与反击,应该从2013年开始说,那个年代Nike有着各种Hyper系列,而adidas有着各种Crazy系列,Nike靠着Air Zoom、Air Max两种气垫占有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adidas的鞋款则相对脚感没那么强悍,再加上Nike有着詹姆斯、科比、保罗和安东尼等各种明星鞋款,adidas的竞争力相对要比较弱。
那时候小编也有adidas的鞋款,没记错的话是Crazy Shadow2,这双鞋脚感相对比较硬,缓震比较差,但是它的鞋面贴合比较不错,不会出现顶脚趾压脚背的情况。当时我买的就是下图的配色,觉得比较俏皮,就将其收入囊中了。
另外比较多见的就是Crazy Light和Crazy Fast这两个系列,Crazy Light 2和Crazy Fast鞋面采用的都是Sprint Web,Crazy Fast虽然是双密度的EVA中底,但是还是蛮硬的,但是启动快,并且鞋子十分轻,设计上面也为足弓提供了支撑。
(▼Crazy Light 2)
(▼Crazy Fast)
像这样的Crazy系列还有Crazy Quick等等,有的慢慢地就被腰斩了,像Crazy Light这样的,一直走了过来,并且搭载着adidas最前端的科技。
另外球星签名方面有Rose 3、Rose 3.5以及霍华德3和4,这里就挑小编比较熟悉的罗斯3.5来讲。
罗斯3.5的设计在当年是火爆的,它的鞋身上有着罗斯的标志,鞋面以及鞋身的设计都是围绕着罗斯的标志的。鞋身一圈一圈展开的菱形透气孔,以及鞋头菱形的图案,让整只鞋具有很强的一体感。
作为当时的高端后卫战靴,Rose3.5的中底偏硬,但带有弹性反馈,启动快。它外底的耐磨性也不错,但噱头没有XDR那么足。另外争议比较多的就是脚踝的保护性,有的人觉得罗斯的战靴太轻,脚踝保护性都不好,而有的不这么认为。
对比于同期的ZK7、LBJ10这些脚感比较好的鞋款,罗斯3.5在市场上的份额并不大。并且Nike还拥有Hyperdunk、Hyperquickness、Hyperchaos等各种系列。而在跑鞋方面,Nike有着登月系列、Pegasus系列等。adidas也深知如果没有新的缓震科技,是斗不过耐克的。在这之后,adidas就推出了Boost科技,但最初的Boost应用并不像现在那么广泛,并且还是有着比较多的槽点。
早期的Boost篮球鞋要数Crazy Light Boost 2014,这是一双后跟搭载Boost的鞋款。当年这双鞋一直没有很好的折扣,价格居高不下。记得那时候班上有个同学700多入了一双。
这双鞋后跟搭载的Boost模块的缓震反馈还是可以的,对比起上面说道的那几双好好很多。另一方面是,Crazy Light Boost 2014也继承了前两代轻质的特点,并且没有科技的前掌启动很快。它的槽点在于外底,外底实在是有点不耐磨,如果急停、变向和转身转身比较多的话,很多外底就会穿,中底Boost就直接贴地了。在我的角度看来,这双鞋更适合内场。
在这之后,adidas在各种鞋上应用反馈爆炸的Boost,接着就出现了“爆米花”、“大颗粒真爆”和“巴斯夫”等热门词汇。在这个时期比较多的是后掌搭载Boost的鞋款,当然也有跑鞋是将Boost放于前掌。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adidas也把原本Sprint Web渐渐的变为编织面Primeknit,Primeknit可以让鞋面兼备支撑的同时,使全鞋的总体重量变轻。在之后的Crazy Light Boost2015就应用了Primeknit。
高帮版本的鞋帮变为了魔术贴式,可以更好地紧固脚踝。中底的的Boost面积也有不少的提升,加上Primeknit鞋面,让鞋子轻便而具备缓震。
同时阿迪达斯也玩起了价格战,这双2015年出的鞋款在2016折扣价就到了400多,并且在16年的双11只想要300多就可以拿下,PE版本的配色设计也让不少人为其着迷。
沿着Crazy Light这个系列中就可以看到adidas篮球鞋在那几年的发展,随着Boost被越来越多人所热爱,adidas随即推出了全掌(具体来说就是四分之三掌,或者说是五分之四),比如Crazy Explosive和Crazy Light Boost 2016。
(▼Crazy Explosive)
(▼Crazy Light Boost 2016)
以上的两个系列的鞋站内有很多的测评,各方面详细的性能和配置大家也应该很了解。在这里想讲的是价格,Crazy Explosive和Crazy Light Boost 2016定位为中高端鞋款,直到现在的价格依然维持在600左右,但却依旧火热,前几年的Crazy各系列大多很快掉到400多。
出了Boost之外adidas还有Bounce以及Adiprene+,这两种中底材料用于中低端实战鞋,从总的看来,adidas产品的分界变得明显起来了,从前的Crazy各系列外形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让人实在是不感冒,而现在各类系列外观差别明显,并且科技、性能和价格都有很明显的区别,使得消费者对自己喜欢系列都有深刻的印象。
Crazy Fire就是一款比较有代表性的低端鞋,虽然平平无奇,但它价格有着很好的优势,可以在低端市场上面获得一定的份额。
中底搭载着adiprene+减震科技,织物网眼的鞋面没有太多的噱头,普普通通的橡胶外底印着很有特色的纹路,让鞋子在外场拥又不错的抓地力。
在哈登签约adidas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讽刺的话就是“哈登估计要伤了”,但后来哈登可以说为阿迪达斯做了很大的贡献,在2016-2017赛季哈登成为了赛季助攻王,带领火箭队闯入西部半决赛,让哈登的鞋款大热,签约哈登是adidas做的最好的投资。
Harden Vol.1无疑是一双性能高超的实战鞋,低帮的设计为哈登的各种欧洲步提供灵活性,鞋面采用了凭借设计,鞋头处的材料为皮质,而鞋身为Primeknit编织材质。
中底为全掌的飞开放式Boost,这样的中底兼备着缓震和回弹反馈,让鞋子拥有良好的启动性能,这样的拥有速度感的鞋款,正是哈登本人所需要的。
另外还有利拉德,adidas将利拉德系列和哈登系列区分开来,我还记得利拉德3的设计者说过,利拉德的定位就是大多数人都穿得起的一双实战鞋。
利拉德3的价格大多在400以下,这双鞋小编我也有上脚过,Bounce的中底很厚并且软,让脚板有一种宠溺的感觉。
它的鞋面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鞋型也偏向于扁平,并且它有着各类花俏的配色去迎合市场对于“骚”的需求。
迷迷糊糊地数了一大堆阿迪达斯的鞋款,阿迪的反击从总的来说就是将自己的产品更好的划分开,并且使用了新的缓震科技和鞋面技术,更加多的基于市场出发去设计符合消费者口味的鞋款。这几年来,小编是看着adidas的球鞋不断地崛起,也期待阿迪会有更好的鞋款。
asd13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