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SB 要回潮了吗?”
作为一个球鞋编辑兼在 SB 巅峰时期喜欢上球鞋的球鞋爱好者,对它总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所以,在 SB 迷失和没落的这些年,每当看到又推出了什么新的配色,或者某位明星又上脚了某双经典老鞋,我总会在心里默念这个问题。
就像要进行一场争锋相对的辩论赛,需要为我方的观点寻找合理且独到的论点支撑。可能会有那么一两点吧,甚至不能从内心中说服自己,这个问题往往就无疾而终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种感觉在今年格外强烈。有一个信号是今年上脚 Nike SB 的明星和球星显著增多,比如目前在说唱和潮流圈都人气极高的 Travis Scott,除了与之合作的 Jordan Brand 旗下产品,他平日穿着最多的就是各种 Nike SB——
▲Concepts x Nike Dunk Low SB “Yellow Lobster”
▲Nike Dunk High SB “De La Soul”
▲Nike Dunk High SB “Three Bears”
▲Nike Dunk Low SB “What the Dunk”
▲Nike Dunk Low SB “Carhartt”
▲Nike Dunk Low SB “Freddy Krueger”
▲Nike Dunk Low SB “Homer”
▲Supreme x Nike Dunk Low SB 2002
▲Supreme x Nike SB Blazer Low GT 2016
(PS:最初官方命名为 Nike Dunk (Low/Mid/High) Pro SB,简称 Dunk SB。现在 Nike 为了把它统一在 Nike SB 系列中,近几年新发售的鞋款都被改名为 Nike SB Dunk (Low/Mid/High) Pro,简称变成了 SB Dunk。但有些复刻配色为保持原汁原味,依旧采用老的命名方式。)
从 Dunk 到 Blazer,从普货到稀有,从便宜到天价,Travis Scott 对 Nike SB 的涉猎范围毫不受限,这也从侧面证明他并不是为了带货而选择穿上 SB。
再把目光投向 NBA,
Kyrie Irving 穿着市场价3.5万 “What the Dunk” 出现在了训练场上,
养伤期间,他还穿着 Nike Dunk High SB “Skunk” 在观众席上观赛,
不过,当他上脚了那双极罕见的 Nike SB Eric Koston 1 “Eric Koston x Kobe Bryant” 后,关于“谁是 NBA 最喜爱 Nike SB 球员”的讨论就已经终结了。不仅如此,他还用签名鞋向大家宣告自己爱得深刻——
Nike Kyrie 3 “Ray Gun” 致敬了 Nike Dunk Low SB “Ray Gun Black”;
Nike Kyrie 4 “Day of the Dead” 致敬了 Nike Dunk Low SB “Day of the Dead”;
在这之中,他最为偏爱的还是 Nike SB 和潮流店铺 Concepts 联名的“龙虾”系列。Nike Kyrie 4 TV PE 11 以 “Yellow Lobster” 为灵感,还原了如泼墨一般的龙虾斑纹和天鹅绒红白格内衬。
而 Nike Kyrie 4 TV PE 15 则开发了新的 “Green Lobster” 配色,鞋头固定虾钳的橡皮筋让人一目了然。
赛场下,与 Concepts 关系甚好的 Kyrie Irving 不仅提前穿上了 Concepts x Nike SB Dunk Low “Purple Lobster”,
还在 Complex 出品的《Sneaker Shopping》节目里获得了 Concepts 免费赠予的 Concepts x Nike Dunk Low SB “Blue Lobster”,并以自己的最新签名鞋 Kyrie 5 为蓝本,与其推出了未来会市售的 Concepts x Nike Kyrie 5 “Ikhet”。
不知是受 Kyrie Irving 感染,还是强烈的心理作用,小编发现 NBA 场下穿着 Nike SB 的球员也逐渐增多——
Jordan Clarkson 穿着 Nike Dunk Low SB “Three Bears” 的这套搭配圈粉无数;
“鞋王”自然与 Nike SB 巅峰之作 Nike Dunk Low SB “What the Dunk” 更配,但有时也需要一只“红龙虾”帮助搭配。
一双 Diamond Supply Co. x Nike SB Dunk Low “Yellow” 彰显了老詹尊贵的身份,而灵感取自电影《Ferris Bueller's Day Off(春天不是读书天)》的 Nike Dunk High SB “Ferris Bueller” 则彰显了他小众独特的品味。
不管是带货还是真喜欢,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以上种种明星和球星的着用,让 Nike SB 有机会再次回到了舆论的热点,也让那些错过了 Nike SB 辉煌年代的年轻消费者会有兴趣去了解这些球鞋背后的这段历史。
固然,名人着用对于球鞋来说非常重要,但要想“回潮”甚至“复兴”,好像还差点什么。
细想下 Nike SB 为何吸引人?为何那些保存了十多年的鞋还有人在不断转售贩卖?有些款式你几乎难觅全新,市场上流通的二手货都抢购一空。
与如今主打“视觉流”的 Yeezy 或者 OW x Nike 系列相比,Nike SB 的每双鞋,每个配色背后都有一个“灵感”或者“故事”。这些“灵感”可能并不宏大或者高级,仅仅是来自一种常见食物,一部叫不出名字的电影,甚至是一件看起来很丑的圣诞节毛衣;这些“故事”也可能并不那么深刻动人,仅仅是为了纪念某件小事,某个不知名的人,某支脱离大众的乐队。
Nike SB 的内核就建立在这种非主流文化之上,本身与滑板这项追求独立自由、玩世不恭的街头运动的精神非常契合。
你会说“我不玩滑板”,“我也不需要赋予球鞋什么精神”,而 Nike SB 的意义在于当你拿到这样一双鞋跟上印着一排板凳的 FLY x Nike SB Stefan Janoski,你会想知道这是什么“暗号”?这排凳子在哪?FLY 是什么球鞋店?韩敏捷又是谁?“奶牛SB”又是什么鞋?
Nike SB 的意义在于当你拿到 Diamond Supply Co. x Nike SB Dunk Low 时,你会想知道鞋舌上的钻石真和 Tiffany 有关吗?这个配色有这么多版本?低帮款为什么那么贵?
Nike SB 的意义在于当你拿到 Humidity x Nike SB Dunk High “Trumpet” 时,你会想知道 Humidity 是什么店铺?这么多音乐元素从何而来?Louis Armstrong 又是谁?
Nike SB 的意义在于,让你评判一双球鞋的标准不再是单一的“好不好看?”,“贵不贵?”,“我转手能卖多少钱?”,让你领悟原来阅读球鞋背后的故事远比追求“我有人无”有意思的多。
近两年,Nike SB 持续不断的优质产品和联名输出,也让回潮从“流于表面”逐渐转为“名正言顺”。不过这个速度还是赶不上如今潮流的更迭,或者说一直缺少一个“爆点”。有人建议让 Nike SB 和 Virgil Abloh 那票大热的设计师来次联名,即可再回神坛。
小编倒觉得这是两种不同发展轨迹的球鞋文化。视觉系球鞋迅速升起又迅速陨落,追寻着下一次的热点,而 Nike SB 这类球鞋总在不愠不火地慢慢前进。若干年后,也许你对 Virgil Abloh “The Ten” 的“解构/透视”理念已经模糊,但那些由一双双 Nike SB 串联起来的人、物、故事、场景,你一定历历在目。
对我而言,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看到 “What The Dunk” 的震撼,所谓“一鞋入魂”也就是如此。夏日的晚自习上,把球鞋杂志放在桌肚内,偷偷翻看阅读着鞋上35个元素中每一个的由来。
这种感觉恐怕再难寻觅。
龍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