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与高端擦肩而过——小米蓝牙耳机Air 深度体验 影音

数码控 与高端擦肩而过——小米蓝牙耳机Air 深度体验 影音

    2019-02-04 20:45:24
    14 4

小米蓝牙耳机Air是一款典型的小米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米把"iPhone X"压到了¥2699,把"HomePod"压到了¥599,把"iPad"压到了¥1099。
如今,小米把"AirPods"压到了¥399。

我当然不是第一次买数码产品,也不是第一次买蓝牙耳机。然而,这款耳机既没有百元QCY T1那样的低端(指定位),又没有千元Gear IconX 2018那样的昂贵,其恰到好处的定位正合我意,也使它成为了我寒假购物清单里最期待的产品,这也是我写这篇体验报告的理由。

但是,本篇体验报告不想谈像音质、连接稳定性这些在其它地方可以找到更为专业、详细的内容的东西,本篇体验报告大部分是你在其它地方少见的内容。



外观

外观这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观是本人选择这款耳机的原因之一,因此本人对这款耳机的外观较为满意,因为本人认为,带柄的设计使其更像一个耳机,且便于戴上和取下。相比于把几乎整个耳机都塞进耳朵里,这样带柄的设计对于像本人这样是油性耳垢又有些洁癖的人来说更显友好。

20190203_161855.jpg


psbZ2HWD4CI.jpg

20190203_153349.jpg



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是这款耳机的亮点之一,蓝牙入耳式耳机拥有主动降噪功能也是十分少见。购买前,本人对此功能相当不看好,但收到耳机后还是抱着十足的好奇心测试了该功能。


本人首先通过在家里用音响播放音乐,戴上耳机后贴近音响,开启、关闭主动降噪进行测试,未明显感知到任何差别,唯独感觉到的那点差别我还怀疑是不是心理作用。



后来,本人戴着耳机骑小电驴上街溜达,在马路上开启、关闭主动降噪进行测试(有些危险,请勿模仿),仍未明显感知到任何差别,但明显感觉到戴上耳机和不戴上耳机相比噪音小了很多。



很多人喜欢用"聊胜于无"来形容这款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但本人觉得还是夸大了,这一功能几乎没用。(根据目前的主观体验来看的话。如有不同测试结果和见解欢迎指正。)


连接、单双耳切换和操控

这是本人最关注的部分,因此小米蓝牙耳机Air到手后,本人便对此项进行了完整测试,下面直接来看测试结果:

注:该耳机分有双耳模式和单耳模式,操作有所不同,双耳模式时双击左耳为播放/暂停音乐,双击右耳为语音助手,长按任一耳机三秒为主动降噪开启/关闭;单耳模式时双击任一耳机都为播放/暂停音乐;任一模式来电时双击任一耳机都为接通/挂断电话。
注2:加粗部分是重点,为耳机运行机制。
注3:该测试仅供参考,存在偶然误差和缺漏,欢迎指正、补充。


双耳听歌时,摘下左耳但不放回充电盒或放回充电盒但不把盖子盖上,此时仍为双耳模式,双击右耳为语音助手,无法播放/暂停音乐;若摘下右耳则同理,双击左耳可播放/暂停音乐。



双耳听歌时,摘下任一耳并放回充电盒且把盖子盖上,此时耳机开始尝试转换为单耳模式,但短时间内仍为双耳模式,需等待约3秒,耳机才完成转换为单耳模式,此时双击仍戴在耳上的耳机即可播放/暂停音乐。



仅使用任一耳机(此时为单耳模式)听歌时,打开充电盒盖子,耳机开始尝试转换为双耳模式,此时歌曲会被干扰暂停,约1秒后,耳机完成转换为双耳模式,此时歌曲又继续播放,但从充电盒中取出另一只耳机欲戴上时,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又导致歌曲暂停。



关机状态下,打开充电盒盖子,此时耳机尝试以双耳模式开机连接,约2秒后完成连接,且如果不关闭盖子则耳机一直为双耳模式,若欲转为单耳模式,需将其中一只耳机取出并关闭盖子,此时耳机开始尝试转换为单耳模式,但短时间内仍为双耳模式,需等待约3秒后耳机才完成转换为单耳模式。



以任一模式听歌时,取下任一耳机自动暂停音乐,但重新戴上不会继续播放。



以双耳模式通话时,取下任一耳机自动切换为单声道模式,且不会中断通话。



最终这款耳机还是令我有些失望,单、双耳可以自由切换,但做不到无缝无断层,连接也不够快速。令我无法原谅的是摘下自动暂停这一功能的设计,但凡小米设计这款耳机时稍作使用体验测试,就应该发现这个功能严重影响使用。双耳听歌时摘下任一只耳机有时是想用一边耳机听歌而不是想暂停音乐,而且戴上耳机没法自动继续播放更令我无法理解。不过整体还是比那些没法单耳使用的耳机好不少。

IMG_20190203_153200R.jpg


设备间的切换

你已经知道,iCloud让不同设备间亲密无间,你也已经知道,这款耳机没法像苹果设备那样自在地切换配对设备。

然而,这款耳机已经使切换配对设备的效率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化了:
1.(将耳机放回充电盒)
2.长按多功能键两秒
3.打开想要配对的设备的蓝牙设置
4.搜索该耳机
5.点击进行配对、连接
一共四(五)步。(第一步可能不存在)

相比于其它某些兼容性不佳或是重新配对操作复杂到需要阅读说明书的蓝牙耳机,这款蓝牙耳机已经尽力了。


细节


有一个细节本人一直疑惑:左耳佩戴的耳机放置在充电盒的右侧,右耳佩戴的却在左侧,且左耳佩戴的耳机标的字母是"R",右耳佩戴的却是"L",我所见过的其它测评、体验评测都未提及此事,黑人问号???



戴上耳机时,耳机会发出"噔"的一声提示音,加了一分科技感。但既然你都知道我戴上你了,你为毛不把暂停的音乐继续播放呢??



20190203_184447.jpg


延迟


看视频时,会有零点几但绝对不足一秒的延迟,嘴型会有些对不上,但只要你观看的不是什么对音画同步有严格要求的视频,都几乎不会影响你的观看体验。



由于本人不玩手机游戏,因此没有能测试游戏的延迟情况。


这款耳机的延迟表现尚可,作为一个399元的蓝牙耳机它已经发挥了应有的水平。如果你不是故意去在意它的延迟,在95%以上的情景中,你的体验是不会受延迟的影响的,因为当我从为了测试延迟转而变为为了观赏视频时,我便逐渐忘记了延迟的存在。


小结

这款耳机表现不错。它的音质令我这样的木耳非常满足;它的外观和做工都有一定的水平;它的连接尚算方便;它的延迟不算严重......

这款耳机也有不少遗憾。它左右耳切换的体验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新增的红外传感器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让使用体验打折扣的功能......

总而言之,这款耳机值这个价。它成功地完成了「压到¥399」的使命,却没法被称为"AirPods"。使命是成功了,却与高端擦肩而过。


本文来源:数字尾巴

数字尾巴

数码控 与高端擦肩而过——小米蓝牙耳机Air 深度体验 影音

14 4
数字尾巴
TA的文章

无惧挑战!制霸铁人三项,你要准备些什么?

如今,铁人三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在日常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也更需要一次忘我的,酣畅淋漓的运动。

鞋圈宠儿,Converse的起飞大势!

Converse一直都是超级受欢迎的鞋款!简约百搭而且又好穿,什么风格搭一双基本不会出错,价格也比较便宜好入手。经过春节的假期,其实Converse可是有不少鞋款起飞的哦!

潮星10年挑战丨残酷对比图,是潮了还是糗了

2009-2019,是潮流文化进入大众视野,迅猛发展,急速扩张的10年,恰逢最近占据热搜的#十年挑战#,今回我们以熟悉的潮流明星在十年间的变化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感受潮流圈过去这十年的兴衰和变迁。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球星签名鞋,如今为何纷纷“倒闭”了?

尽管 2019 年已经过去 2 个月了,但对于 Sneakerhead 们而言,2018 年末的那一波球鞋发售热潮似乎还历历在目,小编我的钱包在那波激烈的“战争”里也是“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