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内线超人——霍华德二代专业篮球鞋众测总结
在写本文的时候,霍华德已经转会到了夏洛特黄蜂队,我本以为亚特兰大是他生涯的最后一站,可是生意就是生意,他没能留在自己的家乡。本赛季的霍华德拿到了场均13.5分、12.7个篮板的数据,和前几个赛季几乎相同。听说交易完成后他接到了老板乔丹的电话,并且深受鼓励,希望乔老爷子的鼓励能让这位昔日的魔兽在夏洛特重振雄风,想必霍华德二代PLUS也会助他一臂之力。
本期有三位达人获得了这款鞋子众测的资格,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这位NBA球星的签名球鞋,不妨往下看,匹克不会让你失望!
开着三轮的詹姆斯把2代和2plus进行了对比,全文着重的把自身体验都告诉大家,这一定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毕竟一款实战球鞋是要在场上完成它的使命。
不知道这张图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
还记得那年从电话亭冲出来,穿着红披风的那个高空作业者么?不知不觉时间从2008年转瞬到2017.
还记得他的战斧式劈扣,还记得他的板帽,还记得他的荣誉么?
2008-09赛季,获得NBA最佳防守球员
2009-10赛季,获得NBA最佳防守球员
2010-11赛季,获得NBA最佳防守球员
2008年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
2007-2014年8届NBA全明星阵容
如今,霍大叔回到家乡,号码也从12-8,还是希望他是那个大男孩,希望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
言归正传 进入今天的主题——匹克_霍华德2代plus。
笔者之前也曾购入过霍华德2代。
所以,这次测评会根据两款产品的差异以及实际穿着体验来进行表述。
(白色款为网图霍华德2代)
1:首先我们来看看外观
(1)其实2和2+的外观还是很大的。首先就是peak品牌logo的大三角位置!从鞋头移到了鞋身的侧面。我记得这款鞋子刚出来时候就有人诟病把品牌logo放在鞋头的位置不适合,现在plus版本更改了位置。个人还是偏爱2那样把logo放在前端。
(2)两次的鞋面好像使用了不同的科技。
通过官方的解释,2用的是peaksurface科技鞋面,2+使用的是kpu射出工艺。在两款实际体验中,我觉得2的鞋面像是网织,并不是一体成型。2+的鞋面就想很柔软的塑料材质,摸上去的确和介绍说的一样有种很耐磨的感觉,但是绝不是想塑料那种硬,真的很软。如果非要选一个鞋面,我选择2+,整体性更好,同时又非常柔软。
(3)其实这次拿到鞋子,让我觉得和2觉得不一样的地方,除了鞋面的材质,其次就是鞋后跟。显然,2+的后跟的包裹性能是优越于2.深蓝色为2代。
在试穿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2+后跟的包裹性以及新的填充物对于脚的保护。在三个多小时的实战中,没有出现不跟脚的情况。但是我却发现一个情况,就是为什么我手上的两款霍华德2的后跟都相较于其他类同款产品软,是不是后跟的tpu没有做扎实。但总体来说,但作为前锋和中锋鞋款中的低帮鞋,这样的是可以接受的。
(4)如果说2和2+非要找出什么地方相同的话,那就是大底。和一代不同,二代的中底碳板是镶嵌在鞋子内部的,据说是一代在实战过程中会模损碳板,才在二代进行改良。2:实际穿着体验
(1)缓震反馈: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些peak的鞋垫,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的鞋垫了,硅胶鞋垫真的很舒服,以至于我想多买几双塞在其他的鞋子里。然后加上peak的三级缓震技术。笔者体重并不大,才138斤,跳的也并不高。但说实话在一场比赛体验下来,缓震并不明显,只能说舒服,没有让我感到不适,不知道是不是我打法的问题,又或者是我体重太轻?这样的缓震只能说够用,如果想要得到优越的脚感,我觉得整个国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相较于国外的品牌来说,所有的国产品牌在缓震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2)透气:得益于鞋面使用的kpu材质,导致2+鞋面的透气要比2好。如果说想要和普通的透气性好的球鞋相比,我想说,这款在保证了鞋面厚实的情况下,又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如果说打球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在三个小时25度左右的天气条件下,我并没有感觉到又不适和闷脚的情况,相比之下,全城4在这样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透气性可见劣势于霍华德2+其实,通过图片可以仔细看到kpu的鞋面就像鞋底的纹路一样,纹路很深。这样填充鞋面的保护层就可以相对薄一些,以此来增加透气性,这个地方要给好评!
(3)包裹:在文章的上端,我们聊到了2+在后跟的改良,同时2+又是前半掌内靴,所以在包裹性上还是比较好的,对于前掌,因为我的前掌宽,所以这款鞋的前掌特别适合我!我之前穿kt1时突破什么的真的压的我难受。2+给我了急停时由于惯性,脚掌和鞋面相撞的缓冲空间。这点还是不错的。后跟的话,我挺喜欢2+在后跟的改良,当初穿上鞋子的时候就可以感觉脚踝骨头附近被软软的缓冲物包围,系上鞋带的感觉简直不要太舒服,就不知道耐磨性怎么样,千万不要像欧文三压马路都会破损。但是,也就在我之前提到的,我无意间对后跟捏了捏,发现,后跟的tpu并不是特别硬,不知道是不是这款是中锋鞋的缘故。相比之下,tp4的后跟tpu就硬很多,所以我猜测可能就是因为位置不同。
(4)保护和抗扭转: peak的碳板一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从一代可见的大碳板到二代的内嵌式碳板。这款球鞋的抗扭转性是不用质疑的,下面我会放上gif图,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不管是变相还是横向移动的急停,鞋子都没有严重的变形啊!这个地方再次给好评。这样给予了鞋子良好的保护性。在防侧翻上,不像以往直接用鞋底突出来一部分作为防侧翻。2+的防侧翻和整个鞋垫都有一定的突出,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更加有利于保护。和2代不同,2+的鞋带采用是普通的材质的鞋带,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要我说出来为什么两款产品的鞋带不一样的话,我想说的是换了鞋带减少了我系鞋带的次数,因为2代的鞋带又短又容易脱落啊!这次更换了鞋带给个好评。但是由于是低帮鞋,如果想要完全保护脚踝,还是建议佩戴护踝!
(5)耐磨性:鞋底的纹路很深,所以给予了使用者良好的摩擦,不管是做什么动作,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刚开始出现了2次打滑现象。但是,随着使用到半小时左右,鞋子就开始打开了,不再出现打滑现象。在我冲刺急停的情况下,鞋子也可以马上刹住车。因为笔者在户外橡胶场地进行的运动,所以并没有发现又什么磨损,回来后我刻意刷干净,也没发现过分的磨损,不像我的clb2016三场下来就花了。至于水泥地,我觉得任何鞋子在水泥地都会磨损,所以我就不详述了。
最后通过几组图来仔细观摩一下这款球鞋。
3:购买建议
(1)如果身高180以下,或者体重145斤以下,突破流建议买tp系列。
(2)位置是前锋或者中锋的高空作业者,同时偶尔突破,想要尝试低帮,建议购买。
(3)尺码选择正常尺码就好了。
总结:对于国产球鞋逐渐崛起的过程中,peak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口碑。如今,其余的国产球鞋品牌也逐渐开始展露新的头角。希望国产越来越好! 这双鞋,在国产中我给7.5分。因为它的确是一款适合前锋和中锋的国产低帮球鞋!
月桂树钢琴,当我看到这篇测评的时候,突然对这双鞋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怎么会拍的这么好看,好看的照片让这双球鞋赋予了新的生命。让球鞋成为艺术,说的就是你。
------------------------------------------【前言】-----------------------------------------
大家好!我是月桂树钢琴,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 火花战靴 DH2 PLUS 的测评报告!
首先国际惯例要感谢此次众测活动的大金主:
匹克旗舰店
感谢@虎扑识货
--------------------------------------【德怀特 霍华德】-----------------------------------
德怀特·霍华德,喜欢他的球迷亲切的称呼他为火花。喜欢他的开朗,当联盟大活宝奥尼尔离开后,我对NBA搞笑基因的传承有了期待,也正是因为这份性格,导致他在湖人无法融入;喜欢他的防守,当年的“勇士”队他一个人撑起了内线,让外线4个投手放心的输出,然而,也正是因为要保留住更快移动速度以达到最大的内线防守范围导致他无法在进攻中保持下盘足够的稳定。
在收到这双鞋那个上午,传出了火花被交易的消息。无论如何,我希望是个好消息,毕竟,爱笑的人的运气不会太差。
----------------------------------------------【上脚】-------------------------------------------
广东这边最近下雨,最多的就是小水坑,模仿球鞋摄影大神@AqIu的倒影照,是不是拍出来很有大片的感觉?
----------------------------------------------【开箱】-------------------------------------------
首先还是我最爱的悬浮照。
侧脸及45°,鞋型曲线还是比较保守的,有着篮球鞋该有的鞋身曲线,但往往是这样的曲线才更适合亚洲人的脚型,因为大部分亚洲人的脚比较宽且脚背比较高。,当然,本屌就是这种脚型,而且本屌脚的最宽处达12cm,加长略平足,所以我还是比较挑鞋子的。
鞋面采用了PEAK SURFACE.,实际使用中支撑是不错的,个人感觉这个材料有个特点,可弯折性良好,弯折之后不会产生尖锐的折痕,这个就和热熔鞋面有很大的区别,在启动前掌发力的时候不会尖锐的折痕而搁脚。整个鞋面在良好的可弯折性的前提下居然没有任何弹性,个人很喜欢这个材料,觉得这个材料可以成为PEAK的当家材料。
鞋头位置保护脚趾只有外底的上翻,并没有热熔材料的加固,作为一个两个大脚趾指甲各踢翻两次的人表示,这个还是有点悬乎乎的。
鞋身的后跟部位采用了超声波工艺,根据脚型采用了十块海绵不均匀填充以增加脚踝的包裹性,后跟TPU不是太硬但由于脚踝环绕泡棉也是够用的。但由于个人原因,对于内线战靴是低帮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中底前掌采用R-PAD,后掌采用了匹克当家的三级缓震,并且在外底设置了可视开窗设计。在中间加入一块大大的碳板,也是采用了PEAK的TENACITY UINT。我穿鞋有个习惯,就是鞋都要先走路让鞋底磨开,因为新鞋外底有一层油油的物质造成的。正是因为这层东西,所以新鞋鞋底会非常的有摩擦力,大家打球已经习惯了旧鞋所带来的急停鞋会有一定位移的感觉,突然来个刹车很稳就很容易崴脚,如果开过老款雅阁的朋友可能会有很明显的感觉,我自己的车是机械刹车,从踩下去到踩死是有一定行程的,而这个雅阁刹车行程短,很容易一碰就是急刹,让我们这个开惯了刹车行程长的人开非常容易出事故。就是这个道理,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吃过这方面的亏。。。。。
中底的外侧加入了金色作为点缀,并在前掌最突出的部位有个“8”,这是火花在老鹰队的号码。这应该是PEAK给当家球星战靴设计的一个爱好,在TP9上面也有个“9”。当然,防侧翻也是必不可少的。
外底采用了和TP4 PLUS一样金粉水晶底,能清晰的看见中底的缓震材料。鞋底纹路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字纹,而在后跟的外侧一小块则采用了横向纹路。
鞋垫是PEAK最常用的硅胶鞋垫,和TP9是一样的,这个鞋垫对于脚感的提升那个杠杠的。
鞋带系统没有采用TP9 4 PLUS类似飞线的科技,只是在内侧加了一块类似PU皮的东西,个人感觉是用以收口的。
------------------------------------------【测评】-----------------------------------------
身高:180cm
体重:105kg(是的,你没看错,210斤.比上次众测又瘦了4斤。。)
年龄:32岁
尺码:US10.5 宽脚 略平足 高脚背 大脚趾外翻
风格:能不离地绝不跳起,能躺着打绝不站着打
场地:油漆篮球场
1、 外观
还是那句话,各人各看。对于我来说,这双鞋的外观个人是非常喜欢的,鞋身从上往下开是非常修长的,但是实际的穿着体验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修长。鞋楦也是比较适合亚洲人又宽又高的脚型,对宽脚、肥脚是相当友好的。鞋身侧面的金色点缀又然这双沉稳的黑色战靴又有了一些贵族的气质。
2、 耐磨性
因为众测的时间短,所以无法提供很站得住的脚的耐磨性说法,等这双鞋打一段时间后我会在这篇众测的回复中说说这双鞋的耐磨性的。
我一直想成为这样的射手。但是。。。。中投能力实在烂的没朋友。。
3、透气性&舒适性
PEAK SURFACE鞋面说真的,现在我已经被圈粉了,真的很舒服,透气性已经很好了,如果后期优化改技术是不是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部位增加网面使得整双的鞋透气性更上一个台阶。
4、包裹性
这双鞋说实话,个人感觉最差的就是包裹性,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前掌半掌内靴,但前掌还是很空,前掌在鞋里面的移动空间很大,这应该和鞋楦有很大的关系,宽的鞋楦怎么和包裹性达到一致和完美,真的很难,这两个正好是相对立的两个面;后跟位置的包裹性是相当OK的,在十块泡棉及后跟TPU的环绕下纹丝不动。而低帮设计又让我这个传统篮球鞋爱好者又有一丝丝危险的感觉,曾经买过一双韦德之道808,正是因为低帮只穿来打过几次球后退役成了马路专用鞋。但是在实战中,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应,拉紧鞋带后,鞋帮口上沿曲线脚踝的下侧完美贴合。不能说有十成的安全感,起码七成是有的。但是,还是想问问,为啥一双内线鞋要做成低帮设计?难道是火花的要求是这个?
来几张篮下脚步的特写GIF
5、缓震性
应该算是第一次穿匹克的鞋,个人感觉中庸,也可能是实战次数太少,没有踩开的原因。在实战中并没有感觉它的软,同样,也没有感觉的硬,前掌发力没有泄力的感觉,这就说明了中底支撑性很好,双脚跳步的时候也没有震脚感觉,这就说明了缓震性不错。对于一个地板流中锋来说,目前感觉是不错的,希望以后踩开后能给我更大的惊喜。
来两张落地的动图。
6、 稳定性
这个性能可能是这双鞋最大最大的诟病了,其实这里更多的说的鞋面的稳定性。PEAK SURFACE这个材料的鞋面讲真我是非常喜欢的,之前我一直觉得热熔材料是最适合鞋面的,稳定,没有弹性,不易变形,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弯折之后可能会非常的搁脚,而且由于热熔材料的特性,这个搁脚会从穿的第一天起,一直到这双鞋烂到不能穿。PEAK SURFACE鞋面又良好的弯折性又没有弹性,非常适合做鞋面,但个人觉得前掌的鞋楦真的有必要缩小一些,对于我这个前掌宽度达12cm的人来说,鞋的前掌是比较空的;实战中专门录了几个小视频,由于前掌的支撑问题及鞋楦的宽度问题,在急停的时候鞋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鞋面形变,但是由于中底碳板的作用,鞋并没有因此产生扭转,但是鞋面的稳定性真的很堪忧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作为一个非专业人事,我想说说我的看法,第一个方法像TP9 4 PLUS在鞋带孔增加类似飞线的结构可能会避免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个人感觉是PEAK SURFACE鞋面在前掌外侧的KPU的方向不对,正是因为看过了自己的小视频,又把球鞋那在手上一直试这个急停的动作发现,KPU是不会又弹性的,而KPU里面那层布是有很小的弹性的。急停这个更多的是向鞋的前掌0°—45°方向发力的,而KPU线和这个方向正好成了直角,在急停的时候KPU是不受力的,真正受力的是KPU里面的那层布,又因为这层布有弹性,所以才会鞋面才会产生那么大的形变。所以,结论是可否将现有的KPU线条改变旋转90°或者增加KPU,变成网格状的,这样也可能避免这个问题。
在来回十次的折返跑中,有一次打滑,这个应该是偶然事件。
以上都为个人观点,不具有代表性。
还是要感谢虎扑识货和匹克官方旗舰店,让我有机会对火花这双季后赛战靴进行测评。谢谢。。。
最后上一张这辈子打篮球第一次发生的事情,上篮,小手一抖,球居然直接放在了篮脖子上,这可是我打了十几年篮球第一次做到。。。哈哈
首先感谢识货提供的众测机会,使得我能够拿到这双很想要的Peak DH2 Plus。
先前对这双球鞋产生好感是因为它的普通版本——DH2。在设计成低帮球鞋之后,的确给予了很多后卫球员选购霍华德球鞋的理由,外加上让我很心水的外形,都让我对这双鞋倍感期待。但是,因为网上的很多测评都说DH2普通版鞋舌搁脚,再加上当时还有Air Jordan 31的购买压力(没钱真的苦),DH2的选购只能作罢。
(这张图来自网络,剩下的都是自己拍的,欧耶)
当收到DH2 Plus的时候,开箱之后第一时间……做了开箱直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马上套上脚试试鞋舌搁不搁脚。结果是,因为鞋舌做薄做软的原因,并没有搁脚的情况出现,但是……如果穿着低帮袜(比船袜高一点那种),鞋口的侧面反而有点不舒服。虽然穿上精英袜之后就没感觉了,但是这也证明了这双鞋不能套着短袜穿(起码得是中帮袜)。
有了上次TP9 4Plus的经验,这次在DH2 Plus的尺码选择上,我并没有选择45(平时因为脚宽Nike都穿45,实际内长285)而是选择44,的确脚感就好了很多。所以……千万别看匹克的内长去选鞋啊!
然后,吸引我的就是鞋面了。这次,和TP9 4Plus一样,DH2 Plus在斜面上也做了很大改动。前掌部分鞋面用的是所谓的“Peak-Surface”(应该是植物鞋面贴合塑胶材质鞋笼的感觉)加上后掌部分填充物+织物鞋面的组合。这个类似库里2.5的鞋面设计设计很好地保护了前掌不受踩踏伤害导致的疼痛,也同时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支撑,算是自己作为内线鞋的优势之一。
除此之外,球鞋的内靴相比起“内靴缝了个鞋舌”更像是“内靴上贴了一个鞋舌的头”这样的感觉(只有带DHLogo那块不是内靴的材质)。实战中和平时压马路的时候内靴十分舒适的包裹感也让人十分心安。
后掌的填充物被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部负责提供包裹,外部一条一条的那些像小枕头一样的填充负责……卖萌?说实话因为只有一块很小的内置TPU(捏了下后跟有点软,即使有第二块应该也不厚),所以球鞋的后跟稳定性仅仅只是“够用”的等级,而外部织物填充可能除了为了让样子好看点之外,可能也就只有稍微增加稳定这样的作用了吧。
后掌对脚踝的包裹算是球鞋较为良心的部分,充实的填充紧紧包住脚踝,使得球鞋的后跟包裹充满安全感。但是因为后跟TPU比较小的问题,保护就有点差(脚踝就不说了,根本没保护啊,毕竟低帮)。
实战的情况下,球鞋因为前掌内靴+后掌包裹紧致的关系,实战过程中基本没有不跟脚的情况。但是,如果把球鞋鞋带往下系一个孔的话,交感完全就不一样,有种“一不小心就会掉鞋”的感觉。
外场实战抓地力和TP9 4 Plus不相上下,都属于中等偏上的等级(是的,TP9 4Plus我也有),虽然打外场够用但是在湿滑的瓷砖地上依旧容易打滑,但是启动就相对TP9 4Plus少许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前掌使用科技不同的原因。
在缓震科技上,球鞋的前掌采用的是R- PAD,并且为了科技的反馈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大地也被部分镂空,并未完全封死。虽然启动慢了些,但是却有点弹弹的,弹跳落地和启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定的反馈。前后掌的中底连接处的内嵌碳板(应该是碳板,但是和TP9 4Plus一样都叫Tenacity Unit)保证了球鞋的抗扭转,虽然并没有那么容易断了,但是因为并没有放置在外底以及面积并不是很大的关系,球鞋的抗扭转只能说是一般(不过对内线球员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后掌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三级缓震了!三级缓震果然很“三级”,后跟落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后跟直接落地的那种生硬感,落地时也比较稳,感觉非常舒服。虽然TP9 4Plus中底的外部橡胶材质比DH2 Plus稍微软一些,但是二者的后跟缓震基本上没有区别。
球鞋的耐磨相比令人满意的缓震可能就稍差一些。可能是因为水晶底的关系,仅仅3天左右的穿着+实战就能稍微看出后跟稍微有一些磨损的痕迹(照片是刚拿到鞋的时候拍的),所以完全外场水泥地的话,这双鞋可能只能撑2-3个月。
除了中底缓震之外,DH2 Plus的硅胶鞋垫也是球鞋缓震的一大来源。硅胶鞋垫虽然有点重,但是舒适度绝对不容小觑。拆掉鞋垫进行弹跳也能感受到明显的缓震减弱,虽然后掌缓震和前掌反馈依旧存在,但是明显就又被削弱的感觉。
总而言之,DH2 Plus虽然改成了低帮,但是这双鞋因为保护和稳定的高效率,依旧更适合内线球员着用。然而,低帮的改造也是的球鞋能够让更多的锋线突破流球员和大体重后卫使用。如果你对国产球鞋感兴趣,又苦于没有大牌的中锋鞋款的话,DH2 Plus也会是你不错的选择。
识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