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脚踩太空“黑科技”——Reebok Floatride跑鞋众测总结
大多数人肯定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居然能够脚踩美国宇航员太空靴指定的“黑科技”,在地球表面进行长跑。锐步就用其独家“黑科技”Reebok Floatride Foam轻质缓震科技满足了我们这些地球人——是的,今天的主角,就是搭载了“冲出地球”的Reebok Floatride Foam科技的长跑鞋,Reebok 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8月最新的黑白配色!
这次我们众测邀请了五位小伙伴们来测评这双享誉国际的太空跑鞋,快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感受吧!
第一次知道锐步这个品牌的时候,还是在大姚2008年奥运会的脚下。自从被阿迪达斯收购以后,锐步似乎就没有再出现过什么爆款产品。直到锐步强势签约袁姗姗、王德顺、陈伟霆和吴磊开始,这个几乎快要被人忘记的品牌终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来,锐步开始发力健身领域,做健身装备。这一次锐步带着来自太空的科技——Floatride,来试水跑步领域,如同锐步宣传中说的那样:轻质和缓震,到底可不可以兼得?
这双鞋全身都采用了这样黑色和灰色相间的Ultraknit编织鞋面,通过不同疏密程度的编织工艺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鞋头部分密集来保护脚趾,脚趾上方稀疏用来保证透气性能,交界处使用全黑色来区分不同的区域,这样的编织效果和阿迪达斯ultra boost颇有几分相似。在前掌鞋带处,还有一条3M反光带,可以在夜跑中给过往车辆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鞋子的中底布并不是不走心的无纺布草草了事,而是使用了一块覆盖全掌的橘黄色的缓震胶缝合在中底之上,遗憾的是中底的走线看起来似乎有点凌乱。后跟织物的正中间有一条贯穿上下的凹槽,可以把“无处安放”的跟腱舒舒服服的放在这里面,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脚知道
穿着锐步Floatride也跑了一段时间,首先这双鞋的鞋面非常有特色,在穿着中非常贴合脚面,也没有出现新鞋上脚磨合期跑步出现的水泡等问题;tpu支架的侧向支撑非常棒,在和李宁超轻十四、超轻十三跑鞋的对比中完胜,虽然鞋面是有弹性的,但是在弯道中这个tpu支架不会让脚在鞋子里跑偏;
Floatride材料的耐久性也不错,在5公里之后还是可以感觉到前掌的反馈,而李宁超轻十四的轻质云已经没有了回弹,超轻十三的轻质中底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缓震回弹可言。这双跑鞋号称是轻质跑鞋,但是40码241克的重量在轻质跑鞋中并不算轻,如果必须要有一个“背锅”的,那么这个锅必须由中底来背,在轻质跑鞋中这双鞋的中底本来就算厚,再加上巴斯夫出品的中底一向都比较重,对比李宁超轻跑鞋的200克不到,劣势确实有点大;跑鞋中底的稳定性不够,这也是巴斯夫出品中底科技的通病,光靠中底外侧的tpu边框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取消了中底的内置tpu,后跟tpu的硬度不够,这双跑鞋仅仅适合在操场和其他平整的路面穿着;耐磨性能上,这双鞋全掌采用了耐磨橡胶,相比李宁超轻十三和超轻十四接触面才有橡胶来说,耐磨性能更胜一筹。
心体会
透气 7/10
虽然袜套已经有非常密的透气孔,但是面料确实有点厚。
包裹 9/10
袜套紧紧的贴合双脚,加上后跟跟腱凹槽的设计,使得这双鞋的包裹很到位。
支撑 6/10
虽然这双鞋的侧向支撑不错,但是糟糕的中底稳定性和后跟支撑还是拖了后腿。
耐磨 7.5/10
穿着50公里以后磨损依然微乎其微,相信这双跑鞋可以服役700多公里。
重量 8/10
在所有跑鞋的重量中,这双跑鞋的重量还是偏轻的,但是在轻质跑鞋中,它就有点重。
抓地 7.5/10
这双鞋的抓地性挺不错的,在对比测试中完全碾压其他两双鞋。
缓震 8.5/10
Floatride的回弹和缓震性能都很棒,这也是巴斯夫化工的看家本领。
这双跑鞋做的非常的棒,如果硬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只有糟糕的中底稳定性和重量了。作为轻质跑鞋,这个重量不能给及格分,希望在后续的更新改进中,可以略微的削减中底的厚度、增加中底的tpu设计。这双跑鞋的颜值也是非常的棒,对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编织鞋面来说,我更喜欢两三种颜色相近的纱线搭配起来,袜套的设计紧跟潮流,如果你不用它来跑步,出街也是非常棒的选择。在满大街的阿迪达斯ultra boost跑鞋中,你选择穿着一双比较小众的锐步Floatride跑鞋,也是显得非常有品味的。
从最初的钉鞋到现在的太空靴,自从几十年前创立以来锐步公司就一直处于跑步技术的前沿。
1943年Joe Foster(联合创始人),得到了一个决定性的词典。他在翻阅这个词典的时候发现了“reebok”这个词,于是乎公司名字就取作Reebok。有趣的是他得到的是美式英语的词典,然而他是在英格兰长大的,如果当时他没有一本牛津词典的话,那这个公司也许就叫做“rhebock”了。
先来看看这个鞋子的数据:
男款US9码,重量233g。
后跟厚度26mm
前掌厚度18mm
前后落差8mm
Floatride这种科技是由BASF公司提供的专利所研发的。说到BASF,大家熟悉的有adidas的boost,Puma的IGNITE,当然还有Saucony的Everun;都是跟BASF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uma的IGNITE我没体验过,另外两个倒是可以拿出来做个对比。adidas主推的boost鞋款是Ultra Boost,Saucony则是Triumph ISO 2/3,这两双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让用户更快、更直接的感受到他们的中底科技,Ultra Boost鞋垫与Boost之间只有薄薄的一层织物,并且还挖了洞;Saucony的做法更直接,鞋垫下面干脆放了一层Everun材料做成的鞋垫,昵称“topsole”。
Reebok不这么干,因为它的Floatride与鞋垫之间放置了一层高密度的支撑片,也就是前面提到中底白色的那一层,它的韧性很强的。我想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中和Floatride的缓震和回弹,还有着支撑足弓的作用,个人觉得与vaporfly 4%中底碳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款跑鞋Floatride最大的亮点还是它的中底——Floatride Foam,这个被用在太空鞋Reebok 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上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锐步正在针对另外一款floatride 100g racer做研究,主打轻盈,作为竞速鞋。它也是用了同样的中底材料。为什么要提这个呢?这个鞋子号称仅有100g的重量,而中底材料也就是Floatride据说是在一盎司以下,也就是不到30g,所以用了同样中底材料的Floatride ULTK的重量也就有概念了吧。
那么这双有着太空鞋黑科技加持的Reebok Floatride究竟如何呢?穿上跑跑就知道了嘛。
本人数据180/69,正常足弓,习惯前掌/中掌落地。
为了体验这个跑鞋的各个方面,我穿着它跑了四次:
NO.1 马拉松配速跑8.4k,
NO.2 乳酸阀门跑20.2k,
NO.3 间歇跑5k+1,
NO.4 放松跑10k,
大约跑了一个马拉松的距离,基本上对于这双鞋子的性能算是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透气性
前面开箱时提到过,鞋面是有两块组合而成的,其中的大部分是编织面,并且有着大大的透气网眼。在夏天这样闷热的天气,30度起码的温度(体感温度肯定就不止这个数了)无论是长距离低强度还是短距离高强度,编织鞋面带来的散热效果都非常棒。快速的奔跑,脚很快就会发热,Ultraknit编织面搭配大大的透气孔,能够做到很快将热量散去。如果说这是短暂的,那么长距离持续性的奔跑,进一步证实了好的散热效果。在20K的那次测试中,我穿的是coolmax的五指袜,虽然汗珠沿着小腿慢慢浸湿了Ultraknit的收口处,但是整个前掌依旧保证了舒适度,没有闷热感。
这个透气性,给一个优秀分4/5
#支撑性
中底贴近鞋垫的白色高密度层给足弓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支撑性;脚掌落地后的过度丝毫不拖泥带水,转向时也有很好的扛扭转效果。TPU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同样是在转向的时候给予侧面应有的支撑,感觉很稳;后跟的那一圈正好紧贴着泡沫块,保证了后跟的贴合度,不会产生拖沓的感觉,让鞋子与脚始终保持在一起。但你非要挑点毛病也是有的,毕竟它没有对内外翻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这其实是一双中性的跑鞋,如果内翻或者外翻严重的话,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慎重!
这个支撑性,给一个3.5/5
#包裹性
Floatride的包裹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虽然做出了组合式的鞋面,舒适度却接近完美,脚踝正好处于V口,灵活性有了保证。虽然也是采用编织的材料来包裹大部分的脚面,但在弹性和空间方面又做得恰到好处。脚背不会有压迫感觉。通常一体式外套鞋面的跑鞋多少都会存在压迫脚背的问题,而独立或者两侧有橡皮连接的那种半独立的鞋舌大多会比鞋面要稍厚一点,也存在包裹性体验不好的情况。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鞋带系紧后的感觉,由于外侧的TPU可以说是独立的一个部分,鞋带是从TPU上的孔眼穿过的,所以,当你系鞋带的时候可以调整到一个舒适的松紧度,一来可以保证TPU能够贴合好两侧,支撑得到保障,二来不会因为过紧带来不适感。
长时间跑步脚趾会有轻微的肿胀,鞋头的部分给予五个脚趾足够的空间,不会感觉到挤着难受。而快速的奔跑脚趾往前顶的力量增大,鞋面前部分需要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Ultraknit的好处,不会出现黑脚趾的情况。
这个包裹性,给一个4.5/5
#缓震&回弹
先说说间歇跑时的感受,中底对脚掌的反馈是迅速的,因为跑的速度要求快,所以鞋子的反馈要及时。Floatride没有一丝“顾虑!就像好的跑车提速快一样。个人觉得比Boost的反馈要及时,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中底Powergird+的表现(并且是Hurricane上的,不是Triumph),它们的厚度相似,软硬度调试的非常合适,不同的是Powergrid+在长距离之后变得有些不给力,会略感生硬。再说穿上它拉长距离的感受,前面提到过用着相同BASF公司材料做出来了几个不同的中底科技,Boost的感觉还是有点软,不够给劲儿,虽然说它也是很弹;Everun的缓震表现的更多一些;Boost和Everun材料都是直接让你感受到它们的软。Floatride则在中间有一个过度,让软来的不直接。它能够在你踩下去缓震完之后迅速的给你一个反馈,让你马上进入下一步。
这个缓震性,给一个4/5
#耐久性
外底的橡胶还是很硬的,在经历了40多公里的测试后,外底的橡胶水波纹开始有轻微的磨损,不少小块橡胶上的点也开始磨平,相对那些用了碳素耐磨橡胶的外底来说还是要弱一些,个人觉得500公里差不多了。编织的鞋面不需要担心它磨破,后跟的泡沫块的耐久度也不错。整体来看,这双跑鞋的耐久性只能说是一般。
这个耐用性,给一个3/5
不生硬又能够感受到软,落地柔和,回弹及时,是这双鞋子的特色;富有弹性、柔和的鞋面以及恰当的贴合度,让每一步都跑的轻松自如。无论你是严谨的跑者还是“养生”跑者,如果要选择中性的鞋子,这双Floatride值得加入购物车。
今天我们要测评的主角就是这双与美国宇航员航天靴共享中底科技的Reebok FloatRide Run Ultraknit。这双鞋自5月发布以来,就备受外界的广泛关注,主打的航天“黑科技”中底究竟能够给跑鞋界一个什么样的震撼呢?马上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一期的测评环节吧!
这双Reebok FloatRide并没有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全袜套式的设计,整双鞋的鞋面是由:
一、3/5的Ultraknit一体式袜套编织鞋面,
二、2/5的3D发泡环抱式后跟EVA Support Rim,
三、鞋身两侧的软质多边形TPU支撑片
共三个部分组成,下面就来一一分析。
首先是Ultraknit的编织鞋面,这个Ultraknit给我的感觉真的是似曾相识啊!想想Reebok的母公司是谁?adidas啊!哦!一切都明白了!
于是我拿出了初代的地表最强Boost跑鞋——Ultra Boost,两双鞋一对比,还真有点像。
和Ultra Boost一比较,Reebok Floatride鞋头多了一条3M的反光条除了装饰作用之外,我好像并没有感受到它的实际功效。
再放大了看Ultraknit的编织纹路
再将两者放大后的编织纹路放在一起进行比对,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区别,你可以理解为Ultraknit就是Primeknit另一个呈现的形式,都是好技术,也没必要多纠结名字。
下面就上跑道,看一下这双Reebok FloatRide的表现吧!
首先,很不幸,也很抱歉,我本人在众测旗舰不幸患了急性肠胃炎,跑步的状态肯定不会在最佳,不过我请来了以为每月跑量在100K以上的朋友,和我共同来完成Reebok FloatRide跑道上的测试。
首先,这是一个错误的示范,请千万不要穿短袜来穿Reebok FloatRide。
因为在几圈过后,你的脚后跟就已经被磨红了,对于中长跑而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摩擦,十分重要。
正确的打开方式还是要中邦的袜子。
我的身体有点轻度的脱水,于是让小伙伴帮我测了Reebok FloatRide鞋垫上中长段距离的慢跑。
缓震:
这也许是大家对于这双鞋最关心的问题吧,虽然FloatRide Foam也是来自巴斯夫的科技,但不得不说Reebok FloatRide算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回弹缓震门派,它是先将你双脚跑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吸收,让你的脚有一种陷入整块中底的感觉,当你的双脚已经完全沉浸在这软绵绵的中底的时候,它开始给你回弹,这股回弹力不会想Boost那般激进,但又是你所需要的恰到好处的回弹,而且不会有衰减。同时,前掌的路感反馈也比较清晰,它足够软,足够舒适,又有足够的回弹,足够的路感,快了竞速,慢可跑马,Reebok FloatRide的缓震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不亏是航天黑科技!
这是一般篮球鞋测评会使用的动图,不过可以看到,即便是高高跳起后,再下落,Floatride Foam先是吸收了所有的冲击力,然后迅速的给出回弹,干脆利落。
支撑:
首先还是要定位清楚,这是一双回弹缓震型的跑鞋,什么足弓支撑,内旋外翻,和它一点都没有关系,因此,也不能用支撑型跑鞋的标准来要求Reebok Floatride的支撑性,整双鞋鞋面的支撑性偏软,中底支撑性表现还不错,即便如此,穿它来跑马拉松也完完全全足够了,还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风格的跑鞋,适合才是最重要。
舒适:
出色的舒适性和颜值也让Reebok Floatride完全可以当一双日常通勤的潮流鞋来穿,但FloatRide Foam中底出色的性能,又时刻提醒它是一双“纯正”的中长跑鞋,在Ultraknit和EVA Support Rim的包裹下,Reebok FloatRide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舒适性,灵活性,以及包裹性,再加上脚感出色,回弹干脆的FloatRide Foam中底,总的来说,穿这双鞋,就是享受!没毛病!
总结:
最后,为这些天穿着Reebok Floatride的感受做一个总结,它是一双上脚后就很难想要脱下来的鞋子,太空“黑科技”的应用,赋予这双鞋对于缓震与回弹一种全新的定义。
Ultraknit鞋面加EVA Support Rim的创新设计,开创了一个“半袜套”的新时代,同时又将包裹、灵活、舒适做到了最完美的融合。
时尚的外型,也让Reebok Floatride在传统跑鞋之外多了另外一个属性——穿搭属性,配装够潮,跑步够炫。
虽然是一双定位为中长距离的跑鞋,但是在实际穿着中发现,它真的是竞速与长跑两不误。
最后,可能有人会觉得它更像是Ultra Boost的“小马甲”,但它真的要比隔壁老大哥Ultra Boost更适合“地表最强跑鞋”这个称号。
(耐磨短短几天实在无法给出准确的参考标准)
太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我很高兴能够看到那个熟悉的“黑科技”品牌Reebok又回来了!穿上Reebok Floatride,即刻带你离开地球表面!
今年Reebok在跑鞋界也是出尽了风头,有两双跑鞋上榜《Runner's World》,其中一双是Reebok OSR Harmony Road,而另外一双就是今天的主角——Reebok Floatride。这双跑鞋无论是在外形设计上还是在性能方面都受到了多方的认可。
在噱头方面这双跑鞋,这双跑鞋有着美国宇航员太空靴指定的“黑科技”的背景,那么这双跑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跑鞋,到底有多牛逼呢?适合什么样的跑者?接下来就来一探究竟!首先先感谢锐步官网的赞助,以及虎扑识货给我测评的机会。
Floatride的整个鞋型都比较有弧度感,前掌是上翘的,这样的设计一般就是为了跑步过程中流畅过度(与adidas的Ultra Boost有几分神似)。鞋头比较偏尖,整个鞋子的线条感特别强烈。鞋面的设计采用的是扁平化设计,对于脚面的贴合有很大的帮助。
▲之前我也遇到过有这样鞋面带有松紧设计的鞋子,就是前一阵子的newbalance247,但是247的比较松,穿上后鞋面能够看到跖骨的突起,没有任何包裹效果,而Floatride的鞋面比较紧致,弹性是依靠标志孔的形变强度会比较弱,起到的是让鞋子的在跑步过程中可以微小的调整,这种调整对于长跑是有利的,可以减少脚趾和跖骨与鞋面的不良摩擦。
整个鞋面采用的是编织面,名字叫做Ultraknit,编织鞋面也很看编织工艺,做的好就是集包裹与透气与一身,做的不好就是各种压脚背和不良摩擦。Ultraknit的编织工艺是比较精致的,与鞋底链接的部分比较密也最为紧致,之后就是一圈比较细的编织,在脚趾和跖骨正上方的是编织成孔的编织面,弹性相对比较好。这样的编织面使得让鞋子的整体重量减少了很多。▼
▲鞋带采用的扁形的鞋带,形状比较宽整个鞋带的标志也比较松,绑的时候可以绑得比较紧。但在这里有个缺点不得不说鞋带实在是太长了,绑了之后也还是很长,这样长鞋带可能导致跑步过程中容易碰到另外一只鞋子导致鞋带被扯开。这里我想到一个小小的方法,把鞋带塞进鞋垫地下,放到足弓处,个人感觉还不错,因为鞋垫很厚所以感觉不到顶脚,并且有种支撑被强化的感觉。
外形各方面的配置以及设计都讲的差不多了,在这里给这双鞋打个颜值分吧。不过在打分之前讲一个事,这件事对小编给出的这个分数有很大影响。事情是这样,在跑山路之前,我在山路旁的木凳上面取景拍照,路过挺多爷爷奶奶级别的山路徒步者,很好奇我在给鞋子拍照,都走过来和我唠嗑,他们对这双鞋的颜值都是肯定的,走过的三对老夫妇都夸这鞋子好看,让我心生自豪之感,所以我要给这双鞋的外观打9.3分。(下面要放一波美照!)
实跑之前,我用最简单最暴力的方式直接测试了鞋子的抗扭转能力,鞋子拥有覆盖TPU、较硬的上层中底以及一整块一体的外底,所以抗扭转很不错的,不需要担心跑步过程中鞋子发生侧翻或者别的不稳定问题。我用力挺大力才将鞋子扭动这种拧麻花方式可以直接体现出中底稳定片的作用。(其实这样拧我自己很心痛)
上脚之后,可以很直接的感觉到Floatride Foam带给双脚的软弹感,那种舒适的柔软很难以言喻。跳起来落地时鞋子给了双脚一个很强的反馈,跑动的过程中更加是。如果想要跑得更快,对于鞋子而言能量反馈很重要,之前耐克的那双Zoom Vaporfly Elite传说反馈可以达到85%,而我们所熟悉的Boost可以达到70%,这双Floatride个人认为要比Boost更高。
跑动之后,感觉整个鞋面都是贴在脚背上的,在脚趾的地方有足够松动的空间,体现出来Ultraknit的优势,包裹感十足。整个带弧度的鞋型可以让跑步过程流畅过度,一步一个踏实,并且让我有种越跑越想加速的感觉。鞋子的中底不算算高,上坡以及加速过程中双脚也有很好的帖地感,给双脚很高的稳定性。这样的包裹性加上抗扭转能力,就像让鞋子融合在脚上一样,你只管跑,别的交给鞋子。
鞋子的抓地在这样的水泥路上其实体现得不明显,拿到鞋子之后我自己的书桌上面来回滑动了几次,并且路途中有经过木头桥一样路,整体感觉抓地还是很好的,整个路途没有发生过打滑的情况,也没有任何侧翻的情况。
鞋子的重量很轻,在抬脚的过程中感觉不到有任何的负担。支撑方面感觉是不特别足,我给这双Floatride的定位是轻量级的缓冲跑鞋。中底支撑方面感觉不是特别足,可能是我一直对支撑的要求很高,这双鞋中底黑色部分是比较硬,而且鞋子内侧做了一个凹入设计,跑的过程中能感觉的到这个设计,但是可能是全掌的Floatride Foam比较软,导致支撑不是特别足。
软质TPU带加上EVA泡沫边框,使得整个后跟都比较软,在跑步过程中也是比较舒适的。耐磨方面我觉得不是特别出色,但也会算差,毕竟橡胶大底。在跑完山路下来,后跟的人字纹路有些许的磨平痕迹,不过山路的环境也比较恶劣。
最后在跑完山路之后,感觉这双跑鞋上榜跑者世界2017年夏季最佳首秀跑鞋是实至名归的,尽管它有着一些小小的不足,比如鞋带过长、支撑和耐磨不是特别出色,但这双鞋的包裹、舒适度、缓震以及能量反馈可以说是顶级的,下面要给这双鞋直接从各个方面评分!
Reebok 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这回是来怒怼adidas Ultra Boost「科技含量」的。
相比黑色,白色大众配色方案,这次评测选了双更夏天,更活力的配色。
锐步的鞋型设计一直属时尚精干类型,平时很百搭。
鞋口和鞋舌有着非常好的弹性,大胆地放弃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全袜套式设计”,使用了3-D EVA环抱式后跟,更舒适贴合感和灵活性,穿脱都很轻松,建议像我这样的胖脚丫,需要大一码才能穿的「舒服」。
鞋垫底部有趣的印有三组数据!
1500——3:29.77
5000——13:01.15
10000——28:21.46
这是一组中长跑的成绩单,是1500米、5000米、10000米的全美纪录。
Reebok创新的将这三项数据烙印在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更强调其产品“中长距离”跑鞋的定位。
很显然Reebok 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要致力于「中长距离项目」的全新跑鞋。在实际的穿着感来说,真的和他娘家的adidas的Boost技术无异,是的,甚至比Ultra Boost脚感更Q弹,让我迫不及待的去「蹦蹦跳跳」!是时候做个轻盈的胖纸了!
鞋子上脚的舒适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跑鞋上显得更尤为重要,Reebok 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并没有让我失望,上脚后能明显感受到它中底的弹性和韧性一定是你喜欢的,不过在穿着的过程中并不像boost材料一样让人感到一种柔软的「踩屎感」,相比之下Reebok Floatride提供的缓震反馈更加强烈,弹弹弹的走步感,让你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甚至小跑起来!在短短几天穿戴体验,它确实是一双很适合奔跑的鞋子。
它的反馈速度和毫不拖泥带水的缓震效果,让它比更适合热衷于奔跑的你。
就舒适性来说,我给9分!
为什么不给满分?因为鞋底很Q弹,让我总有种跑的姿势,还需要适应适应。/哭笑不得
鞋面两侧的多边形TPU支撑片十分柔软,但韧性相当出色。柔软性让它并不会在穿着时出现「卡脚」现象。另一大特点,Reebok Floatride轻质缓震长跑鞋两侧的TPU支撑片通过后跟环抱相连。这一设计让跑者在变向和转弯时也能感受到鞋子带来的完美贴合性。
前面聊到有人质疑三孔鞋带的设计包裹性会差?起码我在跑步运动中,对包裹支撑性的满意度是满分的~
具备了时尚兼顾功能的城市跑鞋标准,运动休闲,便于日常搭配。对于日常穿着时的表现是我最满意的,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玩时尚666最属Reebok了,配色丰富,创意够骚!且相比阿迪更具质价比,这个夏天,Reebok Floatride够你「骚浪」一整夏了。
一双足够舒适、有噱头,有逼格,适合夏天的跑鞋,我是时候需要制定一场中长跑锻炼了!
识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