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在多数人的眼里,划船和高位下拉就是两个单独的动作,非常普通。很多人的背部训练计划,估计就是引体向上→高位下拉→划船→结束。但其实你们错了,划船和下拉,是两个系列的动作,变式很多,训练的部位也各有差别。今天的精讲细练,就带你从头剖析划船和下拉的一切,希望你能在看完这篇专题后,改变一下自己的背部训练计划!
以上就是本次专题的懒人包,大家可以大致地看一下划船时训练部位的区别,下文会详细讲解。
当我们初入健身房时,如果你要学划船,那么所有的教练一定会告诉你,身体要前倾,大概45度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姿势,然后每次都要把杠铃拉到肚子上。
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感受到背部的发力吧?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在新手阶段做划船的时候,训练过后,到底是哪里酸痛?
大部分人还是在大圆肌处的酸痛感明显吧!而且基本都会认为这就是背部训练到位的表现。俗话说,“新手练胸,老手练背”,由于对于背部肌肉认知的缺乏,很多人的背部肌肉也就停留在了倒三角的基本形状上。今天,小编就要告诉你,划船是一系列的动作,就像卧推,它的门类也是很多的!
同样还是来上一张完美的背部肌肉图,小编在图上已经标明好不同的部位。
1号部位:斜方肌下缘,再往下是菱形肌。
2号部位:背阔肌,很大,范围很广。
3号部位:三角肌后束。
4号部位:大圆肌,同样下层也有背阔肌。
基本上背部肌肉都有练到,特别是背阔肌的中部,即图中的2号部位。当然,在划船的时候顶峰收缩,两侧肩胛骨向里夹,则对1号部位中的菱形肌也有很好的刺激。因此这里就给新手提几个练背的建议:
1.前倾可以大于45度,但不要小于45度。
2.位移要大,如果重量稍大,你可以通过腰部位移来借力,只要你腰始终是挺直的。
3.千万不要忘了在顶峰的时候收缩肩胛骨以锻炼菱形肌和斜方肌下部。
同样是宽握划船,双肘一定要打开,三角肌后束发力明显,但如果身体接近90度的前倾,这时候对1号部位也有刺激。实际上,在练肩的时候,有经验的人还是选用这样的宽握划船的,但是这样对腰的压力有点大,所以不容易上重量。因此这里聪明的训练者就想了两种办法来减少对腰部的压力:
1.选用大重量哑铃,减小前倾角度:虽然并没有保持90度前倾,但是单侧的大重量哑铃相对来说还是很好控制的,就算位移很小,也对三角肌后束刺激很大。
2.选用上斜卧推椅,角度调小一点,身体正面朝下,讲哑铃或是杠铃放在卧推椅靠背的下方,就像“蜘蛛弯举”一样,这样腰部的压力就没有了。
实际上,在高位下拉的时候,我们同样有不同的握距,甚至是不同的握把来选择,花样也是很多的。这次的介绍,并不是否定高位下拉对背阔肌中部或者其他背部肌肉的训练效果,而是告诉你,在高位下拉的时候,如何掌握用下背部发力,从而训练背阔肌下缘。因为中背和上背用划船已经训练的很到位了!
首先,我们要纠正对背部审美的理解,如果你觉得背部倒三角就够了,那么你对背部训练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小编认为背阔肌下缘真的比其他部位难出效果的多,也有个体基因差异存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背阔肌下缘被训练到位后的状态。
是不是比起平凡的倒三角,这样的背部更加立体有型呢?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如何在高位下拉的时候更多地去让背阔肌下缘发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先认识一下“肩胛骨”。肩胛骨附近附着着很多肌肉。
可以看到,除去肩带肌群,基本大多数背部肌肉都和肩胛骨有联系,而这些肌肉,通过带动肩胛骨,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背部的运动。
1.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肩胛骨下沉、收紧,这样那些肩带肌群就不会参与这个动作。
2.为了再次减少大圆肌的发力,这次的握距就可以选择窄一点,因为你从图上可以看到,大圆肌附着在肱骨和肩胛骨上,收缩时将肱骨拉向肩胛骨,如果做宽握,那么和引体向上一样,下拉的时候肱骨也会向肩胛骨运动,这样只是练就了“倒三角”,而下背发力就少了很多。
3.说道选用窄的握距,那么大家肯定会想到用V把。但是这里也有注意点,平时我们用V把坐姿划船的时候,在顶峰时会将两侧肩胛骨相向收紧一下,以求得背部的压缩。但是实际上最后的这个过程菱形肌发力很多,同样不符合这次训练的目的,所以还是建议用横杆窄握反握,或是用V把的时候,肩胛骨全程下沉收紧不要再做多余的位移。
当然,小编并没有说高位下拉不能练到其他的肌肉,它和引体向上相似,如果选用宽距正握的话,对大圆肌的刺激还是很大的,对于新手追求的倒三角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小编只是想强调一下窄握高位下拉对背阔肌下缘的作用,提醒大家注重一下对自己背阔肌下缘的训练。
孙杨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