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实战测评丨ANTA KT 3丨ROGER prod.

视频 实战测评丨ANTA KT 3丨ROGER prod.

    2018-08-28 20:34:37
    51 18

    国产品牌安踏(ANTA)与克莱汤普森(Klay Thompson)的合作已经匆匆来到第三个年头,这个合同对于合同双方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双赢局。于安踏:仅仅作为中国知名运动品牌,很难签约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NBA超级巨星(个人认为,先例仅有:李宁签约德维恩韦德),并且这位运动员还处在如日中天的流量大户——勇士队阵中;于佛祖:要让类似NIKE这样档次的品牌给到一个签名系列,这个可能性也不算太大,那退而求其次,获得中国市场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个包括签名鞋在内的球鞋大合同,何乐而不为?

    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说,佛祖的人缘实在是太好了,每年的“要疯”中国行,汤神就像是一块“吸粉石”,人品和球技的兼容,也让汤普森至少在中国,拥有了一大批重视的粉丝。加上种种外界因素的推动,使得KT系列渐露锋芒,并且在主流球鞋市场中争夺到了一席之地。

    第三代产品,安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重金“挖”来了Adidas设计总监Robbie Fuller,为其“保驾护航”。当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热烈的市场反馈,也给到了这双球鞋最好的肯定。

    以下进入测评:

优点


舒适度:很少把舒适度作为重点去说,但是横向比较前两代产品,3代在舒适度方面的进步实在太过明显。鞋面一改之前的热熔材料,使用了全鞋面编织材料。内衬、鞋垫的填充厚度,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以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本人脚厚度比较大),KT3几乎没有磨合期,是一双舒适度极高的高帮球鞋。

缓震:安踏最广为人知的缓震科技应该是弹力胶,然而KT系列却从未使用过这个科技,可能是考虑到鞋子的轻量化,放弃了这种比较老旧沉重的科技。因此前两代产品的缓震性能也一再被人诟病。到了3代,依旧没有特别突出的缓震科技,但是上脚的感受却是相当柔软,至少作为安踏来说,这样的缓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这主要得益于3代采用了一种厚度很大,并且密度较小的材料,作为鞋垫。不过,软归软,光是靠低密度的吸震鞋垫,对实战中积极响应、高速回弹的要求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我觉得这不仅是KT3缓震的问题,也是安踏的软肋。

抓地:前两代的外底都是采用的最为中立普遍的人字纹,而3代则有了一丝设计感,前后掌各一个“同心圆”式的分排布,配合不算太密集的条状纹路,KT3的抓地性能,无论是在塑胶地还是油漆地,甚至是水泥地面都表现出了不俗的发挥。但是由于采用了比较软质的橡胶,所以耐磨性不佳。

缺点

支撑:支撑决定了球鞋性能的上限,而KT3代无论是在抗扭转性还是后跟的稳定性,相对别的球鞋都没有任何优势,甚至是做得比较差劲的那种。如果你们看了视频,我用手就可以轻易的折叠、扭曲鞋子的中底。实战的过程中,一旦做出“急停”、“急起”、“转身”等较为激烈的动作时,鞋子都会有不同程度较为明显的形变,这是一双优秀的球鞋所不能接受的。我认为安踏需要在球鞋支撑性的提升上,好好下功夫了,不然这样的球鞋永远没有办法进入顶尖实战球鞋的行列。

包裹:虽然是超高帮的设计,然而由于依旧采用了亚洲人的鞋楦设计,前掌还是过于宽、厚,导致无论鞋带系到多么紧,鞋头部分依旧无法达到理想的包裹。脚踝部分,虽然内里脚踝处、后跟处共分布有3块独立的海绵枕,但是后跟处的海绵枕位置过低了,导致不高不低正好卡在了脚后跟的位置,使得其应当起到的作用没有发挥到极限,反而还让后跟更加容易滑出。最后还要说一下KT3有些“奇葩”的魔术贴,个人认为魔术贴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两边都是魔术贴的设计,导致绑定的稳定性不足,以至于魔术贴就比较鸡肋了,所以自从我穿KT3以来,基本没怎么使用过这个魔术贴,一般都是摘除的。(题外话,我个人认为,魔术贴使得鞋子的外观更为臃肿,摘除可以使球鞋外观得到提升)

总结


总的来说,KT3作为篮球训练鞋来说已经足够得好,但是如果要打上了强度的比赛(我相信佛祖本人的球员版本支撑性能一定比市售的要好得多得多),我觉得还尚存一些需要提升的性能,包括支撑、包裹以及缓震回弹等等。但,无论如何,KT系列的性价比真的非常非常高,汤神的人品也没得说,仅仅作为支持国产、支持汤神,买一双KT3尝尝鲜也绝对不亏!



ROGERprod

视频 实战测评丨ANTA KT 3丨ROGER prod.

51 18
签约作者
ROGERprod
TA的文章

实战测评丨PEAK DH4丨ROGER prod.

距离上一次穿着匹克,已经五年多没有穿“山峰”牌了,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年的帕克系列,三级缓震的科技等等,这次的感觉很不一样。

实战测评丨莆田之光,先驱七 TIME1.5丨ROGER prod.

如果你是一个好奇宝宝,相信你会喜欢这一期视频! 介绍一双特别的球鞋,来自制鞋之乡——莆田的品牌:先驱七 TIME1.5。

实战测评丨NIKE PG2丨ROGER prod.

ROGER利用假期试了3双近期的热门球鞋:哈登3、LBJ16、AJ33,第一印象不知道和你们是否一致:哈登3纯属敷衍产物,1399肯定是不可能马上买单的;AJ33会担心系带系统会断裂,而且外底不平,没有防侧翻,着实不敢尝试;LBJ16进步很大,脚感不错,舒适度很高,值得一买。ROGER之后也会率先测评LBJ16,敬请期待!

实战测评丨Adidas Harden Vol.2丨ROGER prod.

购入这双哈登2的经历其实还是比较有趣的。 最早试到这双鞋的时候,由于鞋面紧得令人发指,让我直接放弃了购买它的想法。而两个月前,由于机缘巧合,我得到了一张哈登中国行的门票,活动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到登哥人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就,萌生了支持一波的念头,然后就“真香”了一次,买下了这双哈登2。 实战过后,真实感受比“初体验”其实好得多,还是有挺多闪光点值得和大家分享,当然也有很多毛病和我预期的差不多,这一期就跟大家尽可能细致得聊聊哈登2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