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人们常喜欢把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联系在一起,所以会被冠以健康杀手的恶名,人见人恶。众所周知,坚果类食品也富含脂肪,准确说是脂类物质。那为什么健身大神的食材里经常会有杏仁等坚果呢?为什么他们会在疯狂减脂的同时又在"肆无忌惮"地补充脂肪呢?,这次就让我们好好剖析一下脂肪这个其实让人又爱又恨的人体补剂。
敲敲小黑板啦!脂肪属于脂类,脂类家族其成员就多了,主要包括油、脂肪、类脂(类脂就是包括我们常听到的胆固醇、类固醇等等,在健身圈这都是些敏感的东东,以后文章再慢慢涉猎)。百度百科告诉我们: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俗称油脂,主要有C、H、O组成,是人体细胞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说直白一点,脂肪不仅能让你拥有完美啤酒肚式S型身躯,它也会被吸收分解成为你训练时的盾牌来保护你的关节韧带,同时提供必要的能量。那么我们来剖解一下脂肪,它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甘油结构简单,在人体内会被消化供能,多余的甘油最后会被运输到肝脏、肾脏储存(这里要小心脂肪肝哟)。目前有些科学家也强调,甘油的保水性也能让你在运动场上有上佳的表现,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剂。咱不从生物角度分析,可以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将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大家都知道,脂肪之所以被人厌恶的原因主要是饱和脂肪酸作祟,饱和脂肪酸是非必要脂肪酸,是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如果我们在通过食物大量补充饱和脂肪酸,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当然营养学的领域也是一直在进步,近期我就读了一篇关于饱和脂肪的文章,文章说对于高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膳食,并不像以往所说的那样可怕,如果食物营养质量高,甚至有可能有利健康 ;还一种分类是按照脂肪酸空间结构分类的,分成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中介绍到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高的话会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现在国家虽然取消了胆固醇的上限摄入,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过小的话,还是对人体健康极其不利。
由于营养摄入的不均衡及身体活动的不足,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关于脂肪能量方面的知识,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供能量9千卡,是同等重量碳水或蛋白质产生能量的2.2倍,也就是说吃脂肪更容易胖(这是经典的废话)。话又说回来,我得为脂肪打抱不平了,胖不胖与脂肪没多大关系,而是因为能量过剩,即使摄入的不是脂肪,过剩的碳水、蛋白质也会转化成脂肪存储在体内,过剩的能量只是选择了脂肪这种能量储存形式罢了,所以说减肥的老铁们管住嘴才是关键。 (我的食材也有杏仁哟!准确的说是巴旦木)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应该吃些啥呢?首先确认的是植物多含不饱和脂肪,特别是题目中提到的杏仁等坚果类。数据显示,市场上常见的坚果像榛子、开心果、夏威夷果、杏仁、花生、葵花籽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93%、85%、83%、95%、82%、87%。(看看杏仁的含量就知道题目的答案了吧,确定不是装X)。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介绍说,畜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肉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禽肉、鱼类也就我们常说的白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禽肉主要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鱼类主要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说鱼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并且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作为肉类的首选,其次是禽类,最后考虑畜肉。还有对于食物的脂肪含量我们也做到心中有数,参考表格
最后,我想说一些我的感受,如果不是专业健身健美运动员,我们不必严格把控摄入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多少、饱和脂肪酸有多少。做到膳食平衡,控制饮食质量。摄入脂肪没有问题,只不过方式要正确,莫要摄入过于加工食品。吃膨化食品跟吃等量的坚果效果肯定不同。所以说饮食上追求品质,向大神学习,好了,不说了,我先吃点坚果。
MJ853435317